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臻 《当代老年》2009,(12):18-19
他右手持剪,左手拿纸,略一沉吟,手起刀落,眼花缭乱间,一个精美的窗花剪纸就做好了。打开层层折叠的纸张,是一个红彤彤的喜字,现场众多的观众不由同时发出赞叹声。其实,赞叹中还饱含惊诧,因为这般绝技竟然是出自一双粗糙刚硬的男人之手。剪纸人叫谢才华,浙江象山人,今年65岁。印象中,剪纸是女人干的活。  相似文献   

2.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民间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论述剪纸的民俗文化及其产生和根植于爱的审美活动,阐明剪纸的应用、造型观念和美学内涵,详尽分析剪纸艺术的符号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杨启刚 《老年人》2004,(9):15-15
韦帮粉,家住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奉合水族乡奉合村,是一位勤劳朴实、心灵手巧的水族农家女子。她剪出的纸花深受大家喜爱,其剪纸艺术早已走出贵州,走出国门。她被誉为中国“水族剪纸艺术第一人”,所在的奉合乡也被贵州省命名为“剪纸艺术之乡”。韦帮粉,有姐弟6个  相似文献   

4.
剪纸是一门传统的中国手工艺。剪纸最早是在公元前6世纪的西汉时期出现的,随后被广泛地运用在节日庆祝上。人们也用剪纸来装饰门窗。随着几千年的发展,剪纸及其纹样也被年轻人,特别是女性.用在各种装饰上。  相似文献   

5.
突厥 《老人天地》2013,(2):43-43
提到剪纸,人们马上会想到陕北、河北的剪纸。其实,在关东大地上,剪纸也是一种流行的民间传统艺术。五千年历史的沉淀,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多民族文化的浸淫,使关东地区的剪纸作品形成了古朴、粗犷、彪悍、大气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但是近年来,关东剪纸艺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6.
朱吉红 《职业》2013,(7):73-73
1985年,她生于宁夏银川的一个艺术世家。母亲是位民间剪纸艺术家,耳濡目染的环境熏陶,让她从小就爱上了剪纸。上小学时,她就能剪出惟妙惟肖的图案。上初中时,只要有闲暇时间,她就帮妈妈做剪纸。高中毕业,她想着如何将剪纸艺术发扬光大,专门填报了广告传播专业,希望将来能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庆祝“老年节”,搞好“敬老月”活动,山西省老龄办以宣传庆祝新中国成立62周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主题,以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民间剪纸艺术为形式,以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关爱老年人浓厚氛围为目的,在全省广泛开展了中老年剪纸艺术比赛活动。  相似文献   

8.
《老人天地》2010,(10):55-55
78岁的焦文俊是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社区“老焦剪纸屋”的创办者、领导者。2000年,一次社区活动中,焦文俊当众表演了剪纸,没想到想学艺的人络绎不绝。社区成立了“老焦剪纸屋”,老焦免费教授,他的学生也从社区居民扩大到周边地区,甚至还有很多外国人,  相似文献   

9.
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在2002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保护遗产。而陕西剪纸历史悠久,是中国剪纸艺术的起源,更是有"中华艺术的奇葩"的美称。但是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日趋现代化等原因,导致剪纸艺术日趋没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为了培养剪纸艺术的专门人才,以陕西剪纸为例,以中职学校的剪纸课程为立足点,通过分析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试图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从而鼓励年轻一代大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剪纸艺术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见证。甘肃庆阳的剪纸艺术,更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庆阳剪纸以其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的特点,在全国同类民间剪纸中独树一帜,它更能反映出西部地区民间生活。本文以剪纸艺术大师祁秀梅及其外孙女惠富君为例,阐述了剪纸传承中两代人的人生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坚守与突破,运用文化传播及代际流动模式对剪纸民俗传承加以更深层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剪纸是特属于中国的文化瑰宝,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大家庭中,剪纸艺术是不容小窥的传奇。我国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山西剪纸更是以它的独特魅力赢得了世界人民的青睐。近几年来,对于剪纸等诸多非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深受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各地区的剪纸艺术先后成功申报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山西剪纸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与此同时,创意抄袭和传承无人等现象使山西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如何保护、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山西剪纸艺术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剪纸动画植根于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之中,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动画赢得了荣誉。《金色的海螺》等剪纸动画的制作,风格各异,极具民族特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动画的表现手段,增强了中国动画的表现力。剪纸动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及风格,意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继承和发扬,本文仅就剪纸艺术对其动画产生的联系来展开论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是如何进行创新运用于动画的创作,进而使剪纸动画短片看上去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皮影和剪纸样式,使其形式感强。  相似文献   

