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双重股权架构的公司,即公司发行两种(及两种以上)普通股股份,通常是高投票权股票(也被称为A类股,即一股对应多倍数的投票权)和普通投票权股票(B股,一股一权)。通过对内发行高投票权股票,对外发行普通投票权的股票,公司创始人/管理层得以较小的资本投入维持现有的控制权。双重表决权股权结构受企业和监管者认可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于其具备两个有点:(1)使管理团队既可以进入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又不必稀释其对公司的控制权;(2)帮助企业更有效地抵御控制权收购,从而使管理团队可实施长期战略。而双重股权结构可能带来的弊端在于,双重表决权股稀释了外部投资者表决权,代理成本增加,管理人“掘壕自保”程度严重,外部股东利益受到侵蚀。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成本收益的方法,在对双重股权结构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于该公司资本结构的监管作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双层股权制度有助于改善缺乏弹性的股权结构,保障公司创始人对公司管理权的控制。由于违反了“一股一权”原则,双层股权制度造成公司管理权与公司现金流量请求权的分离,可能诱发更大的公司道德风险,使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当前公司股权结构呈现出相对分散化的大趋势,使中小股东进行联合维权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有必要完善双层股权制度中保护中小股东的相关规范,切实保障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以法经济学为视角,对公司投票权初始配置进行剖析,指出信托投票须为股东利益谋划,一股一票原则仍是所应遵循的原理内核,应发挥其纠偏功能,尽可能降低公司层面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具有民营背景的家族上市公司不断出现,其家族股东"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引起了政府、投资者和理论界的重视.公司股权结构总是基于一定股东利益的获得与分配的.因此,本文将家族上市公司的家族大股东作为利益主体,试图从对家族股东的利益影响角度来分析家族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产生的根源.文章还就家族上市公司利益分配的合理化以及"一股独大"股权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股独大"现象是人们关注的我国上市公司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对其在公司立法上和具体实践中存在的多方面弊病作出法律评析.  相似文献   

6.
资本维持原则普遍采取“票面金额”制和禁止折价发行等股票发行制度。但这一原则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着种种制度和立法争议,并经常导致公司筹资困难,从而违背了它原来的立法初衷。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情况看,允许公司采用“低面额股”的股票发行制度将是解决资本维持原则的制度和立法争议的最佳措施,既便利公司筹资,又使债权人的利益最终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7.
“一股独大”与家族股份的市场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认识家族公司上市后发生的“一股独大”、“一夜暴富”等现象,对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认为,上市使家族全额控股格局转变为家族一股独大格局,这是家族股份向市场化方向迈出的一个重要步骤;“一股独大”并非是制约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发展的根本因素,实际上,它易于促进上市公司的核心力量形成,保障上市公司的决策效率和经营效率;“一夜暴富”是民营企业上市后的必然表现,它具有多方面积极功能,是股市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表现,因此,不应简单运用政策手段予以限制。  相似文献   

8.
