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各国的博士后制度都是通过限制特定时期以保持博士后的创造性,以学术过渡为导向来保障博士后制度的选择性,以全职研究来保证博士后的提升性,以有限聘期来确保博士后的流动性,以社会资助来支持博士后事业的外部性,以合作契约实现博士后的聘用制。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关键。作为环渤海区域的重要中心城市,天津市人才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对天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物质条件,而是人才环境的综合竞争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才的竞争就是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就是对人才环境的开发.通过对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以"人才软环境"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则可验证人才环境建设在实现高层次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基础性与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深圳广州两地高层次人才工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爱民 《探求》2009,(5):35-38
广州、深圳市人才工作近年都有长足发展,成为珠三角“人才双核”。广州市人才总量大于深圳,但在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和成效上不及深圳。深圳人才政策重点突出,配套具体,系列动作大胆而连贯。广州在高层次人才工作上要向深圳学习,树立高层次人才竞求意识和人才引导生产意识,制定高层次人才发展战略。要继续完善刚柔相济、引高控低的人才引进机制,继续推进落实既定的高层次人才工程,建立工程项目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梯队工作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使用评估检查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徐业滨 《学术交流》2006,(7):116-118
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主要由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工人才构成。通过量化分析,透视各个群体的人才结构、行业分布,不难看出高层次人才队伍亟需壮大。然而,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中,人才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人才的严重流失,无疑于釜底抽薪。鉴于此,应调整和废止束缚人才发展的政策规定,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营造和谐氛围,致力引进海内外人才,加快构筑人才高地。同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尤其是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稳定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7.
博士后工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年轻科研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院已走过十年历程。对十年来的工作进行回顾和展望,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找准问题、明确方向、不断完善,将博士后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一、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状况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的基本情况 “文革”结束之后,中国的人才培养制度逐渐步入了正常轨道。1983年3月和1984年5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两次致信国家领导人,提议在中国建立  相似文献   

8.
我国博士后制度是在转型期形成的,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也要看到其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任务。在这里,就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李洪军 《社科纵横》2007,22(12):38-39
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是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军队院校要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切实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教育;改进教学模式,增强创新思维训练;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塑造军事人才的创新品格。  相似文献   

10.
博士后制度是我国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和使用高水平年轻科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是在邓小平和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直接关怀和倡导下建立的,是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是新生事物,必然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种种困难和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必需加大对它的扶持力度,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大对它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它的中国特色和优越性,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引起社会对它的重视和支持,使之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研究生学术共同体,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是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深入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基于学术共同体视角,探讨其组织形式、构建路径,并通过整合校内和校际的研究生团队、校内外的导师团队等学术资源,加强交流与合作,探索校内外科研力量结合的交互路径,为提升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现状 ,认为为了迎接 2 1世纪的挑战 ,应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未来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基于新工科理念的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模式教学,以学习产出为驱动力,以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该文基于新工科理念,在剖析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短板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理工...  相似文献   

14.
龙著华 《探求》2014,(5):41-45
美国高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虽然存在多元化培养模式,但在平台、政策、师资、评价体系等方面具有相同特色,这些特色共同服务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的需要。要实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目标,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就应当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以制度变革为抓手,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青年社科人才培养是地方社科院的当务之急。我们应当为青年社科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机制和组织保证,大力提高青年社科人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他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交际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北京文化创意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企业如何创新人才培养开发途径提出了五项建议:应改变过去将培训投入当作费用的观念,而应将其视为企业重要的战略性投入;积极运用学习地图等方法来推动培训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开发人才;培育创新文化,塑造创新型组织;依据创意人才的特征,创新对创意人才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黄岩  谢嘉梁 《创新》2010,4(1):123-125,128
目前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在"五重五轻"的严重不足,无疑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从"拓宽基础"、"因材施教"、"弹性评价"、"实践育人"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来自于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课堂的学术性、校园学术海报、学术社团和学术竞赛等,来自于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师道尊严和严格的考试制度等,由此反思国内的培养方式,得出思想自由与教育阶梯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博士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博士后发展的模式和我国博士后的特征,总结了我国博士后人才的发展状况和主要贡献,指出了我国博士后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就博士后制度如何创新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相魁 《社科纵横》2008,23(1):44-45
开拓国际市场,赢得国际市场,国际化人才是关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笔者对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复杂性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对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方法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