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4,(32):30-31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外开放也开始进入新常态,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内陆开放型经济正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的主要动力。位于内陆地区的省份,越来越明显地从对外开放的后发地区转而站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尤其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目前,贵州省已推出我国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指标’,并提出到2017年,开放型经济主要发展指标在2012年基础上翻两番左右;江西省也提出5个开放型经济指标。并实现11年“翻四番”。而2012年9月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正式批复,把这一战略正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废除封建的土地关系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履践了一条“之”字形的轨迹,即从五十年代的合作化,到八十年代的包产到户;再由今天的土地承包到“新农合”(通常专指“新时期农村合作医疗”,我这里是借用,泛指当前农村各种组织形式的联合经济)。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从教育部开始实施“西部”项目到现在由国家三部委组织实施“农远”项目,全国已有5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分别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然而这三种模式的应用是各项目学校和各级电教部门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联系我区实施“农远”项目的情况,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应用,我认为必须明确实施“农远”项目的指导思想,了解三种模式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小学“参与式学习策略清单”的编制进行了理论的梳理,为小学“参与式学习策略清单”的编制,提供了理论的思考。本文探讨了策略的“内隐”性到“外显”化的过程,提出从学习策略的“内隐”到“外显”的途径;从“参与式学习策略”的基本“要素”、“行为”特征和“程度”界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小学“参与式学习策略清单”的编制提供了内容要求;从“学科知识”到“学习策略”这两个基本点的结合,提出了编制“清单”的技术思路;从课堂学习的特点,提出了“小学‘参与式学习策略清单’使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入世当前,国家有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为入世后履行各项承诺做前期准备工作。这足以证明入世所带来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对促进国内体棉是改革的作用正在日益显露,入世势将成为我国从“改革推动开放”走向“开放推动改革”新时代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档案馆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走进公众的视线,经历着从“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要促进服务社会化,就要转变观念,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基础建设,增强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7.
第二步农村改革面临的两个基本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步农村改革面临的两个基本矛盾温铁军从历史发展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中国其实不能算是农业大国,而是农民国家。因为占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自给自足”的粮食约占常年产量的70%;占小农总数85%的农户,其农地产出的商品率低到仅够维持简单再生产。所...  相似文献   

8.
2月1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范振华 《决策探索》2005,(12):38-39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泛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上是我国在“十五”、“十一五”规划中对深化对外开放提出的新任务。坚持以上任务的工作方针,就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长期以来我们实施的是以“引进来”为主促发展的对外开放战略。及时提出并贯彻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则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上的一次战略升级,它是对对外开放活动规律的深入认识,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把二者结合起来作为指导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基本方针,它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主动地不断努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是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0.
从“养人”到“养事”——湖北乡镇“站所改制”风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继权 《决策》2004,(6):34-35
从2003年开始,湖北咸安对乡镇“七站八所”进行全面的改革。“这场改革涉及面之广,牵涉人数之多,力度之猛,震动之大,触及利益之深,在咸安前所未有”,被人们称之为“咸安风暴”和“政改地震”。目前。咸安改革的模式已经推广到湖北全省。湖北全省正掀起一场乡镇“站所改制”的风暴。  相似文献   

11.
《决策》2012,(1)
“铜陵模式”的改革核心是撤销街道办事处,变“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为“市-区-社区”三级服务。它的逻辑在于:形式上的“减法”,带来本质上的“加法”,为了“加”,先行“减”。纵观管理层级由“四”到“三”的变化,减去的是行政层级与管理成本,提升的是政府效能与公共服务水平;减少的是原先小社区数目,  相似文献   

12.
一、“十五”期间我国就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从现有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来看,“十五”时期,一些困扰我国就业问题的因素将得到改善。如果政府预定的改革计划能够顺利实现,到“十五”之初,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九五”时期大规模的集中下岗现象将基本消失,已有下岗职工将通过逐步纳入劳动力市场而予以消化吸收;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并收到成效,非国有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在相关政策引导下,第三产业及中小企业会有较大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而且可以为城镇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城乡一体化的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保障制度会进一步完善,社会对失业的承受力会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3.
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伴随贫富悬殊的拉大而出现了一个底层社会(樊平,1996;吴忠民,2001等)。本文将以社会中的资源配置格局为基础,对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底层社会,以及由于这个底层社会的出现而提出的理论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如同苏东的改革一样,中国改革的最初阶段也曾带来一个短期的“平等化效应”。当时在苏东和中国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都表明,在改革初期,社会的不平等程度明显在缩小(Nee,1989;Rona-Tas,1994)。从中国的情况来说,这源于“做大蛋糕”的改革模式。这种模式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国际和国内都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社会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造成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负面作用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人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活跃思想,但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也会乘机而入。  相似文献   

15.
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二十年光辉历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个根本性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农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大幅度增长,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农村产业结构、林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闭发展,评剧了一条音中国特色的农初现代化道衡;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农打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向山田迈进的阶段;农民的思想观意项巨…  相似文献   

16.
河北     
《领导决策信息》2011,(50):22-23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到“十二五”末,完成1万个以上行政村新民居建设改造任务;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5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50%以上农户。  相似文献   

17.
湖北成家区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改革首先按照“行政职能整体转移、经营职能走向市场、公益服务职能面向社会”的总体思路,进行了站所转制和身份置换;然后变“养人”为“养事”,建立起“以钱养事”的公共服务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一)人才经济互动规律告诉我们:人才流动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经济的大发展必然伴随着人才大流动,人才大流动推动着经济大发展。目前,农村小康建设需要各式各样的大批人才;县级机构改革需要精诚分流大批人员。前者,人从哪来?后者,人到哪去,怎么个去法?如何实现小康建设与机构改革的“对接”和“沟通”,就成了实践中具有探索价值的课题。(二)怎样才能使小康建设需要的人才从机关中流出来?这是实现“对接”和“沟通”的着力点。对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之一:把农村作为一级任职层次,…  相似文献   

19.
记者:李书记,我们想请您谈谈河北农村小康建设进展情况好吗?李炳良:好;我很高兴就我省农村小康建设情况接受你们的采访。记者:目前,农村小康建设正在全省蓬勃开展。请李书记谈谈省委、省政府为什么下这么大力量抓小康建设?李炳良: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是中央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明确提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并把“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九十年代农业和农村工十的总目标。从我省情…  相似文献   

20.
杨青 《咨询与决策》2004,(10):79-79
科技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是城乡差别的“变速器”。科技兴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并没有有机结合,主要原因在于:干部的科技认识游离在头脑之外;科技成果游离在实践之外;农技人员游离在农村之外;“三项”经费游离在项目之外;工作实绩游离在干部考评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