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高质量教育是经济社会优质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核心要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当下,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将会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其本身也将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话题。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来培养。新时代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发展使命与责任。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家相继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等政策性文件,均对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期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政策旨意,需要站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去总体把握与综合理解其核心要义,学会解剖整体、明晰病灶、对症下药、辨证施治,不断适应发展的新要求,找准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 本期特推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思考”笔谈,旨在探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真内涵与内在逻辑,为我国职业教育实现提质培优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些许启示。 笔谈中《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一文,从宏观理论的角度深入论证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人才培养逻辑、院校发展逻辑与体系支撑逻辑。同时,该文还强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即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机制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根本在于改变传统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方式和行为策略,使其更适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教育督导制度: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文,关注教育督导制度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在分析职业院校教育督导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确立符合“督导改革意见”精神的教育督导取向、改革与完善督导方法、提升督导队伍专业性、构建教育督导的信息化平台等完善职业院校教育督导制度的可行路径。《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基础》一文,从结构二重性原理的角度,把职业教育与各社会子系统视为“多重复合”的“跨社会系统”,把这种凸显于社会总体的“关系性系统”视为支配体系加以考察,论证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大场域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社会经济转型与职业教育能动同构、社会人口转型扩展职业教育职能边界以及社会文化心理重构职业教育意义视界,应成为在制约中探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能动路向。《创新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时代要义》从微观的人才培养视角论证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义,即形塑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多维价值关系、提升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以及建立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多元评价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路径选择》一文,结合国家的政策性文件,分别从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转型、职业教育与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职业教育与技能社会以及职业教育与民族复兴等维度论证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具体路径。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与内涵式发展的“行动律令”,是职业教育场域形成的自生自发的发展秩序,需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领下,着眼重点和难点,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笔谈5篇文章旨在从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侧面提出问题,引出话题供学者们讨论与批评,希冀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以制造强国建设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作为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战场,在深入实施制造强国建设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政府部门、职业院校、制造业企业等主体应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夯实制造业技能根基;做好科技创新服务,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立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锻造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在具体实践层面,可从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机制、促进不同类型教育融通发展3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和重要途径,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指向和价值旨归。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不仅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从现实来看,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存在,区域、城乡、行业收入差距亟待解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等突出问题,亟待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职业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职业教育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职教基础。其理论内涵可概括为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办学方向、发展环境、时代使命等五个方面,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实践方向、话语指向、思维归向、价值取向。是新时代深化职教改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针。  相似文献   

5.
高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摇篮,必须充分重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新时代高校深化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推动青年学子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高校深化劳动教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构成了有机统一、紧密相连的“三维”逻辑体系。基于此,精准探究构筑“新生态”、打造“新体系”、凝聚“新合力”的新时代高校深化劳动教育发展的路径举措,既有利于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大学生尊重劳动、勤于劳动,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又有利于深化高校劳动教育改革,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局面,推动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特定的职业教育形态是嵌入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体系之中的,这种“双重嵌入”决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是职业教育社会化的过程。当前中国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方式、产业体系形态等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职业教育存在吸引力不足、适应性不强等现实问题。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应遵循社会嵌入、政治嵌入、市场嵌入和技术嵌入的建设逻辑,从社会嵌入上应满足社会对高质量职业教育供给需求,从政治嵌入上应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市场嵌入上应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协调运行机制,从技术嵌入上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教育的发展质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以旅游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界定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分析影响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提出现代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在闽工作期间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对完善新时代职业教育育人体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前瞻性、指导性作用。在这一思想指引下,高职院校要创构以厚德为根本铸匠魂,以赋能为关键强匠技,以笃行为要旨践匠行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实现大思政资源结构化、系统化、立体化、广域化,为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提供研引目标、方向把持和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人才观科学回答了做好新时代党的人才工作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内涵、逻辑和实践三个维度对其全面透视有利于准确把握习近平人才观的理论精髓与核心要义。从内涵维度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及建设现代化人才强国构成了习近平人才观的基本内涵。从逻辑维度看: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及现实逻辑是习近平人才观生成的逻辑理路。从实践维度看:以科教兴国战略为主线,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以人才强国战略为统领,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着力点,走自主创新之路;以文化强国建设为契机,营造人才工作良好环境,是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人才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响应“双高计划”建设与加快推动教育强国发展的职业教育改革机遇与挑战背景下,积极探索本区域“中高本”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是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和逻辑机理,以及黑龙江“中高本”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的发展瓶颈,以期揭示其内在机制,并提出“中高本”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的优化方案,以期持续高质量地培养和输送具有较强技术技能的“工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干部队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从价值意蕴来看,新时代干部队伍管育机制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逻辑必然,也是加快提升干部队伍素养的根本保障。探索新时代干部队伍管育机制建设的实践路径需要进一步找准政治方向、完善内容要素、体现时代需求,着力从开展政治体检、完善管育机制体系、加强监督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推动新时代干部队伍管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高质量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符合现代科技文明发展大势,它必须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途径,以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以高质量高等教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方向,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为主要途径,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目标。我们必须坚持特色,争创一流,加强新工科建设,以锻造高质量教育体系,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兼具、专业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必须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以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直面“三农”问题的教育类型,能够为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与志向支撑,助推农业强国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面向全面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遵从要素融合挖掘乡村产业新资源,结构联动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功能驱动延长乡村产业新链条的产业逻辑;主动革新突破乡村人才培养的来源性障碍,多元协同构建主体联动育人的合作化模式,应用引领增强乡村人才发展的适应性机能的人才逻辑;空间承载助推乡村物质文化适应,教学内嵌活化乡村制度文化传承,基因重塑促成乡村精神文化自觉的文化逻辑;理念引导助推乡村绿色发展新生态,绿色供给赋能农业生态产业大循环,行动协同塑造农民宜居乐业新优势的生态逻辑,以及以融合治理推进乡村治理能力水平现代化的形式有效,以适切性人才培养催生乡村治理新动能的动力转换,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组织秩序和谐善治的目的理性的组织逻辑。  相似文献   

