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反衬说略     
衬托是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之一,反衬、正衬都是其表现形式。一般的正衬为人们所熟悉,然而对于反衬的性质、特点及其在语文教学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还不够,有必要作一些讨论。 1.反衬的性质及其形式特点 1.1 三十年代初,陈望道先生提出“映衬”的修辞格,指出:“这是揭出互相反对的事物来相映衬的辞格。约分两类:一是一件事物上两种辞格两个观点的映衬,我们称为反映;二是一种辞格一个观点上两件事物的映衬,我们称为对称。作用都在将相反的两件事物彼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诗的大国。在以唐诗为巅峰的漫长创作实践过程中,诗人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就是其中的一种。而“衬托”又可分为“反衬”、“陪衬”、“旁衬”、“映衬”等等。其中,“映衬”则是一种具有很高审美价值、其深层蕴涵着浑刻哲学意味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论婉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婉曲因为没有固定的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其作用也不是为了加强语言效果,因此不是一种辞格。婉曲是一种有别于直率表达的委婉曲折含蓄的表述方式,其作用主要是为了避免刺激,方法有同义替代、模糊语言、无效回答和侧面暗示等。  相似文献   

4.
衬托,是从绘画艺术中借用来的手法,在文学作品的描写中,把两种相关的描写对象放在一起,互相对比,映衬烘托,使主要描写对象更加鲜明突出。《诗经》中常常用到衬托这一表现手法,通过描写、抒情来感染读者。现从四个方面试作阐述。  相似文献   

5.
留一,是拟新建的一种汉语修辞格,是指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故意把整体中的某一部分或虚拟的一部分划出来,作为事物的相反的一面,从而使语言产生出特殊的生动的表达效果。这一辞格,不仅见之于某些夸张,还存在于貌似夸张却并非夸张的语言现象中。它与“舛互”辞格的主要区别是:留一辞格的运用者不是先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再部分否定或部分肯定,而是早就故意留出一点(一部分),并且前后句的语义指向基本是一致的,并不互相舛错。  相似文献   

6.
"复叠是把同一的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辞格",有复辞和叠字两种,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之一。李商隐诗运用复叠辞格表达了细腻深沉、含蓄蕴藉的感情,形成回环往复、音声纡徐、脉络婉曲的美感效果,具有含隐美、交错美、情味美等多重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婉曲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方法,是有意为之的修辞现象。其主要特点是“意在言外”,这里的“言”具有委婉性,但能明确地表达“意”。婉曲的使用往往出于不同的目的,据此,本文对婉曲的定义和类型分别作了重新归纳和再划分。  相似文献   

8.
随着修辞观念的转变,一些传统的辞格得到了新的诠释,隐喻如此,互文也如此。“互文”的主要特征是被关注的话语总是联系着另一话语,需要两个话语单位互相作用才能表达完整的意义。根据这一新的理解,很多传统辞格都可以归入互文。从生成机制及接受机制来看,仿拟也属于广义互文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修辞格是修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修辞学研究对各种具体的辞格大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对一种新辞格确立的原则和依据重视不够。文章提出一些基本的原则,试图来解决辞格确立的标准问题,其中着重论述了修辞效果原则,并指出修辞其实是对正常语言现象的偏离或变异。文章最后还提出了我们确立新辞格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衬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写实的作文技法,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让笔下的内容具有一定新鲜感。根据性质,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种: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运用环境衬托,可以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渲染气氛,更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1.
婉曲又称婉转或委婉,是语言里的一种修辞手段,即故意不直接说明本意,而是将本意用曲折含蓄的话语表达出来。它的特点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婉曲语又称婉语,就是运用语言的婉曲修辞格说话。一、婉曲语的形成1.禁忌的需要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事物和自然力不能理解,认为自然是由神主宰的。而统治者为了愚弄人民,维护其统治,他们自诩是天上的星宿,因此,那些“神圣”的、“崇高”的事物不准一般人接触、言及,否则就要受到鬼神的降罪。而那些危险的、令人恐惧的、不洁的事物,人们又不愿…  相似文献   