13.
书法名家冯学智先生,当年曾为剪纸名家康战杰友题款:“纸剪心中画,刀刻天下景”。今吾读康先生之剪纸艺术亦有“雕龙嵌凤乾坤远,满纸风流绽芳华”之获。  相似文献   

14.
严蜀 《现代妇女》2009,(12):58-58
徐阳怎么也想不到,自己60岁那年当上了剪纸店的老板.同时还被北京市政府评为民间工艺大师。而且是其中唯一的一名剪纸艺术家。开始享受政府津贴。  相似文献   

15.
年轻的品质     
央视焦点访谈,镜头对准了一位普通的北京市民,李淑芬。 她现在的身份是奥运志愿者。当北京申奥成功时,她正在家赋闲,兴奋之余,忽然觉得应该为奥运做点什么。听说老外们挺喜欢中国的剪纸,她想,剪点纸送给他们或许不错,剪纸是她唯一的业余爱好。主意拿定,说干就干。很快,她就精心剪出了20幅作品,并装订成册,第一份奥运礼品就这么新鲜出炉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导刊》2012,(29):46-46
“我们姐儿几个是分批在社区里学的剪纸,现在经常聚在这里互相切磋,感觉生活很有意思。”一位老人乐呵呵地说。在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芦家街道办事处宣庆社区一个养老互助站里,几个老年人正在剪纸。这个互助站的站长是今年62岁的王先,记者看到,写有“南岗区社区居家养老互助站”的牌匾挂在她家门口,屋内的墙上贴满了剪纸,地上还摆放有老人们自制的绢花。老人们围坐在客厅的方桌边一边剪纸一边交流。据南岗区民政局有关人员介绍,南岗区作为全省社区居家养老互助工作的唯一试点单位,采取政府支持、社会参与、老人自治的方式,首批建立了50个以热心老人家庭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以开展适合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老人互助温馨小屋。互助点由老人自愿申请成立,成立后可享受由区政府配发的棋牌桌、康乐棋、文房四宝和图书等文娱、健身物品,以及每年360元的水电费补贴。  相似文献   

17.
歌谣在库淑兰一生的剪纸创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她剪纸创作初期歌谣是她选材的依据,也是库淑兰剪纸创作的灵感源泉,在她剪纸后期歌谣成为库淑兰剪纸艺术突破的有力推动力。在库淑兰的整个剪纸创作过程中都伴随着民间歌谣的吟唱,由唱渐入剪纸创作佳境。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剪纸艺术,源于劳动人民的精神追求,由于这一追求本身较为贴近生活,使得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仍具备较为强大的生命力,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的互相影响、融合就是这一生命力的最佳体现,为此本文就民间剪纸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展开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剪纸动画片是中国动画片制作史上的瑰宝,作为处于时代交替,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下的一代动画人,不仅要继承前人所创造的传统动画化制作技艺,带领中国的传统动画片与时俱进向前发展,将传统的剪纸动画片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这种具有时代性意义的结合,必然对于动画片所具有的艺术性与商业性有所影响.然而,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传统风格的动画片制作找到一条存在下去并能够良性发展下去的道路,是当代动画人所肩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一处空白,每一根线条,都有生命。63年"剪龄""尽量多用剪,少用刻,刻出来的东西会显得呆板,剪出来的比较鲜活。"对每一个来学剪纸的人,宋丽文都会这样再三叮嘱。宋丽文已有63年"剪龄"。"剪纸是我的家传手艺,四代人都会。外婆传给母亲,母亲又传给我和姐姐。不过我母亲是医生,工作很忙,平时是外婆带我玩。外婆很厉害的,一到快过春节的时候,来求剪纸的人把门槛都快踏破了!方圆百里哪家有红白喜事都会请她去剪纸,窗花、门神、床帘、肩垫……她什么都能剪,而且不打底稿,随手就来。我看着觉得很好玩,一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