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辛弃疾雄踞词坛以前,被历代词评家誉为词的“正宗”的婉约词,已走过了三百余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曾经出现过一大批独具特色的婉约词人,写出了大量风格各异、千古不废的名篇佳作,但比较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婉约词,几乎没有超出闺阁庭园、伤春怨别的传统藩篱。至辛弃疾出现,婉约词的创作为之改观。稼轩婉约词中虽也有同类题材的词作,但其内蕴已与前人之作有明显的不同。辛弃疾不仅全身心投入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斗争,而且还全身心倾注于词的创作。 在现存六百余首稼轩词中,婉约词占有相当比重,它以“清而丽、婉而妩媚”的词风…  相似文献   

2.
于东新 《求是学刊》2012,39(2):119-123
全真道士词代表了金词之别宗,呈现出独特风貌:第一,创作方式互渗.其词具诗教之旨,创作上使用“诗人句法”,写出许多杂体词.第二,文体功能互渗.“以词喻道”,使得词在功能的选择上由“聊佐清欢”融进了“丹灶仙霞”,具体就是以词述心境、以词明道义、以词劝世人.第三,审美风格雅俗互渗.在以杂体入词、注重雅化的同时,又借鉴市井乡村的俗谣俚曲,吸收民间口语俗语,使词风雅俗互渗并存.全真道士词的俗化,也成为元曲登上文学史舞台的别样前奏.  相似文献   

3.
张美丽 《学术交流》2020,(2):171-178
张孝祥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人,其创作上的最大特点是接受和推重苏轼词,继承了苏轼的创作范式,"以诗为词"。他大量写作豪气词、诗化词,其词主要抒发抗战复仇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幽愤之情,有很强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张孝祥更是将词作为一种武器与南宋社会相抗争,词中具有男子汉的英雄气概和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打破了传统词中以女性阴柔美为主导的格局。同时他以清旷之笔抒发情怀。在当时接受和推重苏轼的词人中,张孝祥是创作成就很突出的一位,他既是辛派词人的先驱,也是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桥梁,在词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4.
范进军 《学术交流》2002,(6):134-137
辛弃疾的爱情词创作不仅数量多 ,而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除了和妻子的爱情外 ,词人还存在着与侍妾的爱情。辛弃疾的爱情词抒写了作者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对已逝爱情的追忆和对意中人的思念 ,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5.
张英 《社科纵横》2008,23(4):115-118
敦煌曲子词或抒发报国的理想、或夸耀高超精湛的武艺;或歌颂边疆的将领,或咏叹宝马宝剑,在内容上有浓厚的尚武精神.这与大唐王朝的尚武之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北方边塞崇武好斗民风民俗又为之提供了生长的环境和土壤.敦煌曲子词里的尚武精神吸收了前代文学中的精神养料,尤其是北朝民歌对其影响最大.尚武精神又是唐代边塞诗与敦煌曲子词在诗词两种文体中不约而同的表达.敦煌曲子词之后的文人词作大都柔美绮艳,但南宋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词作表现了对尚武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谭宇宏 《学术交流》2007,(9):144-147
相对于周邦彦词、辛弃疾词,苏轼词对姜夔的诗词创作影响更大。这不仅表现在二人均心仪"晋宋风度",还表现在二人的词作均题材丰富,风格清雅。然而,虽然白石词在继承东坡词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发扬了其情致高雅的一面,但由于重于"精思"、运笔雕琢,遂不似东坡词那样浑融自然、感人至深。而东坡填词之所以能够"不复措思",与其深谙"无住"之禅理有很大关系。相比之下,姜夔一生与佛家的因缘并不深厚。  相似文献   

7.
沈文凡  王慷 《阅江学刊》2013,(3):122-127
宋代咏史词成为与咏史诗分庭抗礼的一种体裁。范仲淹开北宋怀古咏史词的先声,苏轼、王安石雄居于前,柳永用慢词写怀古题材,贺铸、周邦彦为北宋的怀古咏史词画上了句号。辛弃疾把怀古咏史词推到高峰,金陵怀古、赤壁怀古、京口怀古是南宋怀古词之大宗。金代的怀古咏史的巨擘为元好问。元代以写怀古词而著名的作家前数白朴,后推萨都剌。明代杨慎、吴易、夏完淳咏史词抒发对故国的沉重咏叹。清朝吴伟业、陈维崧、曹贞吉、纳兰性德等人的创作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相当多的学生对学习英语很为难,一是不感兴趣,再着是方法不当,导致了部分学生在高考中英语成绩严重拖后腿,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学生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以阅读促进他们的整体能力,以达到提高高考成绩的目的。其实学习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听、说、写可以帮助阅读能力的培养,而相应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会使其他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使英语的学习不再那么痛苦,使学生能够园自己的梦。  相似文献   

