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成语广告的新内涵;全面系统地归纳了成语广告有三大类七小类表现形式;指出并简要分析了成语广告运用了九种修辞格;从修辞心理的角度分析了成语广告吸引公众眼球、凸显广告意图的深层原因;指出并剖析了谐音成语广告的修辞影响。  相似文献   

2.
广告谐音成语有三种研究观:(1)修辞观——认为广告谐音成语是一种临时运用成语的异乎寻常的修辞活动,达到了广告意图明确而幽默别致的修辞效果;(2)结构观——从语言结构本身即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角度去分析广告谐音成语的内部结构;(3)认知观——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完形趋向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来阐释广告谐音成语特别吸引公众眼球以及广告意图突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广告语言中的成语变异孙伯君,侯丽杰人们常常从电视、广播及户外的各种媒体中看到或听到成语在广告标题中的运用,这种运用又多是变更或打破成语的常规格式,以求与商品的品牌、性能、功用等相谐,从而加深人们对商品的印象,刺激购买欲。成语在广告中得到广泛运用与其自...  相似文献   

4.
略论广告修辞的规范与失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在广告中的运用极为普遍,规范的广告给商品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失范的广告不仅不能很好诠释商品,反而容易对人们进行误导,以讹传讹,造成危害。规范的广告修辞表现在词语、声音、句式的锤炼、成语的仿造以及辞格的运用上出新意,用语准确、清晰,用字造句传情达意,顺从公众文化心理;失范的广告修辞则生造、误用词语、篡改成语、滥用辞格等,名不副实,引起误导。广告修辞的失范对策是要求广告从业者遵守规范,摒弃失范,结合受众文化心理,在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更好地让受众享受广告语言带来的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汉语和汉文化的精华,成语中折射出许多古代广告的现象和运作理念,可以从中透视出古代商界的营销观。利用成语了解古代的营销观,是一个独特的视角,这对了解和学习传统商业文化,研究古今广告传播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多媒体技术及其发达的现代商业社会中,商家们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达到宣传自己商品的目的,其所用的广告手段也是五花八门,让人瞠目结舌.其中,谐音成语的使用就是一个近来极为热门的手段.广告谐音成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流行语现象,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底,谐音成语的使用,是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呢,该文就试图从社会语言功能角度探析谐音成语广告的利弊问题.  相似文献   

7.
英文广告双关语的运用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商品经济时代,广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双关语为广告又增添了不少色彩.探讨了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和翻译,把双关语按照谐育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成语和欲语双关归类.介绍了双关语的几种翻译方法,诸如契合译法、分别表义法、套译法、侧重译法、补偿译法,旨在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广告这一独特的宣传形式。然而面对当前广告中大量套用成语的现象,却不能不引起语言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广告宣传的内容上初步探讨了成语的套用情况,并着重从词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成语套用的负面影响,以求能对这种现象有一个比较全面、清醒的认识,对成语的应用有一个正确、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广告谐音成语的社会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谐音成语在商界广泛使用,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它的出现与流行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问题,也不是纯粹的法律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从社会文化的视角进行审视.广告谐音成语的产生与流行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几个方面的社会根源,这类成语折射出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内涵,带来的"利"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成语新编” 瑕不掩瑜──从一篇批评稿说起曹德和1995年第6期《语文建设》刊登了高慎盈先生的一篇文章:《广告“成语新编”满纸荒唐言》。文章对近年广告制作中用同音字改造成语的做法予以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这殊不可取,《广告法》应当加以限制。文章提出四点理...  相似文献   

11.
成语的语义活用是广告语创意中很常见的一类成语活用现象,这种成语活用现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语别解,是对 成语理性义的活用;另一类是成语易色,是对成语色彩义的活用。在广告语中恰当地活用成语的语义,临时赋予成语以原来不 曾有的意义,新鲜独特又易于理解,符合广告语创意的要求。但同时,广告的语义活用对成语的正确使用或者说对汉语的正确 使用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成语以其结构的凝固性和意义的融合性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人们对成语的运用包括常规选用和变异运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成语的变异运用,区分成语的形式变异和意义变异,分析成语变异运用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其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对传统的成语观 ,即成语结构的固定性和意义的不可分解性提出了质疑 ,然后阐述成语句法的可变性和意义的可分解性 ,并指出成语句法的可变性取决于成语各构成成分的意义是否有助于成语整体意义的构建 ,成语意义的可分解性又依赖于成语运用和理解中包含的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最后说明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成语的可分解性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成语的理解和提高他们准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俄语小品文中运用成语分为运用“现成成语”和“变形成语”两大类。运用“现成成语”是指作者对成语的语义和结构不加任何改动,而是充分利用成语的修辞表现力,创造性地使用于不同的语境和上下文中,以达到讽刺、幽默的艺术效果。 俄语小品文中运用“现成成语”的修辞手法有: 1.一语双关: 自由词组意义和成语意义同时实现,就会收到一语双关的艺术效果。例如:(我们也太热衷于施舍行善了。在停滞年代,自己吃的豆子都需要到别处购买,却还准备养活全世界。)是口语体成语,其成语语义是  相似文献   

15.
广告语中的“原形引用”现象专指不作任何改动地完全照搬固有的成语、诗句、歌词、俗语和谚语等作广告语的现象。只要运用得当,原形引用的广告语有独特且隽永的广告魅力。原形引用的广告语应力求切题切境、雅俗得当、简洁易懂、新颖别致、准确明了。  相似文献   

16.
成语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体态成语比其他类型成语更传神地体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传统。文章通过对体态成语典故出处和后世运用的分析,探究其社会文化内涵,旨在更好地运用相关成语,传承中国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7.
促进中职学生汉语成语积累,提高中职学生运用汉语成语的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文章展示了为提高成语教学的效率,丰富学生成语积累,提升学生成语运用能力而探索出的五种汉语成语教学方法:逆流而上索源法、"十面埋伏"包围法、系联集群法、拨乱反正法、返璞归真法.  相似文献   

18.
《庄子》是产生了800余条成语的重要文化典籍,《淮南子》产生了700余条成语,也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源头之一.《淮南子》对源自《庄子》的成语既有继承,更有发展,两书共同推动了中华成语文化的形成和运用,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生活.对《淮南子》运用《庄子》成语和原文推动成语形成和定型的具体方式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在...  相似文献   

19.
从“随心所浴”谈汉语规范化曹德和1南京热水器厂在1992年为该厂生产的玉环热水器打出了这样一则广告:“随心所浴”。有文化的人知宿,这是由成语“随心所欲”改造而来的。广告制作者把成语末了一字由“欲”换成“浴丫浴”和“欲”同音,换了以后,读法丝毫未变,意...  相似文献   

20.
谜语     
1、缺一不行(打一字)2、有果子万万千(打一物)3、上林垂钓(打一成语)4、世纪的同龄人(打一成语)5、味精上广告(打一成语)6、卖不完豆芽(打一京剧行当)7、喜盈门(打文学名词二字)谜语@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