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国同志于近期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条件哲学与互补原理》,是其继《条件分析引论》、《时间—空间飞船》、《科学方法是什么》三部著作后推出的又一力  相似文献   

2.
一历史永远处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之中,它在前进着,但从来没有轻松过。本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风雨如磐,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暗夜以曙光。七十年来,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曾出现过气数已尽的徵兆,但战后的发展变化又为人们始料所不及,它从外部向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内因加外因,使一切社会主义国家都或早或迟地走上了改革之路,舍此别无选择。这并不奇怪,更无需气馁自卑。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改革的结果,当今的资本主义仍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以求生存。因此,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语言了。  相似文献   

3.
思维如何反映存在,是哲学史上一个既有着永久魅力又不断更新自己形式的问题,它既导源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又是全部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是啊,人类最可自豪的地方,就在于能够通过思维在意识中建构出一个“内在宇宙”,不断地体认自己在自然、社会和历史中的地位,从而赋予自己以深广的时空意义。人类当然可以采用概念、逻辑的方式来建构内在宇宙和世界图式,但相比之下,还是艺术的方式对人类更具吸引力和亲和力,因为没有什么能比艺术更能够激发出人类的创造欲和自豪感。从西班牙岩穴洞壁上的远古图案,到半坡氏族遗址中出土的人面鱼纹盆…  相似文献   

4.
5.
孙正聿教授《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责任编辑:刘杨,全书50万字,后文简称《通论》)的出版为我国哲学界、特别是为我国的哲学教育工作贡献出一份重量级的成果。孙正聿教授是近年来国内众所瞩目的学者之一,他勤奋治学、志在创新,先后在吉大和其它高校为本、硕、博等各层次的学生开设过马哲、西哲、现代哲学等十余门课程。近年来他出版了《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辩证法理论的现代解释》、《现代教养》、《崇高的位置──世纪之交的哲学理论》等专著,他还专门研究了一系列国内外当代哲学热门课题。正是在…  相似文献   

6.
宪政的信念与追求--《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弘弘 《江汉论坛》2002,4(5):91-94
《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揭示了近世的文人学士对宪政的执著追求与至诚信仰,以及他们一生不息地为宪政建设鼓与呼的战斗精神。在中国宪政发展的历程中,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都留下了它们深深的足迹。历史启示今人,宪法信仰是实现法治的精神支持。宪政思想的普遍传播对于实现宪政至关重要。明确宪政的价值是传播宪政信念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读《必须建立翻译学》--兼与谭载喜教授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田心 《学术界》2001,(2):131-137
谭载喜教授的<必须建立翻译学>一文在译界影响巨大.它引起了我国近廿年的翻译科学热,掀起了翻译(学)是科学或艺术(论)的争论,模糊了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方向.重读该文章,发现它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8.
当代世界 ,随着人类实践的科学化、自动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重新确立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调整和建构人类自身的全球性联系 ,实现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这是摆在当代人面前的、需要依靠哲学的智慧加以解答的时代课题。陶富源教授的新著《哲学的当代沉思》(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以下简称《沉思》) ,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 ,思及远古 ,会通中外 ,对哲学元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其中 ,有许多部分具有开拓性和启发性。要而言之 ,《沉思》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研究视野开阔。《沉思》着眼于人类整个哲学史发展的实际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充满了新思维,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这种新思维 的体现:1.从“本本论”到求实论;2.从“超越论”到阶段论;3.从模式论到手段论; 4.从单色论到多样论;5.从矛盾论到动力论;6.从“均富论”到“先富论”;7.从对立论 到共处论。正是这些新思维使邓小平理论突破了旧有的框架,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 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0.
张立文教授笔耕不辍,自80年代以来,相继推出了《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人道篇)》、《传统学引论》、《新人学导论》等有分量的哲学史和文化学著作,在海内外学术界赢得了广泛赞誉,奠定了令人尊敬的学术地位.近年来,张立文教授又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走向构筑中国哲学新形态的艰苦探索.如果说,我们在《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北、朝鲜(韩)、日本在内的东北亚地区,地理位置较近,同属汉字文化圈,在过去数十年间,尽管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东北亚在政治上依然是令世界不安的焦点地区。为了长期的安定,作者以独特视角提出先从构建文化共同体开始,研究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合作,以谋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的自觉———读张立文教授新著《和合学概论》李光福张立文教授笔耕不辍,自80年代以来,相继推出了《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人道篇)》、《传统学引论》、《新人学导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个方面评述了周桂钿先生的《中国传统哲学》。第一,从体系的独特、新颖上来阐明,其中又分五个细点来铺陈。第二,从语言的流动和延展性上来评述,这其中也从四个角度来辅叙。第三,在创作、治学态度上作了两点说明。当然,正如不同的人来读《红楼梦》,而且,本人水平有限,《中国传统哲学》虽还有更深的内涵.怨不能在此逐一而足。  相似文献   