9.
略论词产生于盛唐宫廷——关于词的起源、界说和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的起源不明,主要源于对词的界说混乱.词应是发生于盛唐宫廷,由李白首先创制,后来者依照词牌创作的以近体诗格律化定型的声乐歌词.词体的形成,既是历史某个瞬间(天宝初年)飞跃突变的结果,又有漫长的历史形成过程,包括词乐的演变形成史,近体诗、乐府与声诗的演变史.以及词体在由个人创制之后被词本体接纳并定型的发生史.从诗歌演变的角度来说,是建安以来乐府诗和近体诗整合的果实;从词乐的角度来说,是宫廷音乐和音乐消费形式变革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论稼轩词的风格──格式塔的启示蔡起福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他的词风豪放沉郁,苍劲悲凉,历来被人赞颂。对于他的豪放词风人们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或称之为“词论”,或评之为“以文为词”,或贬之为“别调”、“变格,”或责之为用事过多,等等。我认为要正确认...  相似文献   

11.
温庭筠诗词中的女性形象描写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卫波 《社科纵横》2004,19(3):106-107
以女性为题材 ,以妇女情事为内容的描写在身兼二任的温庭筠诗、词创作中都得到了应有的表现。作为创作主体 ,把同一客体放在两种不同的文体中进行审美观照 ,使其表现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共同特征 (二者的形象话语外壳都艳丽精美 )和相异之处 (在抒情表达上 ,诗略显豁 ,词更深隐曲折 )  相似文献   

12.
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语法知识及一定的词汇量,同时要培养他们听、说、读、写“四会”能力,还要注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一年级学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4万词以上”,到了初三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显然,教材内容是要精读的,累计15万词以上的阅读量则必须通过泛读来完成。  相似文献   

13.
许博 《求是学刊》2015,(1):136-142
清初的边塞词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一部分清初边塞词中,或隐或显地包含着作者怀念前朝的遗民情结,屈大均、朱彝尊、曹溶三家的此类边塞词创作最为值得关注。故国之思无疑是这类边塞词的共同主题,但在具体的作家作品中又各有侧重。此外,遗恨与反思还使这类边塞词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艺术角度看,边塞文学所特有的雄浑、凄楚的风格正与"遗民"的特有心境相得益彰,甚至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边塞内容写遗民之思,愈加深化了后者的感染力,使后者显得苍凉、厚重,这也是清初"遗民"边塞词往往得到词论家好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唐宋名家词选》的选学价值多为时贤所肯定,但关于此选仍有若干细节问题未予充分展开。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龙榆生的词学观及其词体创作,微观探究了此选推重贺铸词、不予采录陈廷焯词评、多处参引《历代词人考略》等问题,以期进一步解读其选学价值,并印证龙榆生的词学观及其词体创作观。  相似文献   

15.
晚清词论转变的核心:以诗衡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词,历元明较为沉寂之后,于有清一代,蔚为大观。朱彝尊倡导醇雅清空的浙西词派,词坛面目为之一新。嘉庆后,今文学者张惠言以哲学上的微言大义引入词论,倡言寄托。周济诸人,尽力鼓吹,遂使常州词派理论风靡一时。流风所披,延及民国。不过,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却不盲目追随,而是融汇贯通,另有发展。这个发展,便是使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尽可能统一起来,以维持走向衰微的词学。其核心,便是从尊词体发展为以诗衡词。其背景,则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唐五代时期敦煌佛教昌隆,寺学随之逐步兴盛,曲子词遂常被寺中学郎抄写于同佛教有关的写卷之上。这些曲子词常会在佛教活动的表演中歌唱,以吸引民众前来进而宣传教义,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调的衍生。衍生的词调及其创作常被用来弘扬佛法,有时亦会演变为新的词调,对词体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词体的发生发展与佛教的繁荣有着潜在关联,从敦煌寺学的繁荣及佛教活动乐舞表演的炽盛等角度切入,审视曲子词的流播及词调的发生发展问题,或可更清晰地观见词产生之初的形态,深化对词体演进历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辛稼轩所创纪游词数量虽不多,但其对不同地域自然山水个性化的审美呈现,由自然山水观照人文山水的高超手法,以及由这两种山水抒发的个人浓郁情味和独特的审美趣味,使其纪游词不独成为文学欣赏的对象,也成为解读辛弃疾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体验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8.
庄子"斋以静心"的思想对宋代词人影响深广,主要从忘情之乐、忘形之适两方面论述."忘情"、.忘形"使宋代休闲词人们得以拥有纯任自然、平易恬淡的宁静心灵,在有所忘有所不忘中保持人的自然本性,从而使宋代词人们摆脱了自我束缚.  相似文献   

19.
汤桾 《唐都学刊》2004,20(3):34-38
敦煌曲子词是由文人创作的律词,在词调、格律、音乐和风格等方面与唐五代词和宋词都存在相承与发展的关系,奠定了后世词体的基本走向,为词体起源提供了新的可靠的依据。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它的某些特性未为花间词继承,却在宋词里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彭玉平  习婷 《求是学刊》2012,39(4):100-106
清朝嘉道年间,常州词派兴起,龚自珍与其中多数成员关系密切.其词创作风格及词学思想的成熟,始终伴随着与常州词人的交往,受其影响也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定庵词在嘉道词坛,不依附于流派而自成一体,龚自珍的词学观如“尊情”、“辨体”、“诠释”等方面,更是与常州词派有着诸多差异.可以说,龚自珍始终有意识地与常州词派保持着一定距离,并没有全盘接受常州词派的理论,而是有着更多自己的思考,所以,他的词学观与常州派也处于若即若离之间,而他也没有成为常州词派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