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升庵全集》第四十六条“曹操欲用孔明”中,曾将孔明释作诸葛亮,实为误笔。其实,并非诸葛孔明,乃胡孔明。胡孔明与诸葛孔明为同时代人,前者比后者大十九岁,当时都有名气。胡孔明善书法,《胡  相似文献   

2.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写孔明遣马谡守街亭 ,从前因上说是理应而且只能如此 ,从后果上说是种失误 ,旨在颂孔明的严以律己引咎责躬 ,而非咎孔明的用非其人。仲达之抗击武侯 ,是以“谨慎”对“谨慎”,汉魏六朝的士大夫皆精通音乐 ,“武侯弹琴退仲达”,你弹我听 ,实乃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理战 ,而“两智相遇 ,勇者胜”,所以“空城计”乃千古绝唱。由于“孔明挥泪斩马谡”一则写出了孔明之自责非伪 ,一则写出了马谡之坐法难宽 ,遂使孔明摆脱了以往来自史家的左右非议 ,将之塑造成为以“法”治国、以“仁”律己、外法而内儒的千古贤相。这三个故事合则为一 ,展示了诸葛亮的“谨慎”乃大智大勇大德的圆融 ,从而也就使之成为如同孔子所说的“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现在向孔明学什么(日)城野宏著沈伯俊译人为的史书诸葛亮,字孔明。但在日本,一般只知道其通称即诸葛孔明。如果说诸葛亮,可能有的人就会以为是指孔明的亲戚或是别的什么人。所以,本书采用其字,即“孔明”来称呼他。(一)生动刻画孔明的《三国演义》。孔明生活在汉...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最重要、最生动的故事之一。其第九十六回标题的前半便赫然写着:《孔明挥泪斩马谡》。其中描写道:街亭败后,马谡主动去见诸葛亮,且是与王平、魏延、高翔同至。孔明唤其入帐,马谡便“自缚跪于帐前”。听诸葛亮诉其罪,宣布要将其“明正军律”之后,“泣曰:‘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也无恨于九泉’!言讫大哭。孔明挥泪……左右推出马谡于辕门之外,……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 在这里,不仅诸葛亮执法如山,“形象高大”,马谡也很令人赞叹:明知要砍头,却不畏不怯,主动送上门去,以死明法。这形象,真够“闪光”的了!  相似文献   

5.
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三说:“杜甫《武侯庙柏》诗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太长乎?……此亦文章之病也”。《武侯庙柏》诗,即《古柏行》,这两句诗,意在以古柏之高大,来象征孔明人格之高大。但是,既然是“高大”,就不是“细长”,“高大”是古柏的特征,也是孔明人格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破与立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关系。在说明和处理这一关系时,毛泽东侧重于破,逐步形成“破字当头”的方针。从“破字当头”到“重在建设”的转换,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上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突出表现,也是邓小平对...  相似文献   

7.
对王守仁“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一语,现在一般都作如下的解释:“破山中贼”是指镇压农民义军,“破心中贼”是指泯灭劳动人民造反的念头。我认为,这样来解释“破心中贼难”是不妥的。在此略加辨析: 此语出自《王文成公全书·卷四·与杨仕德薛尚谦书》。通观全信,就不难发现“心中贼”决非是指劳动人民的造反念头。为说明问题,特将全信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不但阐明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理解“两个务必”的学习途径。要认识“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一真理,就要“历览前贤国与家”。  相似文献   

9.
《快乐青春》2020,(1):39-39
“招摇过市”这个成语指在街市上故意招摇,虚张声势,炫耀自己,期望引起别人的注意。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招摇”本来是一颗星星的名字。原来,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的,其中第七星又被称为“摇光”“招摇”,而“招摇”又被附会为破军星。  相似文献   

10.
唐朝乐舞繁荣,主要原因是帝国采取开放的国策,一是破“雅俗之辨”,立“和”为主题;二是破“亡国之音”论,给政治与音乐关系松绑,让音乐回归娱乐本位;三是破“夷夏之辨”,广泛地吸纳胡乐.所有这一切,带来唐代音乐创作力的解放,带来唐代音乐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王蕾 《社会科学论坛》2009,(12):136-146
近期读到一本名叫《“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的新书。这本书颇为有趣,开篇便开出一幅让人“知其罪其”有所凭依的联络图,在图中对五种常见的“五四”解释框架各个击破。不过作者的用意并不一味在“破”,五种被称为“八股”的解释框架是用来在“破中立”的标靶。  相似文献   

12.
李钧 《齐鲁学刊》2001,1(2):97-100
1958年《人民文学》的叙事策略围绕着“破”与“立”做了许多重要改革。这主要表现在:破“文学即人学”的文学观,立“两结合”创作方法;破个体创作主体论,立集体创作主体论;破“批判现实主义”,立“革命的浪漫主义”。以《人民文学》叙事策略的这种转向为标志,50年代末文学创作在总体上开始向“工具论”和“武器论”转型。  相似文献   

