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传统建筑文化是一种宝贵资源,其内涵的探索与传承是现代社会的历史责任。皖南传统聚落空间的营建策略具有极大的人文价值和宜居价值。合肥民航家园小区整体布局形态遵循着有序的生态空间布局形式,借鉴皖南建筑传统聚落整体空间的朴素生态观,居住小区内的功能空间布局各具特色,整体风格和谐统一。文章以合肥民航家园居住小区的空间形态规划为例,对皖南传统聚落空间营建策略的当代借鉴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对当代居住规划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人在精神认知层面的意义为出发点,认为现阶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不仅需要认识其传统技艺方面的价值,更需要整体认识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人在精神认知方面的价值空间。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自主传承的必要条件是建立传统文化的社会认知基础,这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精神认知的价值空间对于现代社会的现实意义所在。从生活中现存的传统文化资源入手,在细节上建立起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情感联系,使民众在生活中承担起一定的传承义务,这在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逐步实现传承方式的改变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濒危传统项目的静态保护、自然文化生态中的活态传承,以及未来文化资源利用的生产性开发方面,都负有神圣的使命。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应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市场的关系,在加大抢救性保护、深化活态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生产性开发。既要照顾好传承人的身体和生活,又要保护好传承人的文化生态,更要利用好传承人的文化品牌,走从静态保护、活态保护、进而到生产性保护之路,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社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打溜子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其独特的碰撞方式,不仅产生出特有的音响效果,而且充分体现了土家族民族艺术的古老与神秘。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土家族这一民间传统音乐形式,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创新传承方式,实现传统传承与现代传承的契合;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实现传统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同步发展;建立土家族打溜子的文化传承人制度;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搭建土家族打溜子文化传承新载体。  相似文献   

5.
宁夏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已建立了“四级”保护名录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和细化。宁夏体育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总体数量相对较少、传承人老龄化现象较严重、传承基地数量偏少,呈现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宁夏体育类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应健全制度机制,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加强非遗机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体育类非遗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体育类非遗旅游目的地路线;建立体育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关联式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6.
经济形势与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传播生态。在“碎片化”的传播语境中,颠覆传统的媒介营销理念,建构立足需求的现代营销观念,贯彻建立关系的营销价值核心,实施协同一致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可以有效拓展媒介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道家思想包含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增强发展可持续性的内涵,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主张尊重和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最终建立人与人(包括当代与后代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秩序。道家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的暗合体现为两者都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同目标,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自然观以及通过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方式实现这一目标的共同路径。道家思想对当代法治发展的价值体现为推动立法理念生态化、完善执法全程的生态化、拓展司法文明的内涵和推动守法主体思维方式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8.
人类在其生活活动中需要不断地跟自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求此交换是以可持续的模式进行的。在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的现代社会,通过对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充分了解而树立一种生态意识是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必要的前提,这种生态意识对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定其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作为一个物质、经济、文化的综合体,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则协调各种景观文化元素,融合可持续生态建设的价值观,使城市景观文化具有实际科学的、审美的价值意义。当代城市景观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多方面的。在人文价值取向方面,当代城市景观建设应符合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识别城市的环境基础空间,在此基础上建设和谐的人文生态景观环境;在生态价值取向方面,城市景观建设必须保持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中动植物等生存发展的生态功能,确保城市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当代城市景观文化的建设中,需要开拓性的规划,使自然生态和人文价值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0.
