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性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所以,必须明确医学伦理学的学科特色,知道它是一门有用之学;明确改革意义,大胆探索教学新模式,即以问题式教学为中心,实行启发式教学,以案例教学为切入点,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手段,按照规范伦理学的道德推理体系来讲解;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学研结合.  相似文献   

2.
西方伦理学史上对道德形而上学多有论述,并成为康德伦理学的理论资源。以德福观为视角探讨康德道德形而上学,需要明确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是纯粹形式的,道德与幸福一致是康德伦理学的理论旨归,而德福一致的至善则是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最终完成。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具有一定理想性,但仍具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论的研究对象要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论的研究对象,首先需明确道德建设论与伦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差异。伦理学以道德为研究对象。已有的伦理学体系一般不把道德建设作为一个专门课题系统地纳入其中。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道德建设”已在一定意  相似文献   

4.
罗国杰,伦理学家,河南内乡人。1928年1月生。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法律系,195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副校长等职。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从事伦理学教学、研究工作4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中国传统道德、中国革命道德、思想品德教育、西方伦理思想史等。在学术思想上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有中国物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集体主义原则,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5.
本期导读     
《阴山学刊》2015,(1):1
明确概念是进行伦理学研究的逻辑基础。本期"应用伦理学研究"专栏推出的《伦理学与科学的分界与互动关联》一文指出:科学以自然为对象,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提供认知自然和解释事物的自然知识、认知工具和思维方法;伦理学以人的生存关系为对象,探求人性再造的生存规律,为人成为人并伦理地生活提供治学、治事、治生的人性知识、智慧和方法。伦理学与科学的如上区别,决定了它仅具有科学性。唐代兴教授以实践理性的姿态考察了"科学"与"伦理学"的分界,扬弃感觉主义的描述,从而解答了中外伦理学家始终  相似文献   

6.
论严复对西方近代伦理学的研究陈国庆(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在宣传介绍西学的过程中,他深入研究了西方近代某些伦理学说,主要有:与天争胜的进化伦理思想;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思想;“开明自营”的利己主义思想以...  相似文献   

7.
电影与哲学的关联日益紧密,研究方式和有关观点日渐增多。文章认为电影中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引入电影辅助教学,特别是以电影辅助道义伦理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哲学和伦理学思想。并以电影辅助康德伦理学教学为例,说明此问题。  相似文献   

8.
资源意识与原创建构──走向新世纪的中国伦理学展望任剑涛走向新世纪的中国伦理学,这一提法蕴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时间向度的,即中国伦理学必然随20世纪的终结迈入21世纪;二是构成向度的,即中国伦理学自身的发展,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开辟一个新纪元。前者乃是一...  相似文献   

9.
《民族伦理学》是我国民族伦理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熊坤新副教授积多年研究心血之结晶。全书50余万字,1997年12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和林耀华先生分别为之写序。它是我国目前第一部民族伦理学学术专著。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拓宽民族学和伦理学研究界域,并促进其繁荣和发展;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充实和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对于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思想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将起到积极作用。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学科的交叉性民族伦理学,是我国学术园地中自80年代…  相似文献   

