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以晁错的聪明,他不可能看不到他父亲看到的危险,但晁错作出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选择。晁错之"仁"晁错,我们习惯于把他看成法家。司马迁和班固都说他"为人峭直刻深",但我以为,法家人物有他们自己的处世规则,他们往往有大仁大德,能大公无私,事情往往做得大模大样。不像儒家那样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的阐述了晁错的改革思想,并对晁错的“削藩”改革及失败被杀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论述,认为晁错的改革影响深远,具有继往开来的特殊意义,是汉王朝由“无为”转为“有为”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3.
晁错政论散文被称为“西汉鸿文”,这充分说明在艺术特色上有很高的价值。而晁错政论散文的艺术特色是通过其思想内容表现出来的,本文试图从立论上谈其深识幽显见解透辟艺术特色,从表达方式上谈其陈情委婉态度恭谦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晁错(前200—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是西汉前期著名的法家政治家,少时跟张恢学申商刑名之学,继承了先秦法家商鞅等的思想。汉文帝时为太常掌故,后为太子舍人,又任为博士,拜太子家令。以后景帝即位,以为内史,后迁为御史大夫等官。晁错所处的时代,是西汉新兴地主阶级在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基础上,巩固和发展新兴地主政权  相似文献   

5.
我们把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散文从宏观上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二者的显著区别。晁错的政论散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政治家兼政论作家的散文;贾谊的政论散文则是一个典型的文人气质的政论家的散文。尽管贾谊的文学家才华胜于晁错,但是政治家的气质却远远不及晁错,充其量只是一个政论家。正如苏武评价的那样,“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①。这也正是贾谊的政论散文不同于晁错政论散文的根本原因。读晁错的文章,往往会使人感受到一种疏直激切的流畅精神和力透纸背的深厚气韵,二者自然融合,形成强烈的合力。晁错的政论散文都是针对具…  相似文献   

6.
论晁错《论贵粟疏》的重农惠商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封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繁荣,与西汉前期各种治国思想及其政策密切相关。文景时期政论家晁错的《论资粟疏》,在其中产生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晁错登上政治舞台及《论贵粟疏》产生的背景和《论贵粟疏》的重农惠商性质,作一简要论述,以此阐明“重在惠商”是封建社会发展和繁荣不可逾越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浅议汉代诸子的货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汉代诸子货币思想的论述,如贾谊、贾山反对私人铸钱思想、晁错国定论思想、贤良文学反对官铸思想及刘陶、荀悦反对改铸大钱或小钱思想等,力图阐明其对两汉货币思想发展的贡献及其在中国货币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对晁错上书所记西汉亩产数据之存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食货志》中引晁错上书云:“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这一记载成了后人用以衡量西汉亩产的尺度。当然,晁错作为辅佐西汉文、景两代帝王的朝臣,说话是有权威性的。不过,就其上书中所提供的亩产数据能否代表整个西汉社会的亩产水平,还有很多疑问之处。下面,笔者将几点存疑提出,以求教于史学界前辈及其读者。 1.晁错上书的目的并不在于说明当时的土地产量问题,而是要向皇帝揭示当时的社会现实。他着重反映了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晁错的死因,历代多有评析,说法颇不一致,甚至有的人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晁错之死非由其个人因素所致,为维护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然而最终却成了汉景帝皇位的牺牲品,中央与诸侯国之间矛盾斗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既体现在思想家的著书立说中,也体现在统治阶级的政治实践中。通过对晁错徙民实边和贵粟重农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晁错的民本思想。徙民实边政策,确保了边境的相对安定,降低了汉政府的财政支出,进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做到了轻徭薄赋,有利于内地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贵粟重农减轻了剥削,在一定程度上救助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并相对提高了人民的社会地位,缓解了社会的矛盾。这样,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汉朝国力得到增强,为后来汉武帝反击匈奴提供了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1.
自管仲以来,重粟思想就开始作为一种基本治国理念,影响早期华夏文明的政治治理.汉代贾谊和晁错的重粟思想为文、景时期的富国安民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重粟思想以其对国家政策的引领作用影响了两宋、清朝乃至当今中国.  相似文献   

