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初大规模谪戍文人造就了谪戍文人群体的产生,谪滇文人群体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支,目前学界与之相关的文献整理及文学研究尚不够充分。本文以谪滇文人平显为例,在考订其生平、家世、交游、创作基础上,探讨其与明初镇滇的沐氏家族以及部分谪滇文人关系,并阐发谪滇经历对其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平显诗中重画艺、多赠答的写作倾向以及"变怪莫测、豪放不羁"的诗风,既受时代风气之薰染,又寓个人命运之隐喻。  相似文献   

2.
滇藏茶马古道维系了历史上滇藏川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促进了不同历史时期滇藏民族文化交融和发展。文章以历史上茶马古道上各族文化交流基本情况的梳理为基础,从文化学、历史学的角度对茶马古道文化交融的特点、方式和发展途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当下保护和利用茶马古道文化意义,新形势下推进古道沿线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彝族社会中的毕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西南部的川、滇、黔、桂四省(区),分布着一个拥有五百四十五万人口的彝族。毕摩是彝族从事原始祭祀的祭司,其中不少又是传播彝族历史文化的代表人物,用宗教学和民族学方法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我国宗教学和民族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2003年9月25日~27日在云南丽江召开了第二届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学术研讨会,有18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有来自日本、波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多位学者,也有来自四川、云南的10位大东巴。会议收到了124篇论文,近40位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云南省社科院院长纳麒等学者对发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会议代表还欣赏了大型文艺表演《灿烂丽江》,部分学者还参加了滇、川、藏毗邻地区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座谈会和方国瑜故居落成座谈会。出席会议的学者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深化文化转型的会议。  1.回顾百年成就:文化自觉到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云南与印度间商贸交流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古以来,由于中国云南与印度间地缘上的接近、两地居民间的迁徙及互往带动了彼此间的商贸交流与文化传播,滇印商贸交流关系也因此成为中印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以历史上滇印商贸交流的发展状况为线索,在对20世纪史学界相关研究状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出云南与印度间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商贸交流的不同特征,同时也大致勾勒出了20世纪史学界对该问题的基本研究现状,以期完善中印交流史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滇藏线     
《中文信息》2006,(9):32-61
1000多年来,来往于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商队,用茶马互市,创造了川滇藏地区的马帮文化。如今,借助巨大的四轮工具,茶马古道已不再是马帮的专利,1974年建成通车的滇藏公路自云南大理起,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等地的万种风情串成一线,在芒康与川藏南践线汇合,直通拉萨。  相似文献   

7.
何世剑 《河北学刊》2012,32(5):96-100
明代著名文学家、大学者杨慎崇法六朝,他对庾信诗赋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杨慎“推源辨体”,在编纂《五言律祖》等选集时发现了“庾信体”诗文的审美价值,接续杜甫重新阐释了庾信诗赋“清新”、“老成”的内涵.二、杨慎接受庾信“缘情绮靡”写作观念,以性情为诗,主张诗文“新变”,肯定“民间文艺”的价值,并且模仿庾信诗赋进行写作,故其诗文呈现出“绮靡”风格.三、杨慎作为学者,进行“知识考古”,他在音韵、训诂、考据等方面对庾信诗赋词句、典实出处等多有辨析,对庾信写作技艺及后世对庾信意象、技法的接受也作了细致爬梳.  相似文献   

8.
符均 《云梦学刊》2002,23(2):127-128
迁谪文学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值得研究、思考的领域,而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江立中《迁谪文学与岳阳精神》一书,以岳阳地区迁谪文学为个案研究我国的迁谪文学,不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学术“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9.
明代学者杨慎 ,在众多著作 ,特别是《升庵诗话》中有大量的诗歌理论。就诗歌本质论而言 ,杨慎强调诗歌“主情” ,并在诗歌的学习上兼取众善、融于一冶 ;在诗歌审美论上 ,提倡含蓄蕴藉 ,天然清新 ,同时在创作中主张多读书和用语必有出处。  相似文献   

10.
一  文化传播(CultureCommunication)与人的精神交往活动充满了让人费解的谜,以致有学者把它称为2 0世纪哲学最大的难题,即“主体际困境”。主体际何以可能成立?人与人之间何以可能交流?人与人何以可能通过交流建立多极主体共在的共同体?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们。人之为人从传播起。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他的文化传播方式,也可以说,一个人的文化传播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正如威尔伯·施拉姆(WilburSchramm)所言:“我们既不完全像神,也不完全像动物。我们的传播行为证明我们完全是人。”①文化传播总是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交织在…  相似文献   

