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7年4月9日下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到河海大学作了一场题为“音乐·艺术·人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18日下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带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对艺术的感悟、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走上宁波大学"做人、做事、做学问"讲台,为宁大师生作"音乐.艺术.人生"讲座。李岚清同志以其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音乐素养,为宁大师生描绘了一幅音乐史诗的辉煌图卷,把宁大师生带进了艺术的殿堂,同时也给宁大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李岚清同志的讲座,对于在高校推广经典音乐,普及音乐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探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方法和途径,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期将李岚清同志在"音乐.艺术.人生"讲座上的精彩片断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4月29日下午,在我校大礼堂内,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以音乐爱好者和热爱教育事业的公民身份,为广大师生做了“音乐·艺术·人生”的讲座,使在座师生欣赏到了一部关于音乐与人生、音乐与工作、音乐与教育的交响诗的同时,也提高了对美育,特别是音乐教育的认识。在三个小时的讲座中,李岚清同志以他开阔的文化视野、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艺术和睿智的语言底蕴畅谈了加强音乐修养对开发右脑形象管理思维功能的作用,向大家展示了音乐教育对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促进作用;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了解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8日,李岚清同志应邀到中国人民大学,为400多名师生作了题为"音乐与人生"的讲座。此前,《李岚清音乐笔谈》已出版,给人许多启迪。在演讲中,李岚清同志酣畅淋漓地以轻松幽默的话语指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音乐与人的素质的关系。他强调要进行全脑思维的学习和训练,人生不能没有音乐,高雅音乐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品格、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促进人的认知功能,人们从音乐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和激励,音乐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他以亲身经历说明,包括音乐在内的对外文化交流是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的有效方式,并对怎样培养人们欣赏高雅音乐的兴趣做了导引。他的精彩演讲告诉人们,艺术教育包括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高雅格调、高尚品德、高能智慧、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次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中引起巨大反响和广泛好评。本刊特发表李岚清同志这次演讲的录音整理稿(未经本人审阅),以与广大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一门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新课程引导下的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充满激情地体会音乐内在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所以,音乐课堂应该是师生挥洒情感、放飞心灵的天地,更是生命发展、充满活力的课常。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认为,文艺应该是“浑然的人生的艺术”。这种文艺观,既反对“将艺术与人生分离,并且将人生附属于艺术”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点,也不赞成“以艺术附属于人生,将艺术作改造生活的工具”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观点,而主张将艺术与人生紧密地结合起来。他强调“艺术是独立的,却又原本是人生的”,“既不必使它脱离人生,又不必使它服侍人生,只任它成为浑然的人生的艺术便好了。”周作人解释他的上述文艺观点时说:文艺“本来是我们感情生活的表现,叫它怎能与人生分离?”所以文艺“当然是人生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艺既然称为文艺,自有其独自的特点,这就是其“独立的艺术美”,即艺术的审美价值。因此他说,“为人生——于人生有实利”,固然“也是艺术本身的一种作用”,却“并非它唯一  相似文献   

7.
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哲学家,她善于运用艺术的想像展示人生的经验和现实的本质。《黑王子》在一段不幸的爱情故事中探讨了艺术与道德完善的关系。小说主人公对艺术执着追求,在历经爱的洗礼后,摒弃“自我”,关注“他人”,一步步接近善的真实。  相似文献   

8.
一、音乐的社会功能李岚清副总理最近在《关于在高等院校提倡交响音乐的讲话》中,肯定了交响乐丰富的社会功能:“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李岚清副总理这一内容广博精深、使人读后受益匪浅的讲话,提...  相似文献   