12.
山水游记继承了古典意境的美学追求,将山水与自我统一于游记的意境营造之中。文章结合作品,从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映衬烘托三个方面探讨了意境创造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3.
张秀国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 0 0 0年第 5期撰文指出 ,对修辞格进行科学分类是各国修辞学家的难题。 μ学派运用结构主义的现代语言理论 ,把修辞格分为表达 (或形式 )和内容 (或意义 )两类 ,词 (包括小于词 )和句 (包括大于句 )两级 ,从而把所有辞格分为四类 ,即词法辞格、句法辞格、语义辞格和逻辑辞格。同时他们运用其它现代语言理论如零度、偏离、冗余性、自改正、不变项等成功地揭示了辞格间的相互关系 ,指出辞格间具有联系性和系统性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辞格分类系统。μ学派的辞格理论和辞格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有代表性的三本教材关于“警策”的定义和所列举的例句,从这两个方面系统地反证了“警策”并不是一种辞格;鲜明地指出了三本教材所讲的“警策”辞格实际上指的是能产生警策修辞效果的其他任何辞格.  相似文献   

15.
一、悲喜互衬 悲与喜相结合是文艺创作中一种表现事物的有效方法,它们互相对比、溶合、渗透、映衬、反映事物复杂的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起到渲染气氛、强化性格、升华主题、增强艺术魅力的作用,获得一般描写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在日常的生活中常有这样情况:人们在极度高兴时,表现出来的却不是笑、而是哭;而在极度悲哀时,表现出来的却又不是哭,而是笑,这种乐极生悲、破涕为笑的现象,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反常的,但从内涵上来看,却又是正常的。这是因为“事物在现象上往往颠倒地表现出来。”(马克思语)“自然界(精神与社会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列宁语)因此,在文艺创作的经验中有所谓“嘻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乎静哭。”(柳宗元),“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王船山)  相似文献   

16.
英汉修辞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英语辞格"metaphor"、"metonymy"及"synecdoche"与汉语相关辞格的比较,指出英语修辞格术语在翻译上存在着套用汉语辞格和译名不统一现象,希望学术界能够重视外来术语的翻译,从而帮助学习者准确掌握这些术语,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辞格群刍议     
一个句子或一个句群里出现几种辞格,这现象早被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注意到了,以高校文科教材和中专语义基础知识教材来说,一般都称之为“辞格的综合运用”.但这方面的阐述还不甚详实、周密.我以为,为了深化辞格研究,利于辞格教学,应当而且可以确立“辞格群”这一概念,并对其作相应的有重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彊村与彊村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知人论世”的观点出发,以前人的评说为参照,较为全面地对晚清著名词人朱孝臧(缰村)其人其词作了实事求是的论析,指出其作以雅正词的笔法,婉曲而真实地反映了晚清这一悲剧性时代的历史风貌,完美地表现了词人心灵深处忧国伤时、悲哀的愤的真情实感,不愧结穴千年传统词的殿军.  相似文献   

19.
委婉语是一种用婉转、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的语言现象。从词汇层面对英汉委婉语的避讳功能、礼貌功能以及软化语气功能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可揭示出二者语用功能的相似性。在翻译作为不同文化限定词的英汉委婉语时,译者必须斟酌推敲用词,力求达到词义对等,褒贬得当,婉曲含蓄相应和语体风格相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探索管子曲《柳叶青》的独奏和伴奏的关系入手 ,对该曲织体的结构形态、复调特征、和声内涵及艺术特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揭示其艺术特质与内涵 ,探索管子曲织体配置的艺术规律 ,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尽绵薄之力。文章将《柳叶青》的织体归纳为五个类型 :一、加花衬托式支声复调织体 ;二、减花衬托式支声复调织体 ;三、加花减花交替式支声复调织体 ;四、填充衬托式支声复调织体 ;五、对比式复调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