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文艺批评问题的精辟论述是对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发展。文艺批评有政治标准,有艺术标准,也有科学的方法。“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这是毛泽东同志文艺批评的整体思想即“统一论”,这也是文艺批评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美学观点李益荪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批评《人间喜剧》文本分析长期以来,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认为虽然恩格斯曾反复地提到“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最高的标准”,但实际上,美学的分析和评价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  相似文献   

3.
“美学的观点”不仅仅是一种批评标准吴晓平“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文艺批评的基本观点”。蒋培坤先生在《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研究》中对“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是从批评标准的角度论证的,在国内所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面的论著和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对于文学批评标准的认识,目前文艺理论界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即使对普遍引起重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理解也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应侧重社会批评;有的强调艺术批评;有的提倡既要社会批评,也要艺术批评;有的主张二者的统一。(见吴元迈《关于文艺批评的随想》载《光明日报》《文学与艺术》306期) 我认为只有从文学批评标准的客观性意义上去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观点才能得到较为圆满的解释。本文将就什么是文学批评标准的客观性,客观性与阶级性、时代性的关系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5.
<正> 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描写歌德的呢?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说:要用“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衡量他,要“结合着他的整个时代、他的文学前辈和同代人来描写他”,“从他的发展上和结合着他的社会地位来描写他”。这里所说的两个“观点”和两个“描写”,实际上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标准、原则和方法。我们总观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歌德的论述(据笔者统计,他们在一百四十多篇[部]著作和书信中论及歌德),他们正是按照上述的标准、原则、方法,来评论歌德的。  相似文献   

6.
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是文艺批评的核心问题,也是从事文艺批评工作首先要碰到的问题。近年来,许多同志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少甚有见地的看法。本文拟就个人的学习体会,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谈一点浅见,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1847年,在评论歌德的创作时,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我们并不是用道德的、政治的、或‘人的’尺度来衡  相似文献   

7.
“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作为一种批评模式的张力与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提出并倡导的“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在文艺批评实践当中 ,早已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而在其批评的实践和发展中 ,有着其内在固有的张力与合力 ,而正是由于其张力与合力的分化、综合 ,相异、相激 ,“美学的历史的观点”作为一种文艺批评模式 ,才得以不断深化和拓展 ,更显出其无限的生机和勃发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回眸与展望文艺批评标准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批评标准,是当前文艺界特别是批评界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回眸人类文艺批评标准的走向,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开拓的文艺批评标准的新纪元,以及我国三代领导人在各自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就可以发现:时代历史真实性、政治思想倾向性和艺术形式完美性,及其三者在评论具体作品中的融合、统一,是21世纪进一步准确把握、灵活运用并丰富发展的批评标准和原则,由它们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批评标准的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以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来分析评论文艺作品视为“最高标准”,别林斯基把美学的批评与历史的批评的结合视为“最好方法”。然而我国学术界对作为文艺批评的一个根本层面的美学批评重视不够,一些重要的文艺批评论著或教科书都不讲美学的批评,或把形式主义批评当作美学批评来讲。本文论说了美学批评是文艺批评的第一要务,美学批评的基本功能(释美与评美)以及对艺术美的形态与形式的批评诸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与“第一位”标准滕福海“您看,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而且我必须这样做才能提出一些反对意见,这对您来说正是我推崇这篇作品的最好证明。”恩格斯1859年5月18日《致斐·拉萨尔》...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文艺思想,是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内容十分丰富,对新时期以来的文艺发展,尤其是对电影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关于“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为新时期电影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强调文艺工作者要遵循文艺的发展规律,为电影发掘自身艺术特征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坚持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相统一的文艺批评标准为促进新时期电影批评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主张文艺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则进一步推动了新时期中国电影适应社会,面向观众,走向多样化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告诫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①重温毛主席的《讲话》,联系近年来有关文艺批评标准的论争,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分析文艺批评的标准,我们认为《讲话》关于文艺批评标准的论述基本上是科学的,是毛泽东同志对人类文艺批评实践的概括总结,今天仍应坚持.前几年,不少同志为纠正以往文艺批评的失误而对批评标准作出的种种新阐述,也仍是对《讲话》精神的继承;某些同志把过去批评的失误归之于《讲话》的作法,又显得多么简单和粗暴!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要坚持以人为本,其执政理念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辨证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人民谋利益的辩证统一。其实现途径就是要做到“三个创新”、“四个尊重”。  相似文献   

14.
<正>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指导准则,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针,然而长期来,它并没有得到正确地贯彻执行.“文化大革命”中,以“政治”取代艺术,否定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前些年,有的人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贩卖人道主义之类货色,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伟大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也当作极“左”的东西给否定了.其中就包括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  相似文献   

15.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一个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研究人的实践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界的改变。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质 ;在马克思看来 ,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社会性 ,要消除“自然和历史的对立”,实现“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中共历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这个“历史决议”坚持用发展与辩证的观点看历史,坚持从特定历史条件出发分析问题,尊重历史发展整体性和连贯性,注重分析历史联系,揭示其内在规律。这对于中共党史研究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党史研究者不仅要以“决议”的基本结论为指导思想,更要遵循其分析与总结历史问题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前一时期,文艺批评的非政治倾向相当严重:有人说,从三十年代开始,我国的文艺批评就“用政治宣传来代替文艺批评,忽视文学艺术自身的规律”;他们还说什么,“解放后我们的文艺批评已经离开了自己,背判了自己,变成了非自身”。据此,他们提出一个所谓“文艺批评要回复到自身力的口号。正是在这种批评理论的影响下,一些文艺批评文章,只讲审美批评,不讲社会批评(包括政治批评),只讲艺术形式,不讲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使美学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文章论述了“美学和历史的观点”的核心是人和人类的解放、历史和人的本质,并且由此确立了文艺批评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艺批评标准的问题,过去大都习惯于毛泽东同志的论述,没有觉得是个问题,而现在众说纷纭,也启发了人们的思考。 当然,文艺必须有批评,而要从事文艺批评,就必须确立科学的标准。科学的文艺批评的标准,不是任何阶级和任何个人杜撰出来的,而是根据文艺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一定阶级的政治观点和美学理想确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许祖华 《南都学坛》2002,22(6):66-69
2 0世纪 40年代 ,是邵荃麟开始从事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的时期 ,也是他的文艺思想特色形成的时期。他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想主要包括 :“两大价值目标” ,即“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文艺思想” ,“为人民服务” ;“一论” ,即“平凡题材”论 ;“三统一” ,即真善美统一的文艺批评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