论股东平等及少数股股东之保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资本多数决作为一项决议规则,是股份平等原则的基石。但股东平等原则的内涵远非股份平等所能取代,更无法通过资本多数决这一纯粹计量化的议决方式予以实现。相反,对资本多数决原则的绝对强调却造成了股东间地位的实质不平等。外国立法一般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对其予以修正,以加强对少数股股东的保护,从而实现股东平等。本文在对此作出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温江“两股一改”模式在农地流转改革上作为先行者取得了较大成绩,为各地的农地流转提供了经验借鉴.然而,我国农地流转的历史较短,改革经验相对欠缺,这也使得正处在探索阶段的“两股一改”缺少可学习的经验借鉴.随着“两股一改”模式的深入开展,一些缺陷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正是笔者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期权、混合型投资工具的出现以及轰轰烈烈的公司法竞争,股债融合兴起,导致股东投票制度失灵、管理层信义义务失效、一股一权规则悖谬以及相关主体认定的困难,诱发了一场公司治理危机。我国当下的公司法改革,需要评估金融创新带给公司法律制度的具体影响,着力提升公司法制度对资本的吸引力和在全球化时代下的竞争力,同时要丰富类别股的设置、规范股东投票权的行使、限制股份出借和股权互换,推进公司治理法制的回应性变革。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一县一色"战略是指各县市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谋求县域经济的绝对竞争优势,实现县城经济突破,而实施的围绕一种特色产品从原料到加工、深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建立的特色产业群体发展思路."一县一色"正是谋求地方经济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路,它具有别具一格、集中一点、成本领先、循序渐进的基本特点.实施"一县一色"战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基础,以营销为龙头,以制度为保证,以科技为动力.这一战略有利于实现县域规模效益、农民致富、财政增收和城镇发展.在实施"一县一色"战略过程必须注意解决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买一赠一”在市场经济的确立之初起着积极作用,但它的弊端却显而易见。对“买一赠一”从法律上进行定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买一赠一”的买卖行为与赠送行为密不可分,赠送行为服务于、从属于买卖行为。这两个行为是同一合同之内容。赠品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质量条件,适用违约责任。赠品因缺陷致他人遭受财产、人身损害,属于侵权责任,可以适用《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特色产品(业)的培育,有效地提升了产业优势;并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培训农民,实现了生产手段科学化;同时以农协为骨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以产品为主线,构建形成了生态型产业体系,促进了陕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思想有所认识,工作机制尚未形成;资源优势突显,经济强势有待培育;科技兴村已显雏形,但支撑能力不强;产业富村门路较多,但聚集度不高;中介组织初步形成,作用发挥有待提高等。因此,要使陕西省“一村一品”顺利发展就必须统一认识、推进科技兴农、加快品牌培育、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积极开拓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4.
实施"一村一品" 发展特色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林市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具备得天独厚的土地、生产、品质、规模、生态优势,在“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特色产品的培育,有效地提升了产业优势,品牌效应初步显现,高效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初具雏形,经营活力增强。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品牌意识薄弱;中介组织的作用发挥有待提高;务农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科技作用有待加强;经济强势有待培育。因此,要使榆林市“一村一品”顺利发展就必须统一规划,加快品牌培育,推进科技兴农,拓宽融资渠道,抓好典型试验示范体系,增强“一村一品”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5.
以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250万字中文小说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分析老舍作品语言中的两种四字格“一A一A”与“一A一B”构成成分和所形成的构式义,认为每种格式中,由于进入A或A、B位置的词语词性不同,有的还会因为整个四字格所实现的语法功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构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创业型企业的经营者实施股权激励是促使企业人才尽快成长的重要保证。本文界定了创业型企业的概念,论述了创业型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及主要方式,并提出了实施这些激励方式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按照唯物史观原理,财产的性质首先取决于财产实际占有的事实,而不是首先取决于其法律所有权.据此,马恩从股份制的"两权分离"出发,认定股份制财产实际已经不是私人财产,而是"社会财产",他们还因此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于股份制.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马恩有时仍只从股份制财产的法律私有权出发思考问题,所以,有时用分析私人企业的<资本论>剩余价值论模式分析股份制企业,对股份制财产巨变的意义估计不足,甚至这样那样地把股份制仍然等同于私有制.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与例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适用问题,在学界和执法部门存在较大争议,原因在于"一事不再罚"原则并未在我国的<行政处罚法>中完全确立,自立法之初就有天生局限性,其适用前提受到特定情形的限制,所以"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还有许多例外,为此,执法必须谨慎操作,立法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从阶级消亡国家消亡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出发,季诺维也夫认为一国可以开始社会主义建设,但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他指出,马克思和列宁从来没有什么“一国社会主义”理论。苏维埃俄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两个方面的资本主义复辟势力的现实威胁,只有世界革命的胜利才能最终免除这一威胁建成社会主义。他警示人们不要把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当成社会主义的俄国,这对现实社会主义实践有重大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稿多投”的重新审视与“一稿多发”的编辑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析一稿多投现象产生的根源及社会背景入手,重新审视一稿多投现象。通过建立“编辑与作者三次通讯”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一稿多投带来的不良后果,从根本上防止和避免了一稿多发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