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以其低门槛和开放性为女性行使话语权提供了技术条件,但由于男权文化的影响和商业利益的控制,以及女性表达的被动性话语策略,新媒介中的女性表达实质上是女性话语权的"乌托邦"。建立新媒介环境下的女性文化、提高女性的媒介素养和女性意识以及网络交流的活跃度,是新媒介环境下实现女性表达影响力的必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电视与网络的媒体融合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环境的变化及对公众影响进行了宏观分析;对国外视网融合的背景过程,国内视网融合进程中已出现的各种合作模式和生存态势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指出我国传统电视与网络融合发展的良好前景;目前需要加快步伐拓展电视媒体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全业务能力,以实现电视媒体与网络的互动、互补、交合、分享发展和延伸优势,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的产业化运作和经济效益的长效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大众媒介主要通过舆论引导、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规范、构建社会现实等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然而,在新媒介生态下,经营和权利介入媒介制作,新媒体的崛起和繁荣,传统大众媒介耐以控制社会的"拟态环境"在新媒介生态下变得透明,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弱化。因而,大众媒介只有实现独立,与新媒体联合运作,加强培养公众的自律和理性,才能更好的在新媒介生态下发挥其社会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媒介形态的变化 ,而与媒介紧密联系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化新媒介迅速发展的环境下 ,也有了新的发展领域 ,新媒介视觉传达设计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新媒介视觉传达设计具有历史延续性 ,也具有协同设计、综合、交互、高技术、视频化的特征 ,具有不同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5.
新媒介的出现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自由获取舆论信息的便捷条件,也给高校舆论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可通过改变传统的舆论引导观念及机制、成立舆论安全管理小组并设置舆情监测专员、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政教育中、完善具有舆论引导作用的校园新媒介体系等途径,实现校园舆论安全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武术文化的传播必须在新媒介环境下不断创新。中国武术作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和体育实践形式,广泛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为我国武术文化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网络、影视、报刊等媒介为传播手段的武术文化活动日益频繁,说明新媒介环境下的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对武术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受众媒介素养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等新媒介技术的崛起,传统媒介环境正发生越来越深刻的变化,媒介融合的加速和媒介市场的日益复杂,都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挑战.本人拟从新媒介技术下的传播特征入手,分析新媒介技术对受众媒介素养的的挑战,并对如何提升受众媒介素养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处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呈加速状态,社会格局中的一切都处于流动之中,由无数信息流组成的媒介格局概莫能外。作为一种新媒介形态,移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分化和重组了媒介格局,而在变动不居的媒介环境中,移动新媒体基于人的需求和技术价值的融合,构建了多元的空间关系,延伸了消逝的地域,实现了流动的藏私。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程度的加深,传媒业界奉行的"内容为王"理念虽在指导单一媒介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方面效果突出,但在指导不同媒介之间的行业竞争方面却不理想。"介质为王"理念呼吁传统媒介行业关注自身所属媒介的传播介质,发掘自身特性与受众在特定时空环境中个性化需求的契合点,打造媒介核心竞争力,与新兴媒介进行差异化竞争,实现传统媒介行业在新媒介威胁下的危机突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媒介环境下的地域形象传播的模式转型问题。针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二次城市化同步的特殊性,论述了当前城市品牌塑造的重实体、轻符号的问题。针对后进城市的特征及其所面临的新媒介传播环境,本文结合符号学与广西近年的发展现实,提出了当前二次城市化并行背景下重构符号指称、强化符号原创等城市品牌符号化设计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伴随各种视觉媒介的兴起与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推进,图形语言以更丰盛多元的面貌呈现在大众眼前。通过对视觉语言形态、特征与意向的分析,来揭示新媒介对图形语言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归纳出图形语言在媒介更迭下的信息传达、艺术形式特征,尝试开辟图形语言转译与表达的新视角,以期更好地指导个性化的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2.
