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畅茜  章易 《劳动者》2004,(5):20-21
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它是一种或一组特定工作的统称。中国有名老话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业越细,稀奇古怪的新职业也就应运而生。目前,全国有职业1800多种,连“带路”、“道歉”、“讨债”都成为新的职业。  相似文献   

2.
“工作这么累,花钱的时候就不想再难为自己了。”今年是28岁的邱琪在北京某互联网巨头工作的第三年。2012年,她从传媒类专业毕业后不久,就进入这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经历了多次考核和升级,现在收入比许多同学高。  相似文献   

3.
门磊 《劳动世界》2016,(22):9-9
她是吉林省优秀吉林大姐家庭服务员、优秀“吉林大姐”标兵,201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她叫许佰贤,高级育婴师。  相似文献   

4.
木子 《劳动世界》2016,(13):68-69
今年28岁的孙媛,是位漂亮、时尚的北京女孩.受当美术老师妈妈的影响,她从小就喜欢绘画.读中学时,她把自己手绘的“冰糖葫芦”、“糖醋鲤鱼”、“红烧狮子头”等美食发到网上,由于她画得惟妙惟肖,惹得很多网友大呼“好饿”!后来孙媛又迷上摄影,每次爸妈带她外出旅游后,她都要拍摄很多山水风光的照片,其中有不少还被报刊采用了.年龄不大,就被贴上了“才女”标签.  相似文献   

5.
琴心 《劳动世界》2016,(22):76-77
7月5日,“古装男神”陈晓与台湾美女陈妍希在合肥家乡领证结婚!因主演《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而走红的她,出生在离异家庭,加上前几段恋情的挫败,让她一度对爱情缺乏安全感……陈晓何以征服这位“国民校花”,促成了跨越海峡的“双陈恋”?  相似文献   

6.
岳建国 《新劳动》2002,(20):36-36
据《江南时报》9月8日报道,南京的刘女士是一个生活困难的职工,从1988年开始,她就住在单位分给她的门面房里,虽然没有经商,但单位却以商业用电的标准向她收取电费,一收就是14年,总共多交电费近1700元。为此,刘女士曾多次要求单位出面向供电局提出申请,按照民用电来收取电费,但遭到拒绝。当记者采访该单位某负责同志时,他虽答应着手解决此问题,但仍称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梦遥 《新劳动》2002,(19):34-36
日本的《朝日新闻》称她为“中国的阿信”。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说她是“中国的火锅皇后”。英国的《泰晤士报》则直言:“她就是长江上游的红色资本家”。她是美丽的火锅皇后,有着重庆女性特有的妩媚与泼辣。爱人称她是——企业之魂,女儿称她——胖妈妈,员工们称她——小天鹅之母。她的成功,为我们诠释了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成功奥秘:那就是永不满足安于现状,抓住机遇,并努力执著向所选定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8.
人称“傅大姐”的傅碧霞是成都市双流县劳动监察中队长。别看她这个中队长职务不高、地位不显,可在双流境内大大小小的“老板”眼里却算个人物,打过交道的人大都领教了她那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对她有着一致的评价——“厉害!”同时,她那真诚炽热的爱心,也赢得了众多劳动和企业的敬佩。  相似文献   

9.
李菁莹 《劳动世界》2016,(16):60-60
1986年9月出生的段湘青,2007年毕业于上海旅游学院国际酒店管理专业,2011年进了山东某地级市质监局。2015年她毅然裸辞,放弃了公务员身份,只身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开始了“微商”创业。  相似文献   

10.
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里,买红妹饰演的陈太辗转西雅图各大商场,疯狂扫货。可那毕竟是电影,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很少有机会亲自出国淘货。李若兰从中看到了商机,她专门帮人“海淘”,只是收取一点手续费。没想到此举大受欢迎,3年她就有了14万“粉丝”,而且赚到了百万财富!  相似文献   

11.
当年.她从边远的贫困山村走进县城,下乡知青当上国企职工:曾几何时,她下岗失业人生跌到谷底:如今.她实现创业之梦.从“失业”女工成为“实业”凤凰。她就是阆中市黑山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安雪琴。  相似文献   

12.
生活逼她六旬去学艺 “凉皮老太”名叫芦彩,1924年农历12月8日生于黄河北岸的滑县。在那个令人不堪回首的旧年代,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年幼的芦彩只能拉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四处讨饭。18岁那年她沿路乞讨到山西,同放牛娃苗新德结了婚。新婚不久,丈夫远离家门投奔解放军去了,直到1949年,  相似文献   

