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升级,国家和社会对“双创”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未来“双创”型人才将会成为核心人才代表,从事和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当中。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育主要阵地,其必须紧跟这一人才需求趋势,积极调整自身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和输送更多更优质的“双创”型人才。本文将立足于石家庄市高职院校,就石家庄市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2.
童汝根 《人才开发》2011,(10):16-18
我国重视产业结构与升级,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将经济发展形态向创业型经济转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业型经济均要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而重点发展的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需要大量创业型人才。在“十二五”期间,培养大量创业型人才、改进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创业型经济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十”字型人才的概念是邹东涛首先提出的。本文提出这一类型的人才标准是高职教育所应该培养的人才目标,并以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为理论依据,论述了“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从学生的终身幸福能力的角度,来培养“十”字型人才,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满足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五个成为”的人才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五个成为”人才思想的提出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青年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的后备军和生力军,无疑是源源不断补充我国人才总量的“新鲜血液”、壮大人才队伍的最重要成分,也是增强我国综合竞争力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承担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提出了要培养“三好学生”、邓小平提出了要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要求。江泽民同志而向新世纪经济,审时度势,继承和发展了“三好学生”、“四有新人”的人才培养思想。他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校庆大会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五个成为”的人才思想:即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  相似文献   

5.
所谓“人才团”,是指在一个较小空间和时间段内人才成团成批出现的现象。具体是指某一民族、某一地区、某一社会团体中人才簇拥的社会现象。“人才团”不是一个特定的组织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既可以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主体,如一所学校、一个研究所、一个科室,甚至一个科研或课题  相似文献   

6.
罗洪铁 《人才开发》2001,(11):1-1,4
江总书记非常重视人才和我国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七一”讲话中,他再次强调了人才问题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说:“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发展,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关于领导人才和人才的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和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等问题,江总书记在理论上作了许多重要的论述。这些论述,是江总书记人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人才问题几个方面的论述作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时是群星灿烂,有时是一枝独秀;有的地区人才辈出、有的地区则一片沉寂。这是人才分布在大范围内的时空上的不平衡性。但当我们将视角对准某一特定的人才群身上时,便会发现另外一种奇怪的人才分布现象:如“竹林七贤”、“扬州八怪”,文艺复兴时法国的“百科全书学派”、中国京剧艺术中的“梅派”“谭派”,乃至当今震惊世界的“马家军”等等。这种人才分布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才团、人才链。 所谓人才团,就是指同一才能得到继续和发展,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的人才成团聚集现象。而人才链的含义和人才团几乎相同,它是指由于一定的血缘关系或授业关系等,共同具有某一方面才能的人才在时间上的呈链状聚集的现象。 在众多的人才团、链中,它们本身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和区别。就人才团、链等所包括的数量而言,  相似文献   

8.
民办高校转型期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突破口,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的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的机制,积极引进专兼职应用型人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建设一支适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四个参与主体(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双师型”教师)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四位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并探讨了“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在“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当中,政府的积极引导、高职院校的激励促进、企业的技能支持、“双师型”教师的主动参与,都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为“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如政府引导不畅、教师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李琳 《人才瞭望》2007,(4):55-56
当“80后”员工走进职场成为员工队伍中的主流,即将成为社会中“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时,他们所面对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从“80后”员工的特点分析出发,讨论了“80后”员工所面临的主要压力,并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了解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直接关系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笔者从企业角色这一视角入手,深入分析在校企合作中,我国企业参与“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动机,剖析企业角色失调的多种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保证校企共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能持续、有效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
如今,不少高校毕业生青睐高价整容,大搞“形象工程”,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能在求职大战中多一个砝码、多一份把握。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才貌兼得、内外双修自然最好,但如果刻意在美貌上大做文章,以此作为求职的门票,多少就有些舍本逐末了。这种人才外在形象的苛求化倾向对大学生的求职导向很有害,不利于培养靠才干和实力赢得承认、赢得尊重的意识及能力,容易滋生虚浮之风。进一步说,这种  相似文献   

13.
《人才开发》2010,(3):16-17
孔子创办私学,从事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人才学方面,孔子有全面的论述。第一个提出“人才难得”观点的就是孔子。他说:“才难,不其然乎?”“人才难得,不是这样吗?”我们今天说“人才”,他叫做“志士仁人”,或曰“贤人”。  相似文献   

14.
植物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单株植物生长时,显得黯然、单调,缺乏生机;当与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它们却茂密、簇拥,生机盎然。植物界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翻一翻中外人才史,不难发现,人才成长中也有许许多多类似于此的“人才群”现象。因此,亦可把这种“人才群”现象称为人才的“共生效应”。给它下个贴切的定义,人才共生效应,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个民族、地区、家氏,通过高能为核、师徒、血缘等方式,人才呈高密度集或接代出现的社会现象。以共生途径标准,人才共生有两种基本形式:人才链和人才团。剖析这两种共生形式,将使我们茅塞顿开,获得许多新的启迪。 一、人才链使人才代代相传 人才链,是指同类型人才按血缘型或师徒型方式,连续两代以上出现的共生现象。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将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6.
刘杰 《人才开发》2006,(10):46-48
姜昆和赵本山,一个是著名相声演员,一个是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都是艺术圈的大腕。然而谁知,在19年前,赵本山还是一个表演“二人转”的草根演员时,却是姜昆将“土”得掉渣的他“扒”去“尘灰”从“田埂”上发掘出来,令其尽显表演艺术天赋的“金子”本色,并从此  相似文献   

17.
廖秋苑 《人才瞭望》2017,(16):127-129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使命.笔者从“工匠精神”内涵及重要意义谈起,结合技工院校语文课程,分析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现状,探讨语文课程对“工匠精神”的渗透和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22日在全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人才引进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尹蔚民表示,我国将进一步完善留学人员回国政策,包括配合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尽快研究制定完善我国“绿卡”待遇、降低“绿卡”门槛的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19.
人才太重要了,只有人才才能保证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办好人才开发杂志十分必要。要把对人才工作的贡献提高到人生不朽的基本价值看问题。不久前我在一个集会上讲到中国左传上(襄公二十四年)述及人生价值方面“立功”“立德”“立言”三个“不朽”时,我讲到两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职业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务实知识的强化,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教育侧重于为社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于职业院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型人才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上的教育,要将实践模式贯彻到全方位教学当中,构建起现代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