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光绪朝伊始,清廷废除封禁,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于是朝鲜移民趁机大量涌入图们江以北地区,终于导致了中朝边务争端。它本属中朝双边关系,应在双方的努力下得到客观公正的解决。但是乙酉、丁亥勘界谈判的破裂,使这一问题成为“悬案”,并为近代中朝政治关系埋下隐患。两国间围绕着越垦朝鲜移民的法律地位及界务悬案,时常发生摩擦,以至发生武装冲突。日本剥夺朝鲜外交权后,便迫不急待地利用这一“悬案”,同中国讨价还价,使问题更趋复杂化。长达近20年的中朝边务交涉,最终在中日之间得到解决。这是历史的悲剧,而且中国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介绍望江楼(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入手,引出望江楼的主人清代钦差大臣吴大澄。进而又从吴大澄两次来宁古塔留下的驻马石刻,重点介绍了吴大澄督办宁古塔边务的历史史实。展示了吴大澄勤政为民造福边疆人民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3.
清代中朝两国边界问题的理论思考姜龙范一、问题的提出自古以来,中国与朝鲜就是邻国,随着历代封建王朝的交替与兴废,两国疆域的沿革也屡有变化。两国最终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河(即现今的国界)乃是明代初期,亦即朝鲜李朝初期形成的①。明清之交,中朝两国虽然经历了...  相似文献   

4.
当北京和新德里向国外购买腾飞的经济所迫切需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时候,虽然两国的领土争端丝毫没有缓解,但地区政治正在朝实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明代官修边疆史籍颇具特色:边疆问题长期存在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直接编辑动因,宏观层面指导边务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根本编纂目的,中央地方上下联动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特有组织形式,史事连续资料准确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突出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两国具有共同的历史经历、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过程中相互支持;1991年以来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两国还积极管控争端和分歧,积累了处理争端的经验。为了推进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两国要从强化政党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海上争端的管控、探索两国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等角度夯实两国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两国具有共同的历史经历、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过程中相互支持;1991年以来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两国还积极管控争端和分歧,积累了处理争端的经验。为了推进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两国要从强化政党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海上争端的管控、探索两国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等角度夯实两国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清代厉行海禁政策,从顺治朝开始一直到道光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海禁措施,这个政策对清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探究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德懋(1741—1793)是一位18世纪朝鲜实学派“四家”著名诗人,曾受到清代著名文人的很高的评价,并在中朝两国文学交流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因此考察清代文人对他的诗歌的具体评价和他接受中国诗文学影  相似文献   

10.
清代新疆哈萨克贸易是边疆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中的重中之重,乾隆时期新疆哈萨克贸易发展迅速,其贸易中心地点也从乌鲁木齐转向伊犁,客观上成为这一时期清朝政府治理边疆政策之哈萨克政策走向的重要考量。  相似文献   

11.
清代边疆重臣奎林任职伊犁将军期间,在对东归和硕特内部事务的处置、哈萨克汗国的朝觐管理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历史贡献,即使在伊犁将军任上遭劾革职,也在客观上对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的稳定和西北边境的稳固具有积极影响。传世文献对此不仅疏于记载,而且多有牴牾。满文寄信档等新见史料的刊布,既可以还原奎林任事新疆时期的更多立体细节,亦能够纠补传统文献相关记载的讹误和空白。通过对《乾隆朝满文寄信档》等新见史料的爬梳,重新探讨奎林边疆政策的深远影响,兼及对清代新疆吏治的讨论,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在简介美加木材反补贴贸易争端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分析了争端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原因,其次阐述了争端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及新问题,最后讨论了争端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分析表明:①美加木材反补贴贸易争端过程复杂,应诉难度较大。②争端的关键问题是加拿大是否存在禁止性或可申诉的补贴?如果存在,补贴利益如何确定?③争端表面上源自两国不同的木材采伐经营方式,其根本原因则是两国木材产业的利益冲突。④争端以2006年9月12日签订的《美国-加拿大软木协议》作为一揽子解决方案,但有可能再起波澜。⑤争端促使加拿大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同时启示中国应高度关注反补贴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中朝之间的边市贸易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江市、会宁市、庆源市是清代中朝之间的三个重要边市。三市都是在清政府提议下开设的。三市交易均由清政府主持,有一定制度、规模。三市交易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朝两国音乐文化之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直接影响了每一历史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在长时期的频繁交流过程中,中朝两国不仅相互吸收、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不同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而且在促进本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两国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两国经贸摩擦的增加,其中突出表现在知识产权领域。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爆发多次知识产权争端,一波三折持续至今。究其原因,既有来自两国间经贸关系不对等.贸易差额日益增大的压力,也有两国知识产权制度因素。鉴于两国经贸来往不断扩大,相互依赖越来越深,采取“开放中保护”的相关战略措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化解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是必由之选。  相似文献   

16.
边疆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很早就从“自我”和“中心主义”概念中发展出边疆意识,并清晰地表现在其语言中。此外具象的边疆也经常出现在各个时期的文献中,更说明两河流域文明对边疆有清晰的认识。两河流域文明始终与边疆密切联系,但在不同时期,其边疆政策有较大差别,这不仅与两河流域王朝的政治体制有关联,也与边疆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关。两河流域的边疆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重点表现在经贸活动和人口流动方面,使边疆成为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7.
刘华 《今日南国》2013,(4):23-24
中日钓鱼岛争端已经陷入僵局,两国执法舰机擦枪走火的风险大大增高。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苏力量对比关系发生变化,开始进入“苏攻美守”时期.中苏关系恶化和美苏力量对比关系改变,促使中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国际局势随之进入了缓和时期.在国际局势缓和的背景下,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出现了松动,中国和美国也相应地调整了各自的朝鲜半岛政策.美韩关系出现波动,美朝两国开始接触.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与韩国接触并最终建立了外交关系.中韩建交对中朝关系带来了冲击.逐本溯源,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两国对朝鲜半岛政策进行调整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以来,清朝统治者在封禁政策和中朝宗藩关系的影响下,在柳条边和鸭绿江之间保留了大量的森林地带。保留森林区域的目的之一是通过隔离鸭绿江两岸的居民往来以维持一个中朝间的缓冲区,展现清朝"柔远之仁"。然而,19世纪末,东北成为了全球势力交锋和竞争的场所。在沙俄的压力和国内饥荒的困扰下,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鼓励移民,并开放鸭绿江森林用于商业伐木。与此同时,日本为了应对国内的马尔萨斯陷阱,将朝鲜半岛和清朝的东北视作扩张目标。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的胜利,不仅巩固了其在东北亚的地位,也为其对鸭绿江森林的军事控制和资源管理铺平了道路。随着1908年中日鸭绿江采木公司的成立,日本在中朝边境的林业发展中发挥的影响日益明显。本文以日俄战争前后鸭绿江右岸森林为例,着重考察林业发展过程中的森林消长与边疆形态的关联,试从森林的视角重审东北边疆近代化的过程,讨论有关森林的商业、交涉与冲突如何内化为劳资纠纷,并重塑边疆森林秩序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东亚安全战略中的岛屿“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日两国东海划界争端愈演愈烈之际,美国出面干预。这一干预传统始自美国对日俄战争的介入。1905年美国主持签署的《朴茨茅斯和约》使日俄两国领土和势力范围紧密接触,冲突不断;二战后美国如法炮制,提出“主权归属未定论”,安排了“北方四岛”问题,日苏(俄)遂恩怨不绝;20世纪70年代美国又将这一策略运用于中日钓鱼岛问题,在中日之间植下深深矛盾。此次对中日海洋国土争端的干预,是这一政策传统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