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飞旋伯克利     
白杨 《21世纪》2001,(4):59-61
1999年,我终于拿到了签证,只身飞往加利弗尼亚。想出去的原因很简单,沉闷久了,渴望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我学的是比较文学,在国内读了四年本科和一年半的硕士,总感觉无法触到深层本质的东西,只是在陈旧老套的框框里浮浮地打转。选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因为她作为美国一流公立大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界的影响力、独有的特色,还有一点应该对我而言是比较重要的──在赫赫有名的伯克利,华人田长霖教授曾经任过校长,并为之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也就是说,这是美国唯一一所华人出任过校长的大学。作为中国的留美学生,是很…  相似文献   

2.
到美国访问,我很快发现,美国的华人很不少,而且,美国所有的大城市中都有“中国城”。“中国城”,英文写作CHINA TOWN。在这里,店面大多是华人开的,尽管也有白人、黑人雇员,但整个氛围总是以中国式为主流的。我去纽约、华盛顿、费城和洛杉矶,导游知道同行的是中国人,所以停车吃饭和购物,总是选在“中国城”。  相似文献   

3.
排华运动是美国历史中的污点,国内的研究主要关注华人的不幸遭遇,对当时美国的舆论机制关注不是很多。排华运动的发展由政治、经济和种族等多种因素推动,因此可以对当时讨论的华人问题进行"话语"分析,揭示这些话语内含的权力关系。通过对当时一些典型言论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排华话语"由华人经济威胁论和华人种族低劣论这两根纵横坐标轴构成,其轴心是"黄祸"论。在这个话语坐标系上,不同时代的反华话语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4.
储槐植教授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同事——我1998年调回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与储槐植教授至今恰好有十年同事之谊。在储槐植教授集一生学术之精华的《刑事一体化论要》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之际,积极促成本书出版的蒋浩先生热情邀请我为本书写一篇导读,盛情难却。储槐植教授是一位老而弥新的学者,这里的“老”是指年龄,这里的“新”是指思想,这是我对储槐植教授的总体印象。储槐植教授的思想非常丰富,在没有深入钻研的情况下,我无法对储槐植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全面的述评。在此,只能依我个人的视界之所见,力图描述我对储槐植教授的学术印象。  相似文献   

5.
侨讯乡情     
台商在盐享受到家的温暖 “美国、日本、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我都去过,但呆几天我就想家,因为那毕竟是外国。而我在盐城投资办企业,一来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也不想家,因为这里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是台资企业盐城万成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石雄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诸多来盐投资创业台商的共同心声。台湾新领导人换界当  相似文献   

6.
王赓武教授的华侨华人史研究以东南亚华侨华人为中心,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涉及东南亚华人移民的宏观上的理论问题.王赓武认为,华商形态是东南亚华人移民的基本形态,对它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整个中国移民历史的全貌.随着华人移民地位的提升,他们的身份认同发生了变化,华侨和华人的概念将消失.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路     
丈夫——王立国: 1973年,我才从插队的小镇调回北京,当了房山石化总厂的工人,本来已经安定下来,可太太留洋到了美国,虽然没有大撒把,我也不能往回拉。于是,飘洋过海去找太太。 头一年给人家打扫卫生,种花草,刷墙壁,铺地面,也曾去一家中餐馆打过一上午零工,因为对老总的苦脸过敏,甩手走了人,才挣10块钱。一年后,在焊接系投奔了一个俄国犹太教授。从此就念书,拿学位,找工作,办绿卡,然后买汽车、买房子。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其实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可歌可泣,只不过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把土变洋而已。 随华人数量渐增,各种名目的华人  相似文献   

8.
缺失历史的艺术再现——解读美国少年历史小说《龙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少年历史小说《龙翼》通过叙述视角、场景、人物塑造等艺术手段描写了以一对华人父子为主要人物的华人早期移民克服困难,最终实现飞行梦想的故事,从而忠实再现了20世纪初美国华人移民艰苦奋斗的经历,补写了一段美国历史中一度缺失的历史;同时也为华人移民后代了解先辈的历史,为美国这一多民族移民的国家处理各民族的关系提供了生动且真实的素材。  相似文献   

9.
美籍华人唐德刚来校讲学并被聘为名誉教授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历史学教授、哲学博士唐德刚,应邀于4月17日至5月30日来我校讲学。讲了美国历史12讲,还举办了“美国见闻”、李宗仁和胡适等历史人物专题讲座。讲学结束时,唐德刚先生接受了我  相似文献   

10.
相比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悠久移民文化而言,澳大利亚华裔文化属于世界“边缘文化”研究的范畴。从19世纪的华裔契约劳工登陆澳洲到20世纪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人移民浪潮,澳洲华裔文化在中西文化的碰撞、调节并不断融合中历经兴衰沉浮,以独特的生存方式抒写着其民族渊源与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1.
赵老师,我老爸大学时的同学,一个在澳洲大学多年教中文的老师。人很好,见面就管我叫侄女,是个特别亲切的叔叔。在悉尼,赵叔叔只是千千万万华人中的一员,在我眼里他过得很幸福。在说他之前,我先来聊聊在悉尼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生活在这里的华人状况。说的不一定对,更谈不上全面,毕竟我在这儿逗留的时间还不算长,经历也很有限。在国外的留学生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吐槽,说国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而国内则“又脏又乱又快活”。这句话其实也道出在国外的很多华人的心声,同样以近十几年国内一些人的眼光,华人的生活状况确实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惬意。  相似文献   

