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2008年刺激增长的政策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融资的热潮.短短的两年内,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馈总计由2008年初的1万多亿元上升至2009年末的6万亿元,与此相应却带来了政府的信用风险问题及银行、信托投资机构的金融风险问题.本文从地方融资平台的现象入手,全面分析了地方融资狂热的特点、根源及可能引发的种种后果,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其风险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进行公开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潜在风险,并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价,最后得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灵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597-599
针对目前中国在防范与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现实债务压力和潜在财政风险、缓解其与社会经济稳定之间的矛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从而建立一套科学的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机制,强化地方财政风险预警体系,实行政府债务报告制度,确保政府债务始终处于安全线之内。 相似文献
5.
卫志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5):25-3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我国经济运行中需重点关注的经济风险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地方政府投资冲动、融资平台盲目扩张及财政体制内在缺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债务规模庞大,增长速度过快,债务负担沉重,资金使用率低,期限错配严重,部分地方违规融资、违规使用债务资金、偿债资金主要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等问题,重建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当务之急。明确政府职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赋予地方合理财权,促进财政体制改革,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创新政府融资模式,完善地方债务风险控制机制等措施应该成为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主要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王洁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2):26-31
任何一个国家的房地产业在危机前都会本能地异化为利益博弈的焦点。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罕见的长周期繁荣的“尾部时刻”已经渐行渐近。每个泡沫后面都有一根针在等着,而房地产的泡沫一旦破灭,数额巨大的地方政府债务也就失去了还款的基础,金融高杠杆催生的房地产泡沫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的次贷危机足以对这种潜在风险产生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彤邢承冉傅丹丹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31-37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关系到其财政运行及各项职能的实现,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安徽省政府债务风险进行评估发现,安徽省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仍需重点关注专项债务增速过快、政府偿债压力加大、市县级债务余额占比较高以及区域债务风险差异较大等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文章进一步对安徽省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4点针对性建议:完善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提升财政自给率;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政府偿债能力;严控专项债务增量,加强专项债务管理以及硬化预算约束,健全考评机制,以期为安徽省政府及其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己经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介绍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的总体情况;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的表现;分析形成地方政府负债风险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原因;通过对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借鉴,提出对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存在的地方政府债务高风险问题,界定了地方政府债务的范围,从市场经济的因素和中国经济发展自身的特点两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4):15-20
现代社会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作为风险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不确定性成为解读风险的钥匙。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陷入边治理边膨胀、边控险边凸显的当下,从不确定性视角重读债务风险本质、审视债务治理逻辑、寻求债务安全之道,就显得尤为关键。债务风险判断的不确定性、债务风险后果的不确定性和债务风险事件爆发的不确定性等构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不确定性本质。在不确定即为不安全的逻辑支配下,风险主体的焦虑和恐惧加剧,对债务风险呈现避险倾向与治理懈怠、冒险倾向与治理激进两种不理性态势。基于此,正视债务风险不确定性的正效应,治理逻辑由消除风险转变为维护安全,通过控险目标下的短期安全之策和提能目标下的长期安全之本,可以实现相对的、动态的债务安全。 相似文献
11.
栾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65-69
21世纪初,以迪拜债务危机与欧美债务危机为代表的主权债务危机频发,引发了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普遍担忧。剖析21世纪初一系列主权债务的新根源及警示作用,可提炼出我国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避免"中国式债务危机"的发生。其主要防控策略包括改革地方官员考核晋升机制,遏制过度的房地产金融化,超前推出应对老龄化预案,创建地方债务危机预警、救助机制,设立专门债务管控机构、从精英化金融向普惠金融、人本金融转变等。 相似文献
12.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5-42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我国30个省份2013年的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整体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和规模以及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是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要切实解决债务风险问题,关键在于明确债务责任,合理举债,完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并建立科学的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3.
姚悦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2)
不合理的地方债务规模不仅影响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更影响着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运用KMV模型分析得出我国地方政府2016年债务违约率基本为零,尚在可控范围,但仍需通过优化债务转换机制,明确债偿主体的基本思路,以真实地方债务数据,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与预警机制,积极配合财政体制改革来完善地方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通过灰色聚类分析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检测近年来我国各省份债务风险及预警等级,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利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而作出的研究表明: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影子银行利率提高显著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人均GDP、债务比率、财政分权程度和晋升激励强度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经济增长水平提高、财政分权程度提高、晋升激励强度提高、影子银行利率变动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程度提高。预警模型预测各省份的风险预警等级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实证检验结果稳健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吴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3-77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迅速累积有可能形成地方财政风险以及连带的金融风险。政府层级多和部门利益因素是融资平台数量庞大的体制原因,地方政府财力和事权的不匹配是激发融资数量过快增长的制度原因。地方政府举债应当依据黄金法则、效率原则和风险可控原则,一是要筑牢防范风险的微观基础,使融资平台真正成为法律上能够承担责任义务的主体,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真正成为管理规范、决策科学的主体;二是应从宏观上构建制度框架,解决激励约束不相容、信息不对称以及事权和财权划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林晓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35-38
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债务规模考察、成因分析、风险分析,得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正在酝酿一场危机,从表象看是财政管制危机,但可能不只是财政管制危机,可能引发财政整体危机,甚至不排除引发政府全面治理危机爆发的可能”.针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对现有债务处理措施、改革现有财政制度、建立地方政府发债制度、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等是现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郑谊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5-58
21世纪初,以迪拜债务危机与欧美债务危机为代表的主权债务危机频发,引发了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普遍担忧。剖析21世纪初一系列主权债务的新根源及警示作用,可提炼出我国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避免“中国式债务危机”的发生。其主要防控策略包括改革地方官员考核晋升机制,遏制过度的房地产金融化,超前推出应对老龄化预案,创建地方债务危机预警、救助机制,设立专门债务管控机构、从精英化金融向普惠金融、人本金融转变等。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四大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是对风险的成因做出系统、合理的分析,以便"对症下药"。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做了初步的系统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财政体制的转换、现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改革的滞后以及市场经济风险性的逐步显现等四大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地方财政重整制度是地方政府发生严重债务危机事件时的一种应急处置制度,对该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形成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政策闭环。地方财政重整主要是对地方政府预算的重新安排,而非地方政府的破产,因此需要在维持政府有效运转、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地方政府对财政责任的独立承担。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明确界定财政重整制度中的经济标准、程序标准和权责归属。同时,为确保地方财政重整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应注重与预算、公债等财政管理制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