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晚唐才子,成都人雍陶大和八年进士及第,终官雅州刺史。两唐书虽未为其立传,但《唐诗纪事》《云谿友议》《鉴戒录》《唐才子传》均载其事迹。作为诗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高丽佚名学者将其十首七律选入《十抄诗》里,其七首在中土已散佚,属吉光片羽。之后又有名僧子山编成《夹注名贤十抄诗》一书,注文所引经、史、子、集诸文献亦有一些散佚之作,今成辑佚者之资粮也。释子山夹注被后人讥为多“鲁鱼(亥豕)之讹”,今据他书比勘,删衍文,补夺文,匡讹正误,使之更臻完善,更好还原、理解雍陶诗,更有益于中外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
李廓行年稽考陈冠明李廓为唐代诗人,“以诗名闻于时”。①“才藻翩翩”,所作《长安少年行》十首,“字字取新,冶游趣事,碎小毕备,老人读之亦狂”。②在唐诗中,亦可聊备一格。为宗室诗人之翘楚。李廓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六十、《唐才子传》卷六,...  相似文献   

3.
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是历代《唐代文学史》、《隋唐五代小说史》,以及《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唐诗鉴赏词典》等诸多图书乐于收录、鉴赏的一首名诗佳作。但长期以来,对它的写作时间、事发地点、诗赠对象姓名,以及传承因缘和传承中形成的某些差异,缺乏钩沉、解析和考证。文章在广泛搜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历朝收录此诗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发掘、考证、排比,使这些问题逐一廓清,正本清源,以增强此诗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钱仲联先生主编的《清诗纪事》,(以下简称《纪事》)征引了大量诗话总集,为清诗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填补了历朝诗纪事空白,阅后获益良多。但由于《纪事》取材广泛,入选诗人小传多据所征引材料概括,未能细核有关记传碑志,故时有疏漏谬误,实为一憾。今将《纪事》乾隆朝卷诗人小传中较明显的一些阙讹胪列正补如下,以供研究者及编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颀行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诗人中,除高、岑外,当推王昌龄、李颀为边塞派重要作家.颀,两《唐书》无传,《唐诗纪事》仅云:“颀,开元进士也.”《唐才子传》言之较详,但亦仅三点:一,颀,东川人.二,开元二十三年进士,三,官新乡尉.如此而已.今按其作品,十九时地无征.至难考其生平.本文多方句稽,乃差足勾出其一生轮廓.  相似文献   

6.
孟浩然四题     
隐鹿门山孟浩然隐居鹿门的具体时间,向来没有成说。《新唐书》本传载:“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卷二○三《文艺传》) 又据《唐才子传》,张子容与孟浩然同隐.其张子容传云:“初,(张子容)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诗篇唱答颇多。”(卷一)检孟浩然集有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据明铜活字本)诗,证明张子容确实曾经隐居过(《唐才子传》既言其隐鹿门,白鹤岩  相似文献   

7.
王建是中唐时期一位重要作家,然学术界对其研究却十分不够,特别是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更是如此。对于王建生平,大都以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中的《王建传》为依据,如《全唐诗》王建小传、《词林纪事》王建小传、中华本《王建诗集》序言、徐澄宇《张王乐府》导言等大体上都宗辛氏之说。今之学者卞孝萱先生、谭优学先生,对王建生平诸多问题发隐补遗,作了辨析,纠正了《唐才子传》不少错误,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值得探讨。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拟就以下八个问题略陈管见,余者俟后再加考辨。  相似文献   

8.
沈兆禔其人其诗,被埋没实在是件憾事。无论是“人以文传”,还是“文以人传”,沈兆禔和他的《吉林纪事诗》都应该传之于后世。如果撰写吉林乡土文学,他和他的诗,都应占有相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据初步整理,《一切经音义》引用了《诗》各类文献,包括经、传、注等,共计约740条,实际引用《诗》经文计约338条.其引《诗》名称较杂,主要有:《诗》《毛诗》《韩诗》《诗传》《毛诗传》《韩诗外传》等.其所引“《诗》”“《毛诗》”内容多为“正文”,而“《韩诗》”等多为“训释语”等.通过对《一切经音义》所引《诗》与今本《诗》的异同比较,可以揭櫫《一切经音义》引《诗》的概貌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岑参(715—769),是盛唐边塞诗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与时贤文士过从甚密。其交游学术界考获良多,然亦间有疏误,甚则自相牴牾。笔者尝试辨之,不当之处、祈教于识者。 阎防《岑嘉州诗》述及阎防的诗凡二首:《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携琴酒寻阎防崇济寺所居僧院》。 关于阎防的生平事迹,诸书记载各有扦格。《唐才子传》卷八记其里籍云:“防,河中人。”《登科纪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李绅《古风二首》研究中存在争议的三个问题进行辨析:(1)《古风二首》之二,《全唐诗》将其又收录在聂夷中《田家》诗中,据范摅《云溪友议》可断定其不为聂夷中作;(2)李绅以《古风二首》求知吕温的时间,众说不一,据《旧唐书.吕渭传》等可确定为贞元十五年;(3)李绅创作《古风二首》有无政治功利目的,从其有意以"古风"名题及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客观反映,说明有很强的政治讽谕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戎昱是盛、中唐之交有一定影响的诗人,但新旧《唐书》没有为其立传,生平事迹在唐宋文献中仅有零散片断,见于《本事诗》、《云溪友议》、《唐诗纪事》等,多为小说家言,且因袭穿凿。大不可靠。《新唐书·艺文志》丁部集录著录“戎昱集五卷”,同时载其事迹:“卫伯玉镇荆南从事,后为辰州、虔州二刺史。”这两句涉及戎昱生平大端,从其作品中可以印证。至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三戎昱小传,诗人的事迹始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但不难发现,辛文房并未为描述戎昱生平事迹提供新鲜材料,只不过连缀旧有的传奇性材料,用了点附会的功夫。此传所述,不惟行事多  相似文献   

