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一种哲学世界观,是与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相对立的哲学理念。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坚持以人为本,认为人不仅仅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手段,更是社会发展的目的。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是要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目的和尺度,注意人治化、短期化和形式主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坚持物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历史发展的条件 ,但这并不足以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全部内容及实质。它的突破在于 ,运用社会历史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 ,首先把人与世界的关系转变成人与环境的关系 ,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转变成人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从而使哲学本体论与社会历史观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它的意义在于回答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遵循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论断,从东西南北关系这一对当代世界的基本矛盾出发看待发展问题,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理应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把真理观和价值现高度统一的原则运用于发展问题,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本前提是揭示客观规律.在以什么方式发展生产力这个问题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存在着根本区别.这个区别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决不是无足轻重的问题.两条道路的对立也就是发展观上的对立.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的含义,不是唯科学主义意义上的"科学",它是内在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真理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广义的科学概念,并且体现了这三者的高度的、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房玫 《江淮论坛》2011,(2):58-62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理论形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界对唯物史观的理解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唯物史观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和"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这两种理解都是合理的,都抓住了唯物史观超越以往历史观的特质,且都有充分的文本依据。但各持一端,用以界定唯物史观,却是片面的。唯物史观是认识维度与价值维度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5.
裴德海 《学术界》2006,1(1):137-143
1980年代人道主义争论已近四分之一世纪,但留下诸多理论疑难至今仍未清理。本文旨在调整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解读眼光,消弭传统认识中的“断裂”现象,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分离为截然对立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以期还原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原初状态。其论证途径是从历时性维度论证人道主义并非只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从共时性维度论证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怎样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克服各种“异化”, 成为社会和人类自己的主人。然而人们却常常离开了人这个主体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表现出一种 “见物不见人”的倾向; 共产党人应当坚持共产主义理想, 要坚持那些并未过时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根本目标, 并为共产主义价值观的逐步体现和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和运用大历史观认知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系统总结党的十九大五年工作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确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重大理论成果,充分展现了大历史观作为考察历史、审视现在、引领未来的科学方法论的重大理论价值。这一科学方法论以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根基,从人民通过实践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推动社会历史进程必须遵循以人民为旨归的发展逻辑、以社会场域为基点的实践逻辑和以整体思维为引领的历史逻辑,是科学认识历史、把握历史、评价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是全方位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大潮流、研判世界变化大格局、推动中国发展大历史、实现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历史观。  相似文献   

8.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当代人的眼光去诠释人类历史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宗教的历史形态,从理论层面探讨解决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 ,其实质是真理观和价值观的辨证统一 ,是社会主体在其社会实践中为满足现实的物质、精神需要而依据真理和价值原则自觉调节的结果。把“三个代表”作为一个严密的整体来理解和贯彻 ,是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当前 ,特别要注意的是 ,要在历史观层面上 ,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统一起来 ,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在历史观和价值观关系的层面上 ,把代表先进生产力与代表人民利益统一起来 ,促进效率与公平的实现 ,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至"文革"前,一种片面的、极端的决定论的历史观,长期被当作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主旨和核心。1978年开始启动的史学领域的思想解放,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突破和超越决定论历史观的支配。学者们重新审视了历史决定论与选择论、历史规律、历史中的偶然与必然、历史主体性等问题。这场具有相当深度的讨论,不但使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呈现出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新面目,还对具体的史学研究产生了积极效果,动摇了五种生产方式学说,将关于社会形态问题的探讨推入一个新境域,对社会史的繁荣也起到了催化作用。不过,它也存在不小的局限性,留下了些许遗憾。  相似文献   

11.
公平与效率之间并非像人们所想像的如同一架天平的两端,呈此消彼长关系,两者更不存在呈反比的函数关系。公平与效率只是社会生产关系运动中表现出的两个方面,它们从内容到形式深深地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的内涵,“公平与效率此消彼长”的命题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它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某些错误的政策提供了方便的辩护理由。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民生史观析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基本涵义有二 :一为民生是历史的重心 ,表明孙中山对社会历史内容和基本结构的见解 ,突出了历史主体的人 ;二为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定律 ,表明孙中山对历史发展规律及其动力的认识。他认为阶级斗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 ,社会进化的原动力一是民生 ,二是“人类求生存” ,三是“民生主义”。民生史观的实质是多元动力的主体进化史观。本文认为 ,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唯物辩证的实践史观 ,并以此对孙中山民生史观的一系列基本命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13.
陈其泰 《齐鲁学刊》2000,2(5):70-76
范文澜在50年代初提出的“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论题有三项重要的理论价值:一、对旧史以帝王将 相为中心提出了否定,是历史观的一大进步;二、从本质上对直接生产者创造的物质财富是 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体现者推动社会前进,人民群众的意志最终决定历史前进的方向这些 普遍的历史现象和大量重要史实作了理论概括,对于推进历史学的科学化意义重大;三、将 鼓励人民群众相信自己的力量,创造更美好的世界。黎澍先生否定此一论题所提出的论点和 论据实属不当。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有许多隐而不显的对身体的著名论断。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的身体观具有以下三点特点:1、身体的社会性;2、身体的阶级性;3、身体的时空性。贯穿马克思主义身体观的一条重要主线,则是马克思的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身体观对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西、马哲的历史对比和当代会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剑杰 《学术研究》2005,1(1):40-48
在中国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一种积淀着的历史性 关系,它是在全球化开放世界的学术语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语境、中国各派哲学相互争鸣的批 判语境中被讨论的。中、西、马哲之“异”是由历史环境之异、哲学旨趣之异、范畴体系之异构成的; 中、西、马哲之“同”则包括研究问题之同、哲学观念之通、历史衔接之用这样三个层次。中、西、马哲 在当代可以会通也必须会通,其途径是:三类哲学的研究者必须立足当代、结合实际、把握和反思各自的 核心理念、学术品格,同时利用哲学的可解析性和可移位性,相互借鉴,推进其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既要通过文本解读、哲学史研究、实践总结,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核心和学说体系,又要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采取科学态度,肯定它们各自的历史地位,评价它 们各自的原理、范畴,在比较中得到启发,在批判中吸取营养,进行科学的整合,借以发展中国马克思主 义哲学,促成它的进一步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理念的价值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作为党的科学执政理念,是党在新时期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结党执政经验教训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确立了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邓小平理论指出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实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历程彰显了党对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协调、和 谐的发展,已成为今天改革的重中之重。强调以人为本的改革之道就是要把人作为一切发展的动力和前提,最 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明武 《中州学刊》2003,(1):142-147
做人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制定这个规矩到底应该以什么为参照坐标 ?《周易》与其他几部重要经典有个一致的结论 ,即价值标准应该以生生之源为参照坐标。生生之源 ,在《周易》里被表述为自然存在的道。道在《周易》《论语》《道德经》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天地万物从这里发源 ,人的价值标准从这里诞生。老子主张“人法道” ;孔子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 ,价值至境与宇宙本体在《周易》与儒、道两家的文化里是统一的。如何做人有一个价值判断问题 ,如何做事也有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内 ,同样有一个“该不该”的价值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放 《社会科学》2007,113(2):83-90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实现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是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并对当今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宏大的政治命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历史发生学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学术路径的历史发生学考察,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机统一的思想整体,任何以“纯粹学理”的名义把其中的一个部分独立出来的作法,都有碍于对其思想的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各个具体学科的学术研究都应当从马克思主义的总对象、总问题出发,准确定位本学科的对象和问题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统摄自身,从而保证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精神聚合、理论创新及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