11.
西藏新石器时代包括卡若、曲贡、加日塘、玛不错等文化类型,这些考古学文化与甘青、川滇等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并相互影响。西藏并非仅仅是文化的接受者,进一步说明西藏新石器文化是中国相互作用圈的一部分,这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刘冠丽 《天府新论》2004,3(Z2):253-254
明代学者杨慎,在众多著作,特别是《升庵诗话》中有大量的诗歌理论.就诗歌本质论而言,杨慎强调诗歌"主情",并在诗歌的学习上兼取众善、融于一冶;在诗歌审美论上,提倡含蓄蕴藉,天然清新,同时在创作中主张多读书和用语必有出处.  相似文献   

13.
李玉洁 《中州学刊》2023,(4):171-176
从文明与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对非传播,其面临着文化隔阂、传播效能受限等多重挑战。因而以文明交流互鉴这一新文明观为价值基石重构中国对非传播就尤为必要,其真正回归了国际传播分享交流对话的本质,不但有助于发掘中非文化共性与差异,超越西方以对立冲突竞争为主的对非传播范式,更暗含了中国对非传播的文化自觉。基于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对非传播新探索,不仅需要实现理论升级,建构能支撑文明多样性、平等性、对话性的对非传播理论体系,还需在实践创新上下功夫推动中非人文交流,以实现中非日常生活的文化共享。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中国书院史时,有两位相隔近七个世纪的文化名人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生于南宋初年的四川绵竹人张栻,一个是生于清朝道光年间的湖南学者王闿运。这两个学者各自在湘、蜀两省主掌书院,授徒讲学,传播学术文化;前者为湖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后者开蜀中一代学风,对湖、蜀两省的学术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两个学者学术活动及教学方法上的阐述,从一个侧面来比较和论述蜀湘文化的交流及书院教育,藉以抛砖引玉,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迁谪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 特殊现象。本文以岳阳地域文化为例,从三个 方面分析了迁谪文学对岳阳人文精神的影响: 一是岳阳自古为迁谪文人的荟萃之地;二是北 宋庆历之际,以范仲淹《岳阳楼记》为中心而形 成的先忧后乐思想,在岳阳人民的意识中积淀 成一种人文精神,对以后各代人们的言行、思想 产生导向、规范的积极作用;三是新时期的岳阳 人民把“先忧后乐,团结求索”八个字概括成现 代的“岳阳精神”,这是岳阳古代传统文化与今 天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的产物。它既是 对古代岳阳人文精神精髓的继承,又是今天岳 阳人民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的浓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原始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靳桂云华夏文明是中国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内许多文明中心和区域相互溶合、共同发展的结果,即华夏文明是个多元一体的格局,而这个多源一体的文明格局就是中国原始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成果。本文拟对中国原始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一概述,并就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标志着长江流域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必将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位于长江上游、川滇交界线金沙江畔的攀枝花市,是一个新型的钢铁工业城市,是四川西南、川滇交界的中心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钒钛基地和能源基地。攀西地区(攀枝花—  相似文献   

18.
敦煌文献本身非常有效地在时间上、空间上用符号和载体积累、交流并传播着文化信息,是一种极有价值的信息源,因而它在传播学方面的价值也不容忽视,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为新闻传播史提供了实证,展现了多样化的文化信息传播符号,成为记录古代敦煌文化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9.
开拓21世纪的中国文化──《中国西南文化》出版序何耀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南川、滇、黔、桂、藏五省区的社会发生历史性巨变,经济的日益现代化是巨变的中心,而社会文化(包括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信仰习俗。艺术与娱乐等等)的急变迁,则是巨...  相似文献   

20.
试析茶马互市对川滇藏边城镇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藏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藏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结成了血肉联系。两民族间的茶马互市即是相互交流的一方面,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对历史上汉藏经济交流和繁荣发展一直起着积极的影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茶马互市的发展,使一些城镇在川、滇、藏边兴起和繁荣起来。汉藏民族间的茶马互市始于唐代,兴于宋,盛于明,衰于清。在清代以后,两民族间的贸易扩大到了茶马以外的其它土特产品,无论是在贸易的规模上,还是在交换的种类上,都已发展到更为广泛的程度。早在唐朝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