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常州天宁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永徽年间(公元627~655年),历经1300多年沧桑,屡毁屡建5次,佛源流长。该寺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曼寺、宁波天童寺并称为中国佛教禅宗东南四大丛林;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 天宁禅寺方丈松纯大和尚,现年76岁,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常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常州天宁佛学院院长,江苏省政协委员、常州市政协常委,另被奉为台湾台北妙法寺方丈、台北竹林寺方丈、美国纽约观音寺方丈、江阴君山寺方丈。其佛学梵行,誉播海内外。  相似文献   

2.
中会寺系千山“五大禅林”之一。位于千山中部五老峰南山坡上,因居千山五寺之中,且昔年五寺之僧多集会于此,故名“中会寺”。中会寺历史悠久,据寺内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碑记记载,中会寺“历汉唐宋元,中经水火,不知几变”。清嘉庆四年(1799年)重修碑记记载,“襄平南千山上自唐敕建古刹有五,中会寺居中”。可见,中会寺于唐代已经建成,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代,几经水火,多次易址,后于明万历八年在现址进行了重建。至今在寺北山和西山等处有古庙遗址多处。现寺殿宇大多为明代建筑,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在《游辽东千山顶记》中曾记述:“中  相似文献   

3.
天宁寺是我国佛教禅宗一派中较有代表性的寺院,已有1300多年历史,它与金山江天寺、宁波天童寺、扬州高旻寺齐名,被列为全国禅宗四大丛林。由于它规模宏伟,建筑精美,“法会之盛,闻名遐尔,庄严妙胜,甲于东南”,故有“东南第一丛林”之誉。 天宁寺新修复的山门,顶端刻有两条蟠龙,门额上书“天宁禅寺”四个大字,端庄凝重,气势不凡。一对2米高的石狮端坐在山门两侧,形态逼真,镇守着寺院,更使古朴的佛门给人以雄威庄严的印象。跨进山门,即延伸出一条宽阔的通道,两旁是两面黄色粉墙,映照着青松翠柏,显示出“佛门净地”庄  相似文献   

4.
汉阳归元禅寺历史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汉阳归元禅寺创建时期历史的若干考证 ,它原属晚明汉阳名士王章圃的别墅 ,清顺治年间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四贞购买以后 ,舍作佛寺 ,归元禅寺由此开创。寺名归元 ,其意归一 ,归于佛的精神。世俗文人第一首有关汉阳归元禅寺的诗 ,是康熙早期项岁羽《秋晚过归元寺  相似文献   

5.
云居寺系中国北方佛教圣地,建寺、刻经、树碑,始于隋唐时期,越辽(北宋)、金(南宋)、元、明、清,绵历千载,建成五进院落,六重殿宇,依次为天王殿、毗卢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弥陀殿、大悲殿。整座寺庙背依苍翠“主山“,寺前“杖引泉“流成小溪,望石经山,跨六聘山,与东北方向的北京皇宫相对应,其建筑特色及风  相似文献   

6.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位於城东北三十华里的霍山南麓,是霍泉的发源地。初建於东汉建和元年(147年),原名育王塔院,亦称俱卢舍寺。扩建於唐大历四年(769年)。汾阳王郭子仪重修殿宇,扩建塔院,上牒唐代宗更名为广胜寺。以后历代有所修建,特别是元代,增建大殿,绘制壁画,使这座古寺更为壮观。  相似文献   

7.
大凡立碑勒石,目的都是想流传百世,谁也不愿遗臭万年。可是,却有意欲流芳反遗臭的事儿。 山西省广胜寺徐殿是寺区现存最古老、最宽大的殿宇。殿内四壁原绘有精美的元代壁画,面积将近四百平米,价值连城。但在1928年,却被寺内僧人伙同乡绅、古董商盗卖出国,现存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东廊下的碑刻就是记载卖壁画始末的。此碑立于民国18年(1928年),  相似文献   

8.
千佛山的禅宗世俗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千佛山禅宗世俗信仰体系中,主要以兴国禅寺的建筑布局、殿堂像设与千佛崖石窟寺的弥勒、弥陀造像向世人宣传在现实世界之上存在着一个神通广大、威力无穷的佛、菩萨与极乐世界,同时告诫世人可以通过求拜佛、菩萨摆脱苦难,获取福祥,进而达到极乐世界。  相似文献   

9.
据了解,金山江天禅寺、宝华山隆昌寺的《贝叶经》来自宋代,用巴利文写就,穿越千年之后,由香港汉荣书局的石汉基先生捐赠。记者有幸见到了收藏在宝华山隆昌寺的这部《贝叶经》,小师傅从内室中取出时,《贝叶经》周身缠着红色的绸布。当好几层的红绸布打开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一片片贝叶叠在一起,上下则用两块与贝叶一般大小的红漆木片将经文夹起来,用绳捆扎成册。据宝华山隆昌寺心平师傅介绍,平时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南濒海港市宁波,在历史上长期都是东亚佛教文化交流的枢纽。宁波故城城内开元、延庆、天宁等佛寺,由于拥有濒临三江口港区的地利之便,在我国佛教界对外交往的历史过程中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宁波故城佛寺的对外佛教交流,始于晚唐,盛于两宋,延续至明代。与海外佛教界渊源关系较深的故城诸寺,大多集中于城内东南厢,这些寺院虽然建制规模有限,但却成为许多异域僧侣抵华之后踏上巡礼求法之旅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佛教在北美部分道场的建立过程及其影响:美国西海岸最早佛庙的建立、檀香山“观音庙”与“虚云禅寺”的建立、纽约法王寺与慈航精舍等道场的建立、旧金山金山圣寺与万佛圣城等佛庙的建立,揭示了中国佛教寺庙从最初在孤独无援的异国他乡,作为乡人集会、互助、祈福的场所,到中国移民主动邀请中国法师去美国教授佛法以自利,再到中国法师和信众竭尽全力弘扬佛法,不仅利益本国移民,还想方设法服务当地政府和本土民众以及他国移民,用实际行动使佛教自利利他的思想深入人心,有利于世界对中国佛教及中国佛教文化的了解与接受。  相似文献   