13.
蒋连根 《新劳动》2002,(24):44-45
2000年6月初,富有传奇经历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欢度他的百岁寿辰。将军收到一封来自祖国首都的贺信,署名“蒋英”。蒋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三女儿,她在信中写道:“父辈友谊,爱国之情,永在心中。”  相似文献   

14.
李德勇 《劳动世界》2016,(10):63-63
结了婚却不对外宣称自己“已婚”身份,近年来都市里出现越来越多的此类隐婚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老板得知员工隐瞒了已婚事实,以违反诚信为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案例的与日增多。近日,李女士就遇到了此类事情,她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撤销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5.
勇敢之外     
梅香 《劳动者》2004,(3):18-18
亲戚的女儿即将出国深造,从小看她长大的阿姨、叔叔们除了致赠衷心祝福外,还不忘提醒她:“二十五岁了,别光会念书,也要用心找另一半喔!”  相似文献   

16.
“如果命运抓住了你的喉咙,你就去挠命运的胳肢窝。坚持下去等待奇迹,拯救我们的孩子,激励人们自信、坚强。”这是一位伟大母亲刚刚获得安徽省第三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称号受奖时的肺腑感言,也是安徽省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高校教师。这位单身母亲叫岳梅,她是一名博士,合肥学院生物系教授,硕士生导师。16年前,她的女儿竹子被诊断出患上罕见的进行性脑萎缩。  相似文献   

17.
1997年,20岁的我从西北一家师范学院毕业后拎着一只小皮箱来到了深圳。  相似文献   

18.
焦瑞芹是1974年4月结的婚。婚后一年半,丈夫在工作中受重伤住院。当时他们的儿子才两个月,她整天家里、医院来回跑。由于伤势较重,丈夫瘫痪了。试想: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突然瘫痪在床,会是怎样的心情!我想,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到。当时,丈夫的心情低落到极点,不由产生轻生的念头。看着丈夫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焦瑞芹心如刀割。她该怎么办?在当时,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丈夫倒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厦将倾,她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该如何面对。焦瑞芹哭了--命运为什么会对她如此苛刻;无情地将她与爱人的美好憧憬给撕破;让一个老实、憨厚、任劳任怨的人经受折磨;让这个原本不堪的家雪上加霜……她曾无数次地在心里渴求着:谁能告诉她该怎么办?谁能帮助她?看看身边无助的绝望的爱人,亲亲怀里的孩子,她找到了答案。“我知道你心里难受,我也一样。经过这一年多的相处,你已经成为我的依赖,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你放心,无论发生什么我绝对不会离开你!”于是,她打起精神,竭尽所能照顾丈夫。在当时,根本谈不上什么补品,吃上细粮就算是营养品了。为了给丈夫增加营养,在她丈夫住院的半年里,她没吃过一口细粮,把每人每月只供应的五斤细粮全都给攒了下来留给丈夫。她的一举一动无不让病床上的丈夫感动不已。她是搞土建的,干的都是力气活,下班走回家后也得不到休息,又是挑水、劈柴、又是洗衣服看孩子,到了晚上她把被子铺好,总是先把丈夫安顿下来,再哄孩子睡觉,孩子睡着后,还要给丈夫按摩双腿,有时半夜起来还得给丈夫接尿。丈夫的病情时好时坏,经常住院,她又得家里、医院、单位的三面跑。正是她不离不弃的精心照料、呵护,丈夫恢复得不错,基本可以自理,旁人看到无不惊奇地问:老楚你怎么好得这么快啊?其实大家都知道,因为她有一个好媳妇。在她二十年的精心照料下,丈夫终于离开了轮椅,重新站起来,他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孩子他妈,我根本活不到今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来暑往,焦瑞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那份爱,不仅为自己的爱人,更无私地奉献给亲人和友人。  相似文献   

19.
妻子、母亲、职工,很多女性在生活中同时身兼三种角色,应当说,“她”是绝对重要的;但现实中,性别歧视、劳动权益被侵害等现象又常常发生在女性身上,“她”又是容易受到伤害的。某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庭对审理的涉及女职工权益的案件进行了梳理,主要有以下类型:  相似文献   

20.
隐形的翅膀     
[医生篇] 蒋鑫:急诊室里的“守岁” “叮……”四川友谊医院急诊科的值班室里,微波炉热好饭的提示音响起,这已是除夕夜的第三次了.值班医生蒋鑫取出热气腾腾的饭,下意识地抬手看了看表,已经22点过了.此前她两次热好饭,都被突如其来的就诊打断. 蒋鑫今年30岁,在医疗一线已奋战了7个年头.由于家就在成都,她自愿在除夕加班,以方便协调外地的同事们回家过年.“我没他们那么需要(回家),所以我就留下来了,毕竟工作还是要有人做的.”她笑说,作为医生,工作时间越久,对假期也看得越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