12.
《江海侨声》编辑先生: 谢谢你们在95年给我寄来4期中文版月刊。我很喜欢看,特别是其中的专稿、海外天地和中外人物。例如95年第八期中有关世界妇女大会的文章,使我耳目一新,因为我在这里看的报道都是大会如何失败……你们的报道有力地批驳了西方记者歪曲的报道。也许我身居国外,所以对华人在国外的生活、工作和经历十分感兴趣,读来很亲切。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2005年5月22日至24日,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主办,浙江大学劳动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LEPP)承办,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中国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的“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杭州隆重召开。受到邀请并提交论文的有来自美国、英国、我国香港地区和内地各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共计五十多位专家。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张俊森教授,前牛津大学经济系主任(1999年至2001年)、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约翰·奈特教授(John B·Knight),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  相似文献   

14.
华裔美国男性作家笔下的华裔男儿们,对现实中被"阉割"或被"白化"的血缘父亲深感失望和厌恶,他们力图颠覆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强加于华裔男子的刻板印象,在为主流湮灭的华裔历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寻觅理想中的"精神父亲"——高大而阳刚的华裔英雄;在中美文化夹缝中建构华裔父系的英雄主义传统和华裔男性形象,重建华裔美国人的光辉历史。唯有重建一个能够代表中华文化传统和华人男子真正特质的华人英雄形象,才能完全取代美国种族主义者别有用心的荒谬而虚假的华人刻板印象,让华人乃至美国人重新认识华人及其文化,以此增强华裔族群的凝聚力,有效抵御美国的文化霸权及种族主义。而"儿子"们理想的父亲应该刚柔并济,具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雅与正义,也具有英勇与阳刚之气,在中西文化的土壤中,在精神上引领着"儿子"们不断前进和成长。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研究美国史,对此,在本国工作的美国历史学家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我们的历史能够在欧洲和日本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也许还不足为奇,因为那些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是我们的盟国。而其他许多国家也把美国史研究和著述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这就更加让人高兴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行们在一起共事的美国历史学家,尤其愉快地看到美国史在中国是一个十分活跃的重要课题.我们发现,美国学研究在欧洲强调的是美国文学,而在中国突出的则是美国史,这的确让人感到欣喜万分。自1987年以来,我已经五次访华,参观了许多美…  相似文献   

16.
1987年8月5日至10月8日,我应波士顿学院哲学系的邀请去该院从事暑期研究,并与该院哲学系教授、华裔美国学者苏玉昆先生合写《当代美国哲学》一书,预定在华夏出版社出版。这是我第二次访问美国,了解美国社会、研究美国哲学。1984年1月至1985年1月,作为访问学者,我在马萨诸塞州立大学阿姆赫斯特(Amherst)主校园研究了一年。  相似文献   

17.
年过六旬的王老伯曾在上海师范大学(上师大)老年大学学习,后随儿孙定居美国。不久,他又来到这所老年大学继续学习。“我在上海找到了适合自己读书的好学校,我离不开这里的好老师好朋友”,王老伯深有感触地说出了许多老年学员的心里话。因为在这里,有一批乐于为社区教育服务的老教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据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入江昭教授2016年10月9日、10日在西北大学两次演讲的内容整理而成。入江昭教授196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8年当选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协会主席,1982年入选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1988年当选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84—1989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1991年在哈佛大学历史系担任查尔斯沃伦讲座教授,2000年荣获日本天皇颁发的荣誉勋章,2002年担任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入江昭教授以研究美国与东南亚关系史、国际史见长,注重国际关系史中的文化研究取向,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教授称之为"非同寻常的天才史学家",认为其学术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美国外交史特别是美国与东亚关系史的诸多新解释,更在于推动了美国外交史研究的范式转变。2016年10月8日至11日,入江昭教授在日本中央大学教授、我国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李廷江先生的陪同下应邀专程访问西北大学,期间就近年来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发表两次演讲,并回答了师生的提问。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19.
近期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案再次引起人们对19世纪美国排华浪潮的关注。第一位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李恩富针对当时的反华情形,撰写了许多争取华人权益的文章。《我在中国的童年》(1887)和《中国人必须留下》(1889)是其中最有名的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分别塑造了正面的华人形象:注重礼节的文明华人、勤奋惜时的情义华人以及不平则鸣的血性男儿,对美国人正确认识华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看美利坚     
我看美利坚胡景山美国是天堂也罢,地狱也罢,一切全靠你自己去感受!华人在美国,其实更多的是在华人圈中玩“丢手绢”。美国车轮滚滚,碾出一些人的向往,也碾出一个又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是非,任由人们评说!说起大洋彼岸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美国,便会引起人们一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