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的创建者,又是第一个当皇帝的满族人。他在执政前和执政后所取得的惊人成就,除受当时社会条件影响外,也同他学习和善于接受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分不开。本文仅就此谈些粗浅意见。《清实录》上说清太宗“性嗜典籍,披览弗倦”,所指的应包括他爱读历史,而且是中国传统的汉文所写的历史。历史上说他父亲努尔哈赤就是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小在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帐下,长大以后读书识字,“好看三国、水浒二传”。清太宗实比努尔哈赤更了解中国历史。《清太宗实录》记载他学史、  相似文献   

2.
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年)明廷任命建州卫努尔哈赤为都督佥事,标志着它对东北女真各部的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于这件事关系到明清之际的王朝鼎革,因此,自明末以迄于今,历来受到史家的重视。然而,对于促成明廷政策转变的那林孛罗山寨之战,人们却未予应有的关注,以致此次战役的真相至今仍被互相抵触的历史记载所掩盖。本文准备从考察那林孛罗山寨之战入手,揭示明廷转而采取扶植努尔哈赤政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李成梁石坊,座落在北镇县城内鼓楼前,高三丈许,宽三丈有余,全部用青色花岗石筑成,和鼓楼遥相对立,红楼青坊,别有一番古朴的意趣。石坊结构和木牌楼相似,四柱五楼,翘檐、通坊,坊额上竖刻有“世爵”两字,横刻“天朝诰卷”及“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字样,下刻“万历八年十月吉日立”。坊上有浮雕,各种人物、鸟兽、莲波等花纹,细致精巧,依稀可辨。柱  相似文献   

4.
辽东地区在明代北边防御中占有重地位,在这一地区涌现出了大量的名臣良将。其中在万历二十二一二十五年期间担任辽东巡抚的李化龙,受命于危难之际,在辽东地区建树颇多。任内防御倭寇,抗击蒙古诸部,开放义州木市,稳定了辽东的局势,为辽东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努尔哈赤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恩威并用"、"使两国之民若一家子"和"伐木"理论三部分组成。努尔哈赤的民族关系思想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其民族关系思想既受传统汉文化、前代政治家和李成梁的影响,又与个人对民族关系的深切体验有关。努尔哈赤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一定的特点,其思想对后世子孙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发生于一六一九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的明与后金的萨尔浒战役,是明清之际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明清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其爆发原因、战争性质及双方兵力等等,都值得加以深入研讨。有的同志认为它的性质是后金的一次民族自卫战,我对此提出不同意见,不妥的地方,希望同志们多加指正。这次战役是明朝发动的,还是后金挑起的? 一说萨尔浒战役是由明朝发动的,是一场不义之战,而后金则是被迫进行的民族保卫战。按诸事实却非如此。诚然战役是明朝首先发兵进攻后金的,但这只是战争爆发的时间。必须探求其起因,才能说明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明与后金的关系,做一简要考察。后金政权本是崛起东北一隅的地方割据势力。它公开脱离明朝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从这年起,努尔哈赤建元“天命”,自称金国汗。努尔哈赤出身于建州左卫女真贵族之  相似文献   

7.
王在晋作为晚明政坛较为活跃且颇有争议的人物,万历二十年进士及第入仕,官至兵部尚书、辽东经略.万历朝是王在晋仕宦生涯中的重要时期,其最初在部院任职,后赴闽省军旅历练,转湖广任参政、督学,又于浙江任藩臬之长,此后相继主政江西、山东.王在晋在万历年间实心任事,颇具政声,逐步成长为主政地方的封疆大吏,为他在泰昌、天启年间于兵部和辽东担任要职奠定了基础.王在晋虽在辽东经略任上因守辽主张而引发争议,但也应结合其生平仕宦活动尤其是他在万历朝所做出的政绩,给予这一历史人物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对王在晋仕宦活动的探究也有助于深化对晚明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当十六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明代辽东局势风云突变。一是辽东明军实力不断削弱。因为万历二十年(一五九二)  相似文献   

9.
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生活在明清交替之际,代表满洲贵族阶级的利益,继承父亲努尔哈赤的遗志,以其毕生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建立了清王朝政权。清太宗皇太极统一漠南蒙古(今内蒙古),是他在开国执政的十七年中的重要历史功绩。本文试就他统一漠南蒙古的政策及其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万历二十一年'癸巳大计'引发的纷争,由于导致众多东林党核心人物被罢斥而被看做明末东林党甚至万历党争的起点。包括顾宪成、高攀龙在内的众多东林派官员都认为他们所受到的处罚不是出自万历皇帝的本意,而是王锡爵内阁擅权所至。但这其实是对王锡爵内阁的误解。由于内阁的票拟权并不固定,外廷官员就不知道处罚是出自内阁的建议还是皇帝的本意。再者,由于万历皇帝几乎不见外廷官员,内阁与皇帝沟通时经常使用的密揭又不可外泄,从而导致外廷不了解内阁与皇帝沟通的实情,内阁往往因此遭到猜疑和抨击,处境为难。  相似文献   

