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用人单位认真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用人单位健康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也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2012年第8期刊登了陈伟忠同志《法院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合理性审查合法吗》的文章,文章认为,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内容合理性审查是不合法的,搞乱了企业正常的民主管理秩序。笔者认为,陈文的理解是片面的。首先,《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合同法》第四条也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作出了专门规范,即  相似文献   

4.
任澜 《劳动世界》2020,(8):11-11,14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解除权事关核心利益。劳动关系解除在现实中极易诱发劳动争议,本文通过用人单位行使解除权的案件分析,总结了用人单位解除权行使中面临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些困境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误区一:《劳动合同法》只保护劳动者《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从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劳动合同法》统筹兼顾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适当向劳动者作了倾斜,但同时也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内容。比如,为了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  相似文献   

6.
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章制度是处理用人单位(下称"甲方")和劳动者(下称"乙方")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劳动合同法》的施行进一步凸显规章制度的重要地位,用人单位是否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对能否有效提升劳动用工管理水平,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具有指南针的作用。当前许多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中仍存在一些误区,笔者以举例的方式进行梳理和辨别,同时作出一些示范性条款供企业参考,以促进企业规章制度设计的合法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企业在停产歇业后未及时与劳动解除劳动合同。部分职工又与其他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从而出现了同一个劳动双重劳动关系的现象。这种不规范的劳动用工行为,既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负担.又违反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此,应采取以下办法:一是监督与处罚并重。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依法纠正用人单位招用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  相似文献   

8.
事实劳动关系历来是劳资双方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基于事实劳动关系所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明显上升。其实,无论在法律上或是在实践中,事实劳动关系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除《劳动合同法》第82条强调的企业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未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外,其他许多情形同样会引发事实劳动关系。并且,由于引发事实劳动关系的原因各不相同,法律对于各种情况产生的事实劳动关系规定了责任承担主体和承担方式。本期话题将就事实劳动关系从认定标志、具体情形和法律责任,以及企业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各类用人单位完善相关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是其对全体职工进行规范管理以及履行相应义务与责任等的重要依据与保障。《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用人单位的用工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遵循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原则下,用人单位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是稳定劳动关系并促进自身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与动力。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刘某等31人因为加班费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并诉至法院。在法院审理该劳动争议案件期间,用人单位向法院提交了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一份《行政许可决定书》,该决定书对用人单位12个岗位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准许。起诉人刘某等31人均为上述1 2个岗位中的员工,而事实上用人单位实行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