14.
民族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各民族人才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形成了遵循高等教育发展普遍规律和符合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特殊要求的办学传统。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民族院校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对标新时代的新要求。本文基于西南民族大学办学实践的个案分析,深入思考新时代民族院校办学定位,并系统谋划其发展战略;结合新时代民族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以新时代民族院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优化民族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激发民族院校的内生动力,提高民族院校的治理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贡献率。民族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正在形成从各自为营的“碎片化”到“融合与协同”发展的新态势。从发展现实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适应国内外复杂教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提升高校治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从发展逻辑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实现了基本架构、教育模式、核心内容和评价标准的跃升。从发展导向看,新时代我们要从坚持党委领导、激发主体动能和完善动力机制三个方面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从历史观和结构观2个维度分析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与结构逻辑,旨在探寻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规律,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演进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即建立“三级师范教育”体系的“扩容期”、形成开放多元教师教育体系的“强化期”、促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纵深期”。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以教师为本”立体化发展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政策目标由教师数量满足转向教师质量提升,旨在促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政策对象由全体教师转向偏远地区教师,旨在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政策落脚点由教师教育实践转向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旨在促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我国教师教育政策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注重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加强教师定向培养,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建设人民更加向往、更加满意和美好的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使命和题中之义,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和坚定目标。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教育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更加注重公平的教育、更高质量的教育、更有智慧的教育、更加开放的教育、更高治理水平的教育;中囯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进行统筹安排,体现了三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指明了教育、科技和人才对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正确认识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在促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上,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促进人才诞生和科技进步的摇篮;科技是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充分涌现的“强国之基”;人才是教育持续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资源”。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历史作用。正确理解并把握三者关系,可以为新时代中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提供支撑,可以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路径指引。  相似文献   

19.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目标。鉴于此,需要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什么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厘清其基本特征、基本框架,进而回答怎么搭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等基本问题。只有明确其核心要义,才能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方向、内容和要求。研究认为,所谓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指高等教育各方面、各要素、各环节、各领域、各层级构成的,相互紧密联系、有机贯通、协调发展,且与经济社会领域其他相关体系耦合互动的一个整体,能够促进和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由此明确,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第一要义是高质量,以自身的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核心是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要求是体系化,高等教育要自成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根本途径是统筹协调实现平衡充分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概括而言,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主要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中国化个性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亮丽底色;二是协调化内在特征,既内部协调化又外部协调化;三是现代化时代特征,不断追求发展和进步;四是国际化显著特征,实现全球化的进化;五是优质化总体特征,建成高效优质的高等教育。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内容涉及制度、人员、结构、外联、保障等方面,具体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一是构建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二是形成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三是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体系,培育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四是建设高质量学科专业体系,形成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五是构筑高质量布局结构体系,不断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和类型结构;六是拓展高质量创新服务体系,坚持"四个面向"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七是深化高质量对外开放体系,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八是夯实高质量条件保障体系,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条件支撑。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相适应,同时自身结构合理、要素完善、相互衔接、前后贯通的充满活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持续增长的投入机制,是确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物质保障基础;建立和完善相互衔接、前后贯通的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提高制度,是确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教育发展基础;建立和完善归口明确、责权一致的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则是确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组织领导基础.而以投入增加为发展基础、以层次提高为发展动力、以完善管理体制为发展保障的制度设计与安排,有助于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并进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