11.
一、十六国、二十五部与二十四部《清史稿·太宗纪》:天聪十年四月己卯,“大贝勒代善、和硕贝勒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岳讬、豪格、阿巴泰、阿济格、杜度率满、汉、蒙古大臣及蒙古十六国四十九贝勒,以三体表文诣阙请上尊号。”明清之际,蒙古各部仍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彼此对峙,各自争为雄长,每个部都俨然是个独立国家。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叶赫部首领布寨纠合女真、蒙古等九个部落,联合进攻努尔哈赤。史称“九国兵马”,又称“九部之兵”(见《清太祖武皇帝弩儿哈赤实录》)。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社会矛盾的激烈化和天崩地解的大变乱,促使思想界进行深刻反省和思考,众多一流思想家和庞大的思想体系,构成中国古代思想史既辉煌又独特的时期。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想在对程朱理学既批判又继承的基础上,表现出自己的体系性、现实性、民族性特点。从思想史传承角度看,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想成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总结;从社会性改造角度看,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想则对以后的民主主义思想产生重要的启迪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六一六年东北边陲的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称汗登位,建立“大金”,把分散的女真诸部统一在大金政权之下,使后金力量迅速壮大,成为与明朝中央政府相抗衡的强大的地方势力。继之,努尔哈赤率兵大举征明,抚顺、清河城陷,取得了萨尔浒之役的大捷,这次决定后金存亡战役后,努尔哈赤挥军西进,蹂躏辽东,大掠人口、财物、田禾,辽东地区一片混乱。熊廷弼两次临危经略辽边,每至必有建树,其文韬武略,是明季不可多得的良将,但天启五年(1625年)8月,他竟被言官弹劾,一代名将传首九边。本文着述熊廷弼的守辽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刘兴祚兄弟事迹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祚先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归后金,曾一度受到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重用,对后金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天聪初,为抵制和反抗满州(女真)贵族推行的民族高压政策,附明抗清(后金),率其兄占据以皮岛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岛屿,威镇东江,成为活跃在明清之际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紫砂壶起源何时何地没有定论,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起源于金沙寺僧并传至供春的说法为历代著述沿袭,但周高起距供春时代相去百年,文中表述也有违明制。出土的紫砂壶实物多为万历年间,是煮茶还是泡茶所用不明,明代绘画中泡茶所用紫砂壶也多在万历以后,犹以崇祯为多。泡茶用紫砂壶开始流行的时期大约在明清朝代交替之际,原因可能与江南文人寂寞孤独的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6.
作为明清之际沟通南北学术的重要人物,顾炎武在山西的活动是其北游于中国的重要环节。他在山西的活动主要有学术考据、人物交游及经营产业,我们把顾炎武的这些活动置于明清之际这一社会转型期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史意义,它对于人们认识明清之际山西的文化和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明代辽东马市及其历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辽东马市是我国古代史上很有影响的民族经济交往形式。开设辽东马市是数百年来东北地区开发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与建州女真的崛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马市问题是明清史和东北地方史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明代辽东马市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对于进一步研究明代中央政府与女真诸部的政治经济关系,探讨满族兴起的原因,揭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巩固与发展的历史进程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明代辽东马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辽阳稿》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李化龙万历年间担任辽东巡抚时所作诗集。诗集虽然只保留数十篇诗稿.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辽东的社会面貌,见证日益严重的边疆危机,允称诗史。本文寻绎李化龙在辽东的活动轨迹,试图解读《辽阳稿》在东北古代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因存世量少、记载欠详,万历版一直是众多藏文《甘珠尔》版本中存疑最多的版本,其刻板究竟是否为重新刊刻、42函的续藏是否为《丹珠尔》等情况,一直因缺少实物证据或原始文献记载而众说纷纭。从对波兰藏万历版孤本、万历版《大明皇帝御制勅谕》等一手文献的重新梳理中,可以清晰得知,万历版《甘珠尔》并非重新刊刻,而是奉万历皇帝之命,以永乐版的木刻版印造而成,印刷时以黑墨代替朱墨。新刻的万历版42函续藏,补充的是一些经常念诵的经品,包括《甘珠尔》中的《吉祥真实明经》《延寿无量佛经》等部分经品,以及许多藏族高僧大德著作,如八思巴的《长寿佛赞》、宗喀巴的《释迦牟尼佛赞》《缘起赞》,而并无万历版《丹珠尔》。故万历版可称为永乐版之增补重印版。万历版及其续藏是明代朝廷和皇帝对藏传佛教的重视态度的直接体现,更是藏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增补后的藏汉大藏经合璧并行,形成了汉藏显密经典的大圆满,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宗教价值。  相似文献   

20.
辽东军食问题直接影响了明清战争的进程,也是一直困扰明政府的大问题。明政府在辽东大溃退前和关宁对峙时期的军食供应状况和军食政策突出地体现了军食与明清战争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