13.
《南宋杂事诗》和《明史杂咏》是清代雍乾时期两部重要的咏史诗专集,《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是南社刘成禺记载袁世凯帝制史事的咏史诗专著。《洪究纪事诗本事簿注》是在前二书直接启发下创作的,其亦史亦诗的体例,群体共构史识的方式,在野独立与当权者离心的姿态,以诗存史的精神等均秉承二书而来。《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因容纳了民主主义的思想,更具有一种批判的锋芒,且以嬉笑幽默出之,自具风格,在咏史诗史及南社诗歌史上也别具光彩。  相似文献   

14.
《全宋诗》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宋名贤小集》、《宋百家诗存》、《宋诗纪事》,补《全宋诗》未收的杨甲诗 2 0首  相似文献   

15.
李涉生年考     
李涉,是中唐时期的一位颇负盛名的诗人.因两《唐书》无传,《唐诗纪事》等书也没有关于其生卒年的记述,故其生年难以确考.根据现有材料,我们只能大致推定其生年在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左右.据两《唐书·李渤伟》知李涉有弟名渤.《新唐书》卷一一八《李渤传》曰;“父钧、殿中侍御史.以不能养母废于世,渤耻之,不肯仕.刻志于学,与仲兄涉偕隐庐山.”李涉诗中也多次提及李渤,如《与弟渤新罗剑歌》(《全唐诗》卷四七七)、《奉和九弟渤见寄绝句》(同上)、《谴谪康州先寄弟渤》(同上)等.又据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全唐诗》卷四七三),知李  相似文献   

16.
齐己交游考     
文章依据齐己诗集———《白莲集》(四部丛刊本)以及《唐才子传》、《唐诗纪事》、《十国春秋》等相关资料,详细考证了齐己与郑谷、曹松、贯休、修睦、贯微等之间的交往情况。  相似文献   

17.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是中唐诗坛的名家。他的诗歌据《钱考功集》(四部丛刊本)所载有十卷,计五百多首,除去其中为其曾孙钱珝的《江行无题一百首》和储光羲、卢纶等人的作品羼入外,也还有四百二十余首之多,《全唐诗》将其辑为四卷,确为不可忽视的数量。对于这些诗歌,历代论者对之毁誉不一,歧异颇大。毁之者如《四库全书总目·钱仲文集提要》:“大历以还,诗格初变。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  相似文献   

18.
许浑尝宦游宣州,《丁卯集》今存其宣州之作四十余首,足证之。但这一重要仕历,《新唐书·艺文志》、《唐诗纪事》、《直斋书录解题》等宋代史籍俱失载,唯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中有片言只语,后元人《唐才子传》及清人《全唐诗·许浑小传》提及许浑仕宣州事,盖源于此,所惜皆未考实。近年来,董乃斌先生《唐诗人许浑生平考索》(载《文史》总26辑)、谭优学先生《许浑行年考》(载《唐代文学论丛》第10期),根据《丁卯集》中的一些作品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卢仝是中唐一位以诗风险怪著称的诗人,是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的重要成员。卢仝死于“甘露之变”一说,不见于唐史,亦不见于卢仝同时代人及晚唐、五代人的诗文,直至入宋以后,始有记载。而影响最大的,当推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五《卢仝传》中的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20.
《全唐诗·李益集》是迄今收诗最为完备的李益诗集,收罗了编者所能看到的不同版本李益别集和不同时代的唐诗总集、选本,甚至方志中收录的署名李益的诗歌。其诗歌主体来自明铜活字本《李益集》,体例和排列顺序亦沿用此集。诗人小传则综合《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两《唐书》之《李益传》等多种资料,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