传统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技术建构人的认知环境。莱文森一方面改造媒介决定论,维护媒介环境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指出人建构媒介技术的演化环境,两种建构作用同时存在。莱文森的人与媒介互相建构的条件有所不足,且没有指出互相建构的机制。“人性化趋势”的人建构媒介的条件不只是符合个体的生物本能,而且符合群体的共性和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另外,人建构媒介的条件还包括“综合准则”。媒介建构人的条件除了媒介特性起作用外,还包括合适的材料与支撑技术。人与媒介互相建构的机制是:媒介控制与认知调控形成控制增则调控增、调控增则控制减、控制减则调控减、调控减则控制增的自调控循环。  相似文献   

13.
我校新获准自设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人类社会的展示设计是由数字媒体进行总体构成图形影像、展示空间环境、符号环境和多媒体技术.当下,以数字媒体为中心的展示文化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传播展示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展示观演的主体.数字媒体展示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展示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诠释者一种新展示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展示思维舞台的新构建.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对高校学生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提供新的机遇与创新可能。分析高校学生在新媒体复杂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背景,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在新媒体环境下转变,将传统教育教学与新媒体相结合,努力创新适用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展示设计是一种空间形态的构成设计。在空间与空间之间,分隔的界定不是利用设计媒介把他们分开,而是利用具有空透、连通性的界定元素,使两者之间互相渗透、虚实相映,增加空间的层次感。空间规划和展示陈列是展示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规划是展示艺术中的核心要素。而合理的陈列形式可以起到展示商品、突出企业品牌、合理利用空间、美化购物环境的重要作用,运用现代灯光设计会更好的将展示艺术融于空间中,使展示艺术的功效发挥到极致。当代的展示设计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科技成果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6.
同济周边设计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与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济大学周边设计产业集群是在大学的知识与人才资源、巨大的市场需求、产业独有的特性、良好的宏观环境与城市环境、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的适时支持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是一个典型的以知识与创造力为基础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了大学与产业、城市互动发展的良性机制,创造出了一个“母牛经济型新同济模式”。  相似文献   

17.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媒介社会角色的嬗变是一个历史过程,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环境和行业状况等因素相关。近年来中国媒体行业发展迅猛,微传播风头日盛,新旧媒体交融成为常态,媒介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角色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媒介社会角色经历从传播工具到社会公器再到倾向于娱乐施教的动态变迁,折射出微时代新闻社会功能的变化,消费文化盛行、媒介技术驱动、行业发展演变等因素是构成其变迁的主因。微时代守望公众利益、践行职业逻辑、多重角色交融共存既是媒介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媒介机构应该坚守的角色伦理。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当今世界,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经济利益和高速的物质发展,同时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被急速破坏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正逐渐扩大,娱乐至死的传播现状正减弱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关注。新媒体环境下,生态文明传播是应对生态问题频发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态文明传播的新媒体化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传播中,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不能与我国生态环境需求相匹配。本文对比回顾了中西方生态文明传播的发展历程,以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现状为研究对象,从时间、渠道、内容等多方面梳理了我国生态文明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变化与发展。新媒体助力我国生态文明传播呈现出新格局,但也存在专业人才更加流失、优秀内容更加缺失等老问题和传播手段陈旧等新问题。为了解决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的问题,需要媒体、政府、企业在科学的生态文明政策指导下,聚焦新媒体环境下的生态文明传播变化,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潜能,建设全程、全息、全员和全效的“四全”生态传播体系,推动可持续绿色经济发展,深入思考生态文明传播的未来发展策略,为我国生态文明事业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浅论新媒体时代的品牌战略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媒体时代,企业主导者和品牌业界如何应对品牌变局,实现品牌战略创新并创造品牌制胜的发展空间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新媒体时代变化特征入手,提出通过品牌创新设计、媒介契合和新媒介开发及市场共振等手段积极推进品牌创新战略变革,实现品牌管理从"有形"向"无形"转变,打造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