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国高校都在努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然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何评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等问题,学术理论界并未进行认真梳理与探讨.文章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借鉴组织能力的"RPV模型",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分为三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  相似文献   

2.
哲学社会科学对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首先,哲学社会科学对每一所大学的精神或理念的建立、拓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哲学社会科学对包括自然科学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师资队伍的科学素养、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哲学社会科学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所有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人才的最关键素质之一,因此大学的教育工作与人才培养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此外,21世纪的大学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负有更为重要的责任,在大学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将是大学承担这些历史使命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哲学社会科学植根于人类社会实践,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俱进。哲学社会科学要发展繁荣,就必须回答时代和社会提出的问题,直面人生,直面社会,勇于创新。理论创新是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关键。在创新中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4.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培养人才的需要。目前我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学校综合性大学发展目标和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瓶颈制约,为此学校必须努力探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新路径,促进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布局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的支撑力度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相对缺乏;评价机制没有完全体现出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缺乏相应的荣誉及激励机制;学术风气浮躁等。今后应强化优势学科建设,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注重体制机制建设,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环境;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水平,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坚持党的领导、"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质量为本"和"创新至上"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权威和公开透明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量化评价下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论辩","学术评价与科研管理评价的边界异化"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制度规制"三大问题聚讼,文章建议通过强化学术成果质量保障机制、优化学术共同体工作机制、构建学术争鸣长效机制和完善学术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等制度建设,推动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改善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五大成就,已经进入了大创新、大发展的前沿.21世纪,必将是理论创新的轴心时代将从个别观点、个别结论的创新转换到整体理论、方法论创新和基础理论的创新;从单一学科、单一视野的创新转换到综合创新、交叉创新和新学科群的崛起;从无序竞争转换到规范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应当强化"国家意识"、建立"国家目标"、设立"国家工程".创新发展,走向世界这就是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8.
在2 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有发达的自然科学,也需要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济济,学科门类齐全,信息资源丰富,学术空气浓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为繁荣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时代课题和新的历史任务,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大作用,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创新环…  相似文献   

9.
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不竭动力和关键所在。"创新",是科研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永远的追求与天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必须把"理论创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文章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对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素;阐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亟待改革的举措。文章还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进行了回顾,并对其经验教训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及评价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三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外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重要性的研究较多,其中也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问题,但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比较薄弱,相关研究成果非常少,因此学术界还需要加强此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绘画艺术品貌繁多、色彩纷呈,在继承中如何梳理中国画的文化源流,提高绘画水平,增强民族自信心,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文化需求的持续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日益加强,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探索,其教化功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国际环境与国际斗争新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原有投资体制和投资结构不甚合理;二是因为消费需求结构在不断变化。在党中央实行扩大内需政策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扩大内需之机,改革投费体制,优化供给结构,培植新的经济热点,使增量资产的投入合理化,以扩大内需促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4.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成果,在此基础上,促进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成果的相互融合,这既是对传统思想文化成果进行现代转换的需要,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新的一轮海外直接投资大潮正在形成。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要求,更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要求。因而,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肩负着神圣的使命。通过对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儒教文明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促进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及传播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物流人才供求现状分析与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当前中国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入手 ,剖析了造成物流人才供求失衡的三个原因 ,并通过对开展物流教育的院校典型样本进行的调查 ,得出了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物流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本质要求。从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8.
城市住房供求梯次配置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住房的多元属性所决定,一般价格均衡理论无法客观地解释住房供给与住房需求的非均衡关联关系。从中国国情特点和现实发展条件出发,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分析基础,建构了"住房供求梯次配置体系"。该体系对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深化城市住房体制改革、维护住房分配的公正性等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就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意蕴 ,论述了重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困难和机遇  相似文献   

20.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需要。在高校这一特殊场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握“三化”理论的整体性是前提条件,把握受众客体的目标性是根本指向,把握施教主体的自觉性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