9.
5月21日,河海大学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移民·环境与和谐社会”论坛在河海大学举行。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宋林飞、关信平、周大鸣、沈关宝、洪大用、麻国庆、景军等教授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讨论。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移民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所的部分师生也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她综合了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成分,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然而,本世纪六十年代末,波兰著名导演耶曰·格罗托夫斯基明确否定了这个结论。他认为,戏剧必须承认自身的“贫困”,在布景、灯光、美术等技术性方面不应与电影、电视竞争;而没有服装和布景,没有音乐配合剧情,没有灯光效果,戏剧仍然可以存在。戏剧只是“发生在观众和演员之间的事,其他都是补充品。”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1月8日,北京大学隆重举办了“北京大学与艺术教育学术研讨会暨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大会”。李岚清同志专门为大会及北京大学即将成立的艺术学院题词:“文化艺术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93岁高龄的季羡林教授发表了书面讲话并为大会题词:“德艺双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丰子恺审美观的特质在于一种“直视”的精神,即一种抛却外在束缚而直面事物本身的精神。从这种精神出发,丰子恺提出了以“绝缘”为核心概念的审美理论;在艺术与人生的关系的问题上,则倡导“人生的艺术”与“艺术的人生”。文章最后简要探讨了丰子恺“直视”审美观的人生观基础及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器乐演奏、声乐演唱等音乐活动促进人脑功能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最新的脑结构与功能成像技术的直接观察及实验结果都充分证明了音乐艺术对多个脑区、多个神经生物系统的影响、促进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效应和价值。音乐艺术教育的定位应是人生发展中的基本学科。根据脑发育与活动规律和脑认知活动规律,进行“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的音乐艺术教育,是今后音乐艺术教育者不断探讨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我校在贯彻国家教委、国家语委《关于加强高等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意见》和李岚清副总理的指示精神中,校领导在思想上十分重视,行动上积极投入,组织上认真落实。从领导到师生层层发动,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进行,把这项工作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实施。在文化艺术系组织的“语文文字规范化”研讨会上,收到有关论文二十余篇,选编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研讨会资料汇编”,会上师生代表作了学术性发言,反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英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有一句话:“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失去一半.”我非常欣赏这一句名言,自从1989年我重返苏联后,我每次来这里总在注意收集邮票、金属艺术雕塑或铸件,音乐磁带及光盘,当然还有油画.以作永远的留念.  相似文献   

16.
丰子恺认为,人生是苦闷的,脱离苦海的途径便是艺术和宗教。从实用的角度看,艺术是无用的。然而,丰子恺主张艺术的人生化和人生的艺术化,认为艺术能美化人生,且能“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这是艺术的“大用”。丰子恺自称是儿童崇拜者,认为“童心”与艺术心、宗教心、“赤子之心”三位一体,艺术能长养“童心”,永葆成人的艺术心、宗教心和“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7.
究竟什么是音乐形象?音乐形象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新编《辞海》中说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艺术分册.136页)这个定义涉及“艺术形象”这一概念.什么是“艺术形象”呢?同书的解释是:“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手段.即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图画”.(文学分册,5页)音乐属于艺术.也适用于这一定义,既然如此,音乐形象自然也是“具体生动的图画”了.对音乐形象的这种认识来自苏联的音乐美学界.  相似文献   

18.
(括号内数字前者为期数,后者为页码)第一期漫话音乐与人生———关于《音乐笔谈》的讲座李岚清(1,1)领略文化的多元享受哲学的盛宴冯俊(1,9)哲学:问题与对话张志伟(1,10)哲学原旨主义赵汀阳(1,12)从“哲学在中国”到“哲学节在中国”彭永捷(1,14)当代中国哲学的转向与转型马俊峰(1,16)论社会事实与三种价值的内在关系龚群(1,21)慧远与佛教中国化方立天(1,28)文献学语境中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原初理论平台———评广松涉的《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张一兵(1,33)道德判断与伦理学的非形而上学化曾志(1,42)“经济伦理”:一个虚拟命…  相似文献   

19.
《人间词话》“境界”问题是王国维受中国传统士大夫积极入世精神和西方悲观厌世哲学相碰撞的产物,是王国维艺术观的集中表现.“境界”有“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之分,而后者其实是“艺术的本质”或“本体”的同义语。王国维提出“境界”问题的实质是试图用摆脱实际利害关系的艺术(纯艺术)来暂时逃避人生欲望的追逼和人生的无限痛苦,是试图用艺术世界(艺术境界)来实现人生本体真实(人生境界)的手段和形态,所以所谓“艺术境界”应当是“人生境界”的客观化或物态化。  相似文献   

20.
颜元《四存编·性理评》中所秉持的“琴”学理念,蕴涵着古琴演奏中“学琴”—“习琴”—“能琴”三阶段间之关联,其艺术原则和演奏方法对现代钢琴演奏艺术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主要从作品内容与演奏技巧、演奏心理与动作技能、音乐内涵与演奏境界三个方面对颜元的琴学理念加以探讨,就其对现代钢琴演奏艺术所具有的借鉴价值进行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