12.
<汉书>记汉文帝前15年再次下诏举贤良,<史记>不载其事,但<汉书>其实也并未见到过诏令的原文,根据的只是汉文帝给推举出来的贤良、太子家令晁错的"求贤诏书",其中提到了曾下过的"举贤良"诏令.由于把这道求贤诏书误解为下给所有被推举出来的贤良进行统一"策试"的"策诏",<汉书>以含混的笔法给其未读到过的"举贤良"诏令增添了两项并不曾有的内容:汉文帝要对推举出来的贤良"亲自策问",贤良必须作书面答卷.<汉书>进而又编造说当时有"百余人"参加了"对策", 晁错被评为第一,那时已经有了一套推举、考试、评比和录用人才的制度.<汉书>记建元元年举贤良,继续编造说当时有"百余人"参加"策试",造成严重的误传.<资治通鉴>沿袭并加重了这些错误.  相似文献   

13.
晁错在吸取秦朝戍边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从西汉初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人民生活等方面通盘考虑,提出了较完整的移民实边的屯垦戍边思想。该理论中的民屯、军屯等思想对西汉后历朝历代屯垦戍边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晁错(公元前200年——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初期著名的法家,汉景帝的主要谋画人物。历任博士、御史大夫(副宰相)等职,很得汉景帝的信任,号称“智囊”。晁错年轻时,曾学习申不害、商鞅等法家的刑名之学,深受法家思想的影响。他热烈赞扬秦始皇,认为他的功业大大超过了儒家奉若神明的禹、汤、文、武。他善辩多才,曾向文帝奏请了不少“可行之事”,深得文帝和太子刘启(景帝)的信任和器重。升为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今年六月份,我走访了山东省巨野县大义乡的刘围子村(原名晁道口),嘉祥县纸坊镇的焦城村、王堌堆乡的土山桥村,以及荷泽市南郊的晁八寨,调查了有关晁补之的资料,并参观了位于嘉祥县钓鱼山下的晁氏先茔,在调查中,我几经周折,搜集到了《晁氏宗谱》第一卷及《陆安支谱》。在《晁氏宗谱》第一卷中,载有历代文人名士题写的赞文。遍览各家文集,诸赞文均不见录,今从《晁氏宗谱》中搜集迻录,以资研究参考之用。为了阅读方便,对原文谨加标点。 错公赞 中州文献,遗绪可徵。稽古力学,进退持衡。五曹铨总,四司协寅。伊皋比德,周召堪伦。 董仲舒题 [案]错公:指晁错(公元前200——前154年)。汉颍川人,官至御史大夫。《史记》、《汉书》均有传。  相似文献   

16.
关于秦代谪戍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谪戍制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一种戍边制度。对此问题,史学界讨论十分活跃,论著不少,成绩斐然。但有些问题尚颇多分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不揣谫陋,拟就谪戍对象及其身分、谪戍与徭戍的关系、谪戍阅左等问题谈些粗浅看法,深望方家指正。一、关于谪戊对象及其身分《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谪)遣戍。”《汉书·晁错传》载晁错追述秦代谪戍制时说:“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这是研究谪戍对  相似文献   

17.
《史记》和《汉书》记载,汉文帝在位期间,匈奴三次入侵汉朝边境烧杀抢掠。通过考证贾谊“三表五饵”策与晁错“守边备塞”策,进而认为汉文帝三年匈奴右贤王侵寇事件的起因与贾谊献策有关;汉文帝十四年冬,老上单于大规模入侵汉朝边境的原因与汉文帝采纳晁错建言移民屯戍有关。与汉文帝三年右贤王事件发生时济北王兴居趁机反叛如出一辙,汉文帝十四年老上单于入侵汉朝边境时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诸侯叛乱事件,贾谊之死与这次被司马迁和班固避而未谈的诸侯叛乱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汉武大帝>播出以后,许多观众对里面有一个官衔的称谓听起来觉得特别别扭,那就是"御史大(dài)夫""晁错大(dài)夫"之"大(dài)夫",他们觉得很不习惯,不是只有"医生"才称为"大(dài)夫"吗?怎么官名也有称为"大(dài)夫"的?  相似文献   

19.
晁说之是北宋学术史上比较有名的文人,他学识渊博、理学修养深厚。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晁说之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现阶段对其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20.
历来文献和研究成果对宋代晁氏文人及其作品的记载存在不少混淆和失误。晁载之不是晁遘后人,他与晁冲之同属晁迥直系子孙,晁遘一支在宋代不称“西眷”;晁说之、晁咏之兄弟常被彼此混淆;“进道四弟”为晁损之,并非行第相同的晁说之;晁氏家族分支系排行,而非举族统一排行;在晁氏文人之间有十余篇作品混淆了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