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2007,(2)
武汉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成立于2005年5月11日。内部机构为“三站一厂”(武汉培训站、襄樊培训站、信阳培训站、信阳印刷厂),职能划分为“两基两站”(局干部培训基地、职工培训基地、局成人教育函授站、局职工技能鉴定站)。现有职工430人,专职教师158名,其中高级工程师22名,工程师103名。校舍建筑面积97976平方米,图书79000册,多媒体教学设备37台(套),教学用微机535台。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是局直属惟一的承担职工专业技能培训的实体,在局职工培训中起龙头作用。主要承担局干部职工成人学历教育,局职工技能脱产培训、班组长管理知识培训、“三新人员”培训、干部专业知识培训、技师考前培训、新入路人员岗前培训、高级工技能鉴定复核考试、职工技能鉴定考试,同时还承担各业务处(室)安排的各种临时性培训任务。在主任张艳平的领导下,武汉铁路局武汉职工教育培训基地认真贯彻落实路局党委、路局的工作部署,以职工教育培训为中心,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职教、品牌职教和效益职教的目标,通过创新思路、锐意改革、开拓办学、狠抓质量,不断开创职教基地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武汉铁路局武汉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主任张艳平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形势下,职工教育具有其新特点,而且工学矛盾日益突出.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职工教育,是摆在技工学校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职工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第一,在职性.它是对职工现有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和补充.第二,实用性.简单地说,职工教育主要是以"用有"为教育目的,学以致用.第三,实效性.职工教育必须围绕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展教学,充分突出职工教育求"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高明 《职业》2013,(6):123-125
本文指出了当前职工教育培训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职工教育培训具有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实用、体制多元化以及结构网络化四个方面的特点,提出了有效的职工教育培训模式所具有的开放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的特征以及办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在理念、体系、方向、方法、内容和机制上的六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职业》2010,(12)
武汉铁路局武汉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是武汉铁路局唯一从事职工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下辖武汉、襄樊、信阳三个培训站。现有在职职工38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大学本科学历147人,大专学历98人,中专及以下学历131人;高级技术职称  相似文献   

5.
高级技工学校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中、高级技术工人.当前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加快培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成为了当务之急.技工学校是培养打造技术工人的前沿阵地,如何设置专业课程成为了教学重点,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突出职教特色,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下面就笔者所从事的维修电工专业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徐玲 《职业》2009,(27)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为此,承担着向社会输送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职教界做出了积极回应.在"办学围绕市场转,课程围绕岗位转,内容围绕学生转"的市场化循环中,各个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和育人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特征.那么,作为职校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思想呢?  相似文献   

7.
如今时代发展速度很快,科学技术也在高速发展和进步,企业应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职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本文首先对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再对如何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享誉世界的一种职教模式,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我校以太仓的德资企业为依托,探索德国职教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之路,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政府引领,双元参与,合同执行,成本分担"的办学模式堪称国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后勤工作虽姓"后",但却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先行官",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确保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打开了后勤工作服务学校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其超  陈秀珍 《职业》2007,(12):101
职业学校要构建特色专业品牌,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做保障,才能塑造好职业教育产品,以满足企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职业学校如何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我校电工电子专业在这方面做了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丽梅 《职业》2022,(3):29-31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为把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为"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本文结合学校铸魂育人工作实践,对构建"三融"联动具有职教特色的"三全育人"实施路径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双师型"职教师资个性化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双师型"教师是职教师资建设的基本目标 1.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是: "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二要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2.
杨建新 《职业》2016,(35):22-24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我们看到了国家重振工匠精神的信心,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就是传承"工匠精神"激发办学活力,让技工教育成为"大国工匠"的强力孵化器.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品牌的重要基础,品牌文化是形成消费者品牌偏好的重要因素,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过程.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字号品牌,传统文化是形成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中华老字号品牌"全聚德"、"稻香村"等显然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傲然屹立的老字号品牌,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瑰宝.品牌传统文化指导着企业走过百年的风雨,为品牌赢得了良好声誉.随着社会环境和消费文化的变迁,企业在市场经济下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大,如果固步自封,不注重品牌传统文化的创新,只会让品牌不断落后,最终退出激烈的竞争市场.对于许多中华老字号品牌而言,源远流长品牌传统文化是其不断发展的根基,针对品牌传统文化的创新也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钱金星 《职业》2013,(5):17-19
以"高技能、高素质"为品牌建设"现代品牌专业群"是使具有较大规模的职校提升内涵、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展示了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改革创新建设现代品牌专业群所实施的主要举措,包括科学设置品牌专业、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组建专业职教集团和设立创新创业园区等六个方面,并作了如何实施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品牌是给企业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 请思考: 如何实现"品牌IP化"进而抢占用户心智?"用户歧视"真的能实现精准营销吗?  相似文献   

16.
同升和是鞋帽类中华老字号之一,传承手工定制皮鞋的独特工艺,距今115年历史.同升和之所以走到今天,与它灵活多变的经营哲学是分不开的.本文简要回顾了同升和的历史、同升和的商业哲学和经营管理模式,阐述了这一老字号从"字号"到现代品牌经营的基本做法.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现代市场的冲击和新一代消费观念的更替,老字号实体店如何转型,如何提升品牌的附加价值,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周斌 《职业》2009,(19)
每到夏季,"高温劳动权益保障"都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作为代表的高温费的发放更会牵动众多职工的心.但从过去的情况看,在一些企业,职工的这项权益并没有真正兑现.  相似文献   

18.
刘娟  孙欣欣 《职业》2012,(8):136
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如何更好地教学,怎样成为职校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我们每一个职教老师所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50多个班级的2956名学生的调查,总结出职校学生具有的特点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期望,进而分析了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职教老师。  相似文献   

19.
一、项目背景 "中华老字号"不仅是我国商业文明积淀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诚信至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是老字号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商业文化.北京老字号"义利"品牌由外国人于1906年在华创办, 1946年民族企业家倪家玺用250根金条收购,如今已成为京城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品牌.  相似文献   

20.
史宇  赵晶 《职业》2016,(23):59-60
文化的实质是以"文"化"人".校园文化,弥散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却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每个人的言行,影响着学校的各种决策,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每一点变化.本文介绍了湖州交通技师学院打造"桥文化"校园文化品牌的创新做法.学校在"交通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湖州"古桥文化"的地域特点,以"坚韧、沟通、宽容、跨越"的桥梁精神为引领,通过构建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视觉文化、环境文化五大校园文化体系,打造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让"桥文化"成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源泉、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