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应做到七个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形势下,很多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缺乏驾驭竞争局面的主动权。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将就业教育与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解决毕业生实际问题、学生毕业实习、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及毕业离校活动等七方面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符合新形势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会越来越凸显出来:高校毕业生素质的适应不强与择业误区,就业宏观调控和发展的滞后与困境,用人单位的攀比与“保护”,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困难。为此,应采取以人为本,建立完善的就业调控机制和服务体系;练好内功,调适结构,完善成才就业导航体系;形成互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等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全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紧张、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和综合素质低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对策有: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就业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多就业机会;强化管理和服务,优化毕业生就业环境;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过度教育现象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规模得到迅速扩张,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市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很多毕业生从事了与自己学历不匹配的工作,教育技能不能被充分利用,毕业生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教育的经济价值受到挑战。为此,笔者借助西方的过度教育理论解释中国的过度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大众化呼唤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轨和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关系到社会稳定。文章就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大学毕业生不正确的择业观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新形势应树立的新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在认真总结我国校企合作运行现状的基础上,以校企合作如何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切入点提出了思考,并以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作出了进一步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确保高校就业工作的顺利进展,不仅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是确保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必须深切提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理念的认识,采取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推进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人...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为更多的人们提供平等接受教育机会的同时,大学生人数增加也导致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本文旨在分析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并就加快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毕业机制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与教育、教学同等对待,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创建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体系,努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贯彻精细化的理念。这一工作精细化的着力点是:应对研究生加强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加强"六自"教育,加强情感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加强自强自立教育以及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要做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细化,应采取细致化、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严格化和实证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迫使大学毕业生必须正视就业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择业思想.高校应该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为大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就业艰难时期,分析了大学生心理挫折现象,探讨了增强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教育对策,并对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两重性及价值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开展大学生挫折心理和行为的教育引导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抗挫折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挫折是普遍出现的问题。而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除常见心理不良因素外,还附有一些常见的异常行为表现。如何从这些外在的行为表现中找出高职院校产生挫折的原因,以及通过相应的抗挫折教育来解决所出现的不良问题将变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农林院校毕业生由于就业问题的困扰,导致很多就业心理障碍的产生,已经影响到高校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首先阐述了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典型表现,其次分析了导致这些心理障碍出现的诸如就业竞争激烈、家人期望太大、有效引导不足、缺乏自我调整等原因,最后提出了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强化就业技能指导、培养学生创业意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以推进毕业生心理问题的消除。  相似文献   

16.
"双困"毕业生是指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毕业生。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客观环境下,在全国倡导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招生向农村倾斜的主观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高校"双困"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对高校"双困"毕业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教育管理、就业指导、心理调适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就业能力拓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49年后,中国中小学教育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中国教育部的指导下,上海市教育部门妥善处理了“1953年升学危机”。危机过后,教训变为经验。小学、初中教育在“过剩”与“发展”的矛盾中继续前行,毕业生的持续过剩推动劳动教育从理念走向实践。无论是在全国范围内还是上海地方,劳动教育与宣传动员的范围均在逐步扩大,而劳动教育在实践层面也步入常态化。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1999年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之后,大学生面临就业风险,"读书无用论"之风又在农村地区刮起。指出其原因是教育投入成本超出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教育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教育中不公平现象的存在。认为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就业指导;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是破解此问题的3条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以湖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十分严峻,呈现就业主体明晰化、就业渠道多元化、就业形势多样化,就业流向差异化、就业过程法制化等特征.为妥善安置毕业生,1、各级政府应正确处理好市场配置机制与宏观调控关系;2、应积极消除毕业生就业的体制障碍;3、应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指导是确保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教育环节,针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式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