要在这片承载着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乡土大地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我们需要正视当前乡村建设面临的生态困境,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加以现代转换和再诠释的传承与发展,以解决当代日益严重的乡村生态危机。当前我国乡村出现了社会生态异化、生态系统破坏形势严峻、自然灾害频繁、生态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古代乡村不曾出现的生态问题,因此,我们对待传统生态智慧,应该采取“释其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的原则,不盲目照搬历史经验和传统做法,而是用当代哲学和生态学来分析传统生态智慧蕴含的生态美学、生态发展观和社会生态功能,构建新型人地关系的生态伦理,把被动适应的传统生态智慧发展成为主动共生的当代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当代实践,实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过程,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讨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机制,必须综合考虑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系统和日常生产生活,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实现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转化,以提高持有人或传承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激活其内生传承动力。文化空间再造强调从空间意义上整合文化遗产项目,使其在不改变传承与保护初衷的前提下,尽可能挖掘其资源潜力,使之成为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当下中国散文创作的重要现象之一便是学者散文的发展。当代一些学者在散文中抒写了独到的学术感悟和真挚的生命体验,其理性思考、现代意识和人文情怀,通过知性与感性交融的散文方式得以优美呈现。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这些学者散文或以文化透视的眼光钩沉与探究所在区域的历史人文,或基于现代意识体悟生命的意义与学术的境界,或对日常生活进行文化省思与审美观照,体现出当代学者的思想观念、理性精神和审美取向,引领读者认知历史、关注社会、关怀自然,倡导社会文化进步意识和价值理想,表达了对于文化传承和社会使命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云南斑铜工艺因其独特的材质与肌理、浓郁的民族风格、精湛的艺术技巧、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目前,由于生斑材料的短缺、传承方式的局限及其与现代生产的不适应,生斑工艺面临失传的困境;虽然熟斑工艺由于应用人工技术和化学显斑而有了一定发展,但并没有化解传统斑铜工艺在内容和形式上与现代社会的冲突.要发展和保护云南斑铜工艺,应通过积极宣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来引导人们积极参与保护,通过建立专门学习和研究机构、促进产业化发展来加强技艺传承,通过融入现代审美元素、扩大社会用途、提升文化价值等来增强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4.
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调整实践活动的方向与方式,从而改变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的路向与前景。中国目前正处于以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为发展目标的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增加科学价值内涵,也需要增加人文价值内涵,以造成良好的能够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科学环境和人文环境。因而要坚持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双重导向,否则将造成失衡乃至畸形的社会文明。中国社会进步当然需要确立功利性价值观,但决不能拒斥非功利性价值观,在转型期应注重文化价值、精神价值、遵义价值取向,正确引导社会的价值评价,从而使社会发展同时获得物质文明的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精神文明的超越的理想品格。  相似文献   

15.
从人类生态系统理论和贝特森元关联理论,可以拓展出万物关联生态体系概念以及相关的生态理论范式,并由此分析产生灾难的心智根源;灾难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的断裂,是一系列生态要素的连锁反应甚至剧变,涉及诸多因素的干扰,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但是其深层根源却是错误的人类生态观。需要建立“以生命为本”的价值取向,建设人文生态,优化元关联的生态体系,这是避免灾难或者从灾难迅速恢复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江津楹联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清代的钟云舫,当代的张述寅、王钟璘等都是楹联习俗在民间层面上的有效传承人。江津楹联学会、中山古镇、江津中学、中山镇初中等在江津楹联的传承方面成效显著,已成为江津楹联教育传承的主要阵地。为更好地传承江津楹联这一文化品牌,当前应重点作好拓展楹联发展空间、倡行楹联习俗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江津楹联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清代的钟云舫,当代的张述寅、王钟璘等都是楹联习俗在民间层面上的有效传承人.江津楹联学会、中山古镇、江津中学、中山镇初中等在江津楹联的传承方面成效显著,已成为江津楹联教育传承的主要阵地.为更好地传承江津楹联这一文化品牌,当前应重点作好拓展楹联发展空间、倡行楹联习俗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农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农村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美丽农村是建设的目标,生态农村是建设的内容,法治乡村是建设的保障。揭阳的地理空间、历史空间和人文空间决定了揭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性。农村问题需要用发展的视角来解决,共享经济与农村生活方式的结合成为揭阳一种新的模式探索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生态理念来观照寿州古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利用,并以寿州古城文化遗产正阳关"肘阁抬阁"为例,对其起始渊源、历代传承、传承现状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方面探讨了"肘阁抬阁"的生态构成.寿州古城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对其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涉及传承人、传承技艺等艺术本体因素以及经济、文化、社会等非本体因素,因此要同时兼顾内在传承与外在发展的问题.此外,在保护与发展中必须以人为本,重视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要根据生态理念的内涵明确寿州古城文化遗产传承的活态性和可持续性,希冀为寿州古城其他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化教养,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有利的环境熏陶和浸染,使所有社会成员具备建设生态文明必需的生态文化素质。它包括生态知识教养、生态伦理教养、生态审美教养和生态行为教养。培育生态文化教养必须以中国生态文化传统为根基,同时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来发展当代的生态文化,以服务于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