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MBA项目是中国开办最早、最具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MBA项目,也是国内最大的MBA培养基地。1984年,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扩建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91年获准试办MBA教育,招收首届MBA学生。现任院长:钱颖一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各大高校中,有3万多名外籍女留学生。其中既有东南亚政要的“公主”,也有欧美富翁的“千金”。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女孩平时多数不花父母的钞票,而是自食其力靠打工养活自己读书。这些洋小姐对中国的印象如何?她们的打工和学习生活怎样?毕业后有何打算?2002年11月,记者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几所名校,采访了一批“洋妞”,她们的经历令人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被清华大学录取?是不是拔尖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目前,清华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在招生工作中启动“顶你上清华”活动,并解密一批今年保送清华的学生在分数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近来,去美国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的英文缩写)学位,成为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新热点。目前就读于美国1000多所大学的大陆留学生约有4万人,多数人的目标是攻读MBA学位,其中最受欢迎的课程同金融和经济有关,其次才是工科和计算机学科。 正在纽约大学商学院攻读MBA学位的郭菁是位来自湖南长沙的姑娘。她在谈到初衷时说:“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商学院,我来这里是想学习一些最先进的金融管理方面的知识。”她坦言,“在中国的金融领域里,目前受过全面职业培训的从业人员不多,绝大多数人主要是依靠经验进行工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一词起源于唐朝,是由日不人创造的。 唐朝肘,日本政而为了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采中国。但“遣唐使”是外交使书,不能久留,无法瘀等地探讨中国的文化,所以日本国而从第二次派“遣唐使”起同时派采了“还学主”和”留学生”。所谓”还学生”是指不fo外交,赛门学习的青少年,但他们在“遣唐使”回国时须一同返回日本,而”留学生”则不受此限制司以较长时间留在中国学习。 此后,凡是留展在外国学习的学生倡统称为“留学生”.名词典故——留学生@米娜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学开始在全球各地抢购顶级学者,并向他们提供顶级的待遇,但值得注意的是,优厚的物质并不一定会给中国的大学带来“世界一流”的美誉。2005年10月13日,清华大学以近百万人民币年薪聘请来的“洋”系主任萨文迪在清华工作正好满一年。清华有关方面表示,5年内将以百万年薪聘请50位世界知名学者,以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被《泰晤士报》评为亚洲地区排名第一的高等院校,这两件事情连在一起,重新引起了媒体对中国大陆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闻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没曾想,已经过了“天命”之年还能到清华大学来接受1个月时间的培训。当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真是讶然、欣然,难道真的能在白发已上黑头的年纪还到清华来过一把“清华学生”的瘾?来圆一段学生时代最美丽的“梦”?清华把我们这帮早已为人父人母人师的“福建高校领导”真的当做学生看待,让我们住在学生宿舍,吃在学生食堂,每周安排6天上课时间,每天上、下午满满当当6小时听课。久违的学生感觉又悄然回到了自己的心头。是的,我们真的到了清华;是的,我们真的成了清华的学生。一个月的学习时间,相对于34年的工龄,那是极其短暂的一瞬。可是,这1个…  相似文献   

8.
比较分析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NUML)和清华大学的MBA教育我们会发现,NUML的MBA教育是一种"A+B"型教育的模式,更多地沿袭了英式教育的特点,在注重严谨性的同时,又强调教学过程的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特别是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管理的细化与量化,而清华的MBA教育是一种"T"型教育的模