10.
生命科技的发展使生命的原貌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生命对于人的秘密越来越少,然而随着生命的神圣性逐渐被“解蔽”,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生命的敬畏感也在逐渐淡化,作为对这一事实的回应,生命伦理学应运而生。基于当前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难题,鉴于阿尔贝特·史怀泽①的敬畏生命伦理学,笔者认为“敬畏生命”是生命伦理学的价值之维。敬畏生命应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思想:敬畏生命将伦理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生命;敬畏生命肯定了道德责任的无限性;敬畏生命肯定了生命的平等;敬畏生命对学者也提出了把生命的一部分奉献出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自20世纪50年代西方伦理德性维度之日益凸显以来中西伦理对话发展过程的简单梳理,本文认为以从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学"到温海明的"儒家实意伦理学"为典型,当前学界对儒家伦理的解读与重构在德性伦理学兴起的契机下,已逐渐摆脱"规则伦理学"或"德性伦理学"的既定框架而得到新的发展。本文以西方伦理道德规则的外在性困境为问题意识,遵循"儒家实意伦理学"的建构逻辑,对"儒家实意伦理"如何解决规则伦理学割裂行为主体与行为本身这一困境作出尝试性说明,以期明确"意"在儒家伦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儒家伦理关注道德行为之真实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伦理必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一种必要的伦理资源,避免伦理资源的枯竭。当代伦理学变革的基本趋势是经济伦理、制度伦理、普世伦理得到长足发展;伦理学变革的基本原则为体现人类基本价值原则、功利性与超越性相结合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3.
《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更好地调动起医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兴趣,必须突出《医学伦理学》的学科特色,知道《医学伦理学》的重要性。因此,变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以“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来重塑师生关系,大胆革新教学方法,组织以Webquest样式为核心的探究式学习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白燕妮 《理论界》2013,(10):94-96
德性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主要类型,正在经历一种复兴.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都试图在德性伦理学的研究方面作出一定的突破.中国学者的德性伦理研究侧重于告诉我们德性是什么;西方德性伦理学尤其是以麦金泰尔、菲利普福特为代表的伦理学家则力求建构德性伦理,旨在告诉我们德性伦理学的特点是什么,中西学者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实质上殊途同归.本文选取了中国德性伦理研究权威高国希教授《德性的结构》以及西方德性伦理学代表人物菲利普福特〈Virtues and Vices〉,最终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德性伦理学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形态,即建构德性伦理.  相似文献   

15.
道德变化与伦理学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变化与伦理学走向江畅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学科。尽管古今中外学者们对伦理学学科的性质作过种种规定,但都离不开道德这一主题。然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生活事实,它是现实的,变化的。当现实的道德发生变化后,以它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在内容上无疑也应发生变化,否则...  相似文献   

16.
从总体上来说,哲学与伦理学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也不言自明:伦理学是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关系。但如果全面分析和考察西方哲学与伦理学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其内涵比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要复杂而丰富的多。具体说来,西方哲学的主题是智慧;酉方伦理学的主题是德性,因此哲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爱智与爱德、求智与求德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生存活动的背景下,这种关系又是围绕着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本文旨…  相似文献   

17.
绝对价值:对伦理学的一个构想张盾1.伦理学研究什么是善的,或者更一般他说,什么是有价值的。这种研究的前提是:世界存在着,这被设定为没有问题的;世界是否有意义,或是否有某种就其自身而言是善的,美好的或崇高的事物(包括精神事物),这是个问题。在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18.
到目前为止,伦理学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在思维向度、研究方法、价值功 能、理论视野等方面存在着分歧,根本原因在于对伦理学应当以什么为逻辑起点来构筑自身 的理论体系理解不清,价值呈现不明,致使伦理学失去了应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伦理学应 当以对人性的正确分析为逻辑起点,既注意行为的如何,又注意行为的应当,这样才能既有 利于克服人性中恶的一面,又有利于引导人性中向善的一面,使伦理学真正成为“行动的艺 术”。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教学中,迁移规律常被广泛应用。我也对此作了一些探索,有一些体会,现写出来几点,以求教于方家。一、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迁移方向。所谓迁移方向,在单元教学中具体体现为教学目标的确定。单元教学都有既定的统一教学目标,但确定迁移方向首先不能完全照搬教材上现在的单元教学目标,而要以迁移方向的具体、明确为准则。因此,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既定目标或简化或挖掘,以适合学生接受能力;二要研究这些目标在全册,乃至整套教材中的位置,即研究该单元知识点的传授与能力训练在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乃至整个中学阶段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道德哲学的高度,从哲学和道德社会史、中国社会史和医学社会史等视角,在全面系统回顾西方国家伦理学史和西方国家个人主义生命伦理学典范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在中国社会结构性转型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宏观社会处境下,历史分析中国道德哲学和儒释道生命伦理学的思想传统与面临的挑战,重点是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生命伦理学实践,首次明确系统提出中国特色"结构主义伦理学和结构主义生命伦理学"理论视角和伦理流派,并阐述结构主义伦理学与结构主义生命伦理学体系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范围内容、基本特点和结构性成因,尤其是结构主义生命伦理学对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涵义。同时简要讨论中国现阶段"以群体和行业为基础"的结构主义伦理学体系和道德文化。最后,文章依据结构主义伦理学的理论视角,提出中国医学职业精神建设的若干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