14.
《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一书是围绕一个理论问题进行思想史探究的典范。弗里德里希从思想史的角度出色地完成了对西方宪政的基督教根源的追溯,区分了两种宪政观,而后,考察西方宪政论在正当性资源上所发生的近代转化。弗里德里希的思想史考察和回溯似乎成功地在理论上解决了西方宪政本所面临的危机及其在普遍化上所遇到的难题,但是本文表明,弗里德里希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权观念的绝对性这一前提之上的,一旦揭示出这一前提的特定文化背景,弗里德里希所讨论的问题仍然还只是开始。  相似文献   

15.
宋志明 《东岳论丛》2014,(2):189-191
正概括地看,清末民初之学术问题可归结为两类:一类是因回应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引发之"中西"问题,具体化为中西哲学或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一类是由回应时代问题而引发之"古今"问题,具体化为传统与现代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就当时的情形来看,无论对哪一类问题,清代学术都无法圆满地予以回答。正因为如此,一意"崇洋媚外",一心"攀缘科学",将传统儒学"唾弃"、"摧残",竟然成为当时之"时代思潮"。熊十力说:"唯自海通以来,中国受西洋势力的震撼,中学精意随其末流之弊,以俱被摧残,如蒜精之美,不幸随其臭气而为人所唾弃。"②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儒家学问"理论资源枯竭",即其哲学意蕴不足。在熊十力看来,面对如此严重之困局,要应对"中西"和"古今"问题,作为文化建设之"根荄"的哲学必须要有所作为,从而带动整个学术、文化之发展。他说:"所谓本位文  相似文献   

16.
马中柱 《学术研究》2001,2(6):145-146
近年来 ,哲学界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结构、体系以至名称 ,都有不同看法 ,故有高清海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肖前教授主编的《实践唯物主义》、高齐云教授所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等著作出版 ,形成“百家争鸣”的新气象。原广州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兰云同志所著《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地”》 (广州出版社 2 0 0 0年 9月出版 ,以下简称《诞生地》)从研究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入手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过程、核心内容和基本实质 ,不失为一家之言。从学术史来看 ,每当一门学说在发展途程…  相似文献   

17.
<正> 王连法同志的新著《哲学新形态》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进行探索和研究的一个新成果,为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拓了新视野。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新的重要特点:1.从时代要求入手,探寻哲学研究的新方向,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当今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认识上的重大变革,哲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这不仅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重要任务,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指明了  相似文献   

18.
假如说,一定要让我们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当代人们的生活状况的话,我以为最准确的莫过于一个"忙"字.  相似文献   

19.
孙向晨 《学术界》2005,(5):285-289
以国人对于西学的重视,言必称希腊似属当然,《柏拉图全集》和《亚里斯多德全集》率先出版便是一个明证。然而在所谓的轴心期之后,国人对于西方文明重要整合期的希腊化-罗马哲学却知之甚少。面对一系列庞杂的流派和人物,国人难免一头雾水。国内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一些零散翻译,如四十年前商务馆的《物性论》,开放以后“世界贤哲名著选译:猫头鹰文库”中的《西塞罗文集》、《塞涅卡道德书简》、《皮浪主义文集》,以后又有商务印书馆的普卢塔克《名人传》等,然而毕竟失之于零碎而不成系统。究其原因也许是在世人眼中,希腊化时期,古典哲学的高峰已…  相似文献   

20.
毕生专心致志从事伟大事业的任何思想家必定都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意识,或者要追求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也不例外.研究马克思的法律思想,慎重的做法就是不能把法律问题与他的更广阔的问题意识分裂开来.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对了解马克思的问题意识最为关键.通过对该文本的仔细阅读,提出马克思的问题意识是:批判现实的苦难世界,摆脱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自我异化,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