12.
班长副班长     
徐家成 《新少年》2013,(11):12-13
铁岭市银州区第二小学五年一班的张亮和尹天宁是好朋友。他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写作业,就连一个买了一双新球鞋,另一个也会照着买一双。他们都是11岁的男孩儿,张亮是学习委员,尹天宁是班长。当然,也有不同,张亮活泼开朗,好出风头;尹天宁善动脑筋,沉稳内向,最不爱抛头露面。所以,张亮常常愤愤不平:“尹天宁,你干吗遇事总往后缩?这班长让你当的,白瞎啦!”  相似文献   

13.
孙建勇 《社区》2013,(20):63-63
从前,战乱频仍.到处是难民。在长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国禅寺,寺内仅剩一僧。一日,一落魄书生来到寺内,说自己带着妻儿老母流落到此,歇脚在附近青云佛塔之内,一家四口饥肠辘辘,实在无法,只得前来乞食。  相似文献   

14.
盱眙的蠙城、淮水、泗水、大圣禅寺、龟山寺(龟山)等众多地名、盱眙山景观与《西游记》描写的地望有极其紧密的关联,盱眙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西游记》的内容亦有相当贴近的联系,由此入手,探讨了盱眙淮泗与《西游记》的直接联系,并通过巫支祁神话传说与孙悟空、淮泗神话对《西游记》故事叙述的影响,阐述淮泗神话的流传对《西游记》成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位于闽东宁德与福安交界地的龟山禅寺,原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刹,历经唐宋,盛极一时,在福建禅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明代以还逐渐走向衰败,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完全成为废墟。爬梳文献旧籍,仍有些许线索可供追讨,特别是龟山禅师与香灯寺田二端尚能粗粗勾画轮廓,更多的龟山寺兴亡之谜则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织田信长(1534—1582)出身于尾张地方一个领主家庭,幼年尚武,13岁领有那古野城,14岁领兵入三河,17岁继承父业。1554年,辖领几及全尾张,建立起统一全日本的最初基地。1560年“桶狭间战斗”后,全力向京畿发展。1567年击灭美浓,易大本营之名为“歧阜”,定朱印之文字为“天下布武”,并以天皇密旨和幕府委托为号召,宣布将以武力统一全日本。1568年,攻略北伊势和南近江,以5万兵力进驻京都,横扫畿内,把统一战争推进到日本的心脏地带。以后,信长又屡挫武田、浅井、朝仓及三好、六角联军的包围和石山本愿寺一向一揆的反抗,不断扩大占领区。1576年,迁大本营于近江安土,再破以石山本愿寺为主敌的包括上杉、武田、毛利的联军。1580年3月,石山本愿寺被镇压。1582年3月,武田溃灭。  相似文献   

17.
为增进缅甸与我国佛教界文化交流,支持江苏海安复建广福禅寺,缅甸极乐寺念佛会向海安广福禅寺赠送玉佛卧像。该玉佛8月22日安全运抵海安。翌日早晨,门福禅寺僧众和海安镇居士100余人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迎佛仪式。  相似文献   

18.
认识现今以文弘法名闻遐尔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是从阅读他主编的刊物《法音》和《禅》,以及近年编著的《柏林禅话》、《虚云和尚开示录》、《花都法两》等大量怫教书籍开始的。走近他,是1朋3年在北京广济寺。一月间有缘直接向这位睿智的法师求教佛学禅理,探究其首倡的将佛教面向社会,契合时代,融入人心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真谛。其正熟悉他,则是年初到他住持的有一千七百多年沧桑历史的赵州祖庭——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在这座寺院小住一句,日观夜悟,愈发对这位宁静慈祥,和善可亲的法门龙象生起无限敬慕之…  相似文献   

19.
宋元时期是禅宗清规的完备期,同时,禅寺的建筑布局也初步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形制.延寿堂作为禅寺中安养病僧的所在,在寺院中具有特殊地位,也是集中展现寺院内部慈善的场所.梳理宋元禅宗清规中有关延寿堂的记载,不仅可发现延寿堂这一慈善性质寮堂在身心两方面照顾病僧的功能,并依此考察出禅寺内部慈善的主要特征,更能探讨出它作为禅寺一部分,实际也是禅寺整个象征体系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楞严禅寺     
楞严禅寺位于营口市中心,是我省保存较完整的民国时期修建的大型寺院建筑之一,寺院呈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一百六十四米,东西宽四十九米,占地面积为八千零三十六平方米。楞严禅寺始建于一九二四年,一九三一年竣工,是禅定和尚多方募化经费在原佛教宣讲堂址建成的。寺院为三进院落,青砖围墙。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建在这个寺院的中轴线上,两侧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