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人的心理包含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目前的广告研究主要是针对消费者的意识。本文强调,在广告创意过程中既要研究消费者的意识,也要考虑其潜意识。同时,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引入广告诉求理论,提出广告二级诉求概念,论述了广告二级诉求的作用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2.
广告在消费社会的形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积极作用于消费者心智,影响和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价值观、社会阶层观,推动了消费社会的商品流转速度,营造了经济繁荣的社会表象,但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的极大浪费。从广告心理学、广告文化学和广告社会学的视角剖析了广告传播对消费社会的影响机理,按照广告传播——文化教育——消费欲望——社会发展的逻辑论证了广告与消费社会的深刻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广告表现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广告体现着文化 ,广告面对的是具有文化的消费者。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 ,实际上是对广告所折射出的文化欣赏认同与否的反应 ;长期文化熏陶使消费者形成的心理定势和思维倾向影响着消费者对广告商品的感情。文化影响着广告的表现效果 ,广告的表现效果离不开对文化及文化心理的领悟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利用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情绪情感反应 ,进而产生有利于产品销售的效果 ,这在广告策略中被称为情感担保。R -P网格是国外学者在研究情感担保策略的有效性中提出的一种产品细分方法。该网络在消费者动机分类、产品适切性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情感担保的作用过程有其心理学基础。情感担保的作用条件表现为广告偏好转变为品牌偏好、认知评价与产品的适切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名人代言广告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人代言广告对消费者有着特殊的吸引作用。基于名人特殊的社会责任,可以看出名人代言广告不同于普通代言广告。因此对名人代言广告要严格予以规制,名人在法律上亦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琼州学院学报》2015,(6):67-70
文化语境的改变,使广告文案的要素趋于简化,而传播方式又为广告的诗情画境提供了条件,从而使得建立在诗性思维基础上的广告获得更大的艺术表现空间。广告文案的注入情感令消费者忘不了、丢不开;创设画境使消费者获愉悦、添亲和;而借用诗歌的艺术技巧也让消费者生快感、发共鸣。这都是广告人将美学追求融入广告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广告的表现形式和策略中,广告主经常利用到“自然”元素,设法使广告产品与其产生关联从而肯定其产品。这其中有产品自身的原因,也有对消费者追求自然、回归自然心态的利用。这种看似关注自然的广告传播策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导致对“自然”元素的滥用和消费者对自然环境的漠视,应引起我们关注。本文就“自然”元素在广告中盛行的原因及其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中英文广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中不能忽视文化的作用,既要考虑中国文化的固有特征,同时,还要考虑外国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水平和欣赏水平。进行广告翻译时要注意遵从译语的习惯表达方式,了解消费者的审美心理,遵循广告翻译的基本原则,关注文化差异,防止不良引申。  相似文献   

9.
邵志华 《阴山学刊》2006,19(2):20-23
审美情感对于广告创作具有特殊价值,它是沟通广告与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审美情感对于广告创作之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激发消费动机;二是营造优美意境,引发受众的审美愉悦;三是沟通物性与人性,变商业化为人情化。广告所传递的审美情感主要表现在人性、人文关怀、暧昧的怀旧情结、亲情爱情友情、恋家思乡情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高速运转的背景下,人们的消费心理日益膨胀,广告自身背负的责任逐渐被稀释。很多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和低级粗俗的广告,带给消费者的是错误的消费观和欠缺道德文明的社会行为以及负面信息的传达。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的是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广告制作与传播媒介。作为广告制作和传播媒介来说,他们理应背负起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有人形象地说:“广告就是一只手打开自家的门,同时用另一只手叩开人家的门。”如此说来,广告人的工作就是那两只手,一只连着企业,一只连着消费者,他像个媒人一样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他必须得对两只手牵着的人负责。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和消费者,更是这样。大概许多新闻媒体的广告工作者都有相  相似文献   

12.
花蓉  梅云 《江西社会科学》2004,(12):144-148
广告的目的在于引导消费者购买商品、享用服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行为和特点,以便使广告宣传有的放矢、深得人心。本文对广告中所选用的策略从心理学层面进行探讨,着重研究消费者心理与广告设计、广告文化和广告创新之间的联动效应,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强广告的表现力、诱导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心理暗示在广告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晓松 《阴山学刊》2008,21(6):85-89
心理暗示由于它特殊的心理效应,对消费者接受信息转变态度有极为微妙的作用,在广告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使用前景,是广告设计者和学习者重要的研究和学习内容。在广告中运用暗示对提升广告的宣传效应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只要在广告的创意中认真研究受众心理,把握好暗示的特性,巧妙而恰当地在广告设计中利用暗示方法和技巧,就一定会使广告宣传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广告活动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广告活动主体的社会责任指广告活动主体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得发布不良广告,不得侵犯消费者利益。建立第三方广告自律审查制度、保证广告行业协会的独立性、制订广告行业协会的活动规则,是落实广告活动主体社会责任的有益选择。  相似文献   

15.
针对消费者对车展中不同裸露程度车模的广告态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消费者对不同裸露程度车模的广告态度存在着显著差异.此外,车模裸露程度与汽车类型对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存在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前,社会上虚假广告的泛滥使愈来愈多的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我国在广告的规制上存在监管审查过于抽象,对于形象代言人在广告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缺少明确规定,对于假冒伪劣惩罚过轻等诸多弊端。对比国外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我国法律应该加强立法,强化广告审查制度,鼓励消协的消费顸警行为,完善政府职能,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广告有责任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信息以利于消费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如果一个广告是有效的,消费者应该充分地信任它,这就是广告的真实。广告行为是一种最有形、最活跃的商业行为,它把广告主放到一个被记录、被公众监督的位置,使广告主通过他们的诚实行为而获益。广告主应该对它所承诺、展示的产品有一个理性的思考。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求广告主提供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去支持它对产品的承诺与宣称。但是,如果一个广告所提供的信息是不真实的,或误导了消费者,那么广告没有完成它的基本功能。问题的出现,就涉及到什么是不真实的或虚…  相似文献   

18.
广告的基本原理就是说服传播的原理。广告受众(消费者)接受并消化传递给他的信息是广告诉求的最终目的所在。因此,只有满足广告受众的心理需求,成功地抓住受众心理,广告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夸张:广告语中的基本修辞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故意对客观事物做夸大或缩小的描写,使事物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广告,作为一种商品信息的传播活动,它的生命在于真实。缺乏真实性的虚假广告,不但不会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不会起到促销的作用,也是广告法规所不容许的。那么,夸张在广告中起什么作用,如何做到夸张与真实完美的统一,则是广告创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夸张在广告语中的作用商品信息在广告语中有两种最基本的表现方式,即写实性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性的表现方式。前者的最大特点是实话实说,重在用事实说话,用语没有过多的渲染修饰。例如美国…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 ,其目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关联理论的角度 ,结合中英文商业广告实例 ,浅谈广告话语及其语境的关联程度对广告语境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