13.
“出茅庐”     
“三国演义”里说,孔明在出茅庐之前,就已经看出天下三分。这是不是说,人们的认识可以不依赖于社会实践,而凭空臆想出来的呢?这个故事是不是事实,我们可以不必深究,但其中的道理,倒是可信的。孔明在出茅庐之前,能知三分天下,并不是关起门来,不问世事,自己胡思乱想所能做到的。他在隐居生活中,读了很多书,也很注意当时的政治斗争情况。他那些四海遨游的朋友,经常到他的家里去谈天说地,分析天下局势。孔明判定三分天下,正是凭着这些间接的实践(前人和别人的直接实践)得来的知识经过自己理性的分析作出来的。后来当孔明从垅中的茅庐出来,自己直接参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他对天下大事的认识就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了,因而有可能掌握各个时期不同的政治局势,运用不同的斗争策略,使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力量从小到  相似文献   

14.
官渡之战素以“以弱胜强”著称。史载曹操以“不满万”之兵击败袁绍的“精卒十万,骑万匹”。然而是否属实,裴松之早就提出有力的质疑:“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余万,余所吞并,不可悉纪;虽征战损亡,来应如此之少也。”按,官渡战前曹兵屡有激增:破黑山于毒等十余万;破青州黄巾三十余万,收其精锐号曰“青州兵”;建安三年终破吕布,并其众。拥有三、四十万兵力难道  相似文献   

15.
《卷一·高帝纪上》至晋陵,与贼前锋将程捍、孙昙等战,一日破贼十二垒。(第4页,中华书局1972年1月版点校本,下同。)按:“程捍”,《宋书·孔觊传》作“程捍宗”,《南史·孔琳之传附孔觊传》则作“程宗”。《通鉴》卷一三一从《南史》,亦作“程宗”。...  相似文献   

16.
廖季平“天人 学”探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廖平的经学与哲学廖平之经学,前后凡六变。其一变“平分今古”,(以《今古学考》为纲要),最为人所称道。但这只是廖平经学之“起点站”,是“下里巴人”,故和者甚众。而其四变至六变(“天人学”),则是其经学之造极处,是“阳春白雪”,故曲高而和寡,知音甚少。廖平在世时,门人中只有乐山黄镕(经华),尚能登堂入室,得其精义,其余则即以随侍几十年之长孙廖次山(宗泽),亦未能窥其门墙,而仅知其仿佛,因之,廖平晚年已有“吾道甚孤”之叹。廖平“天人学”之真谛已被埋没几十年,可称之为“绝学”了。廖平之学,素“以善变称”。所谓“变”,实即其学之逐级发展之谓。廖平经学之“变”,又表现为“立——破——立”之过程。往往前一变为“立”;后一变破前一变,又为立。于是表现为:先立后破,破后又立,立后又破又立之发展过程。但是他的破与立皆时入迷途。他的天人学产生在本世纪初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他的以变图存的特点正是该时代的反映,但常是颠倒的反映。他死死抱住经学,以时代的各种新知识解经,以违背常识的方法尊孔。这使得他的一些有价值的学术思想也包在了封建的老古董之中,增  相似文献   

17.
用人谋略之一:趁时擢用,扬其朝气 三国战争画卷充满了年轻化色彩。在三国的风云际会中,纵横驰骋、叱咤风云的是大批年轻的武将文臣。孔明任刘备军师时27岁,周瑜任东吴都督,指挥赤壁大战时26岁,曹操高级谋士郭嘉“遗计定辽东”时38岁。使用小字辈需要胆识和魄力。“黄口孺子”们因为浅短的资历、阅历常被以不成熟为由喝退一边。即使在今天,论资排辈仍是人事管理中的一大弊端。有战略头脑的领导者却独具慧眼,看到年轻人背后所蕴藏的巨大效益,看到活力(战斗力)与年轻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胆识魄力识英雄于未遇时。三国须导人深谙使用年轻人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意义。排除各种阻力,放手启用年轻人。孔明高卧隆中,“每常  相似文献   

18.
诸葛孔明四论谭啸一、历代史论的孔明评价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评价,在古代分为两大阶段。从魏晋至唐代,重在评论他的才德功绩,称之为贤相、名将;宋、明时代,则从伦理道德的立场,视他为“三代下一人”。正如日本京都女子大学教授狩野直祯所说:关于诸葛亮的评价,与正...  相似文献   

19.
“破体”作为钱锺书批评文体最突出的特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文体意识之“破”,即破除新旧中西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形成极具开放性、包容性的文体意识;二是文体运用之“破”,即突破新旧中西不同文体的畛域,各种文体的特点互渗互补。钱锺书批评文体的“破体”特征,对于反思中国文论的现代建构问题具有积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女神》中最早的诗篇究竟写于何时,解放以来却有着不同的说法。例如邓牛顿同志说:“郭沫若从一九一八年夏秋开始试作新诗。”(《南开大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二期);谷铺林同志说:“郭沫若同志从一九一八年初夏从事文学活动……”,并且具体地指出:“第一篇《死的诱惑》写于一九一八年初夏”(《破与立》一九七八年第四期);楼栖同志说:郭沫若“从一九一九年就开始写诗”(《论郭沫若的诗》一九七八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韩立群同志说:“《女神》写于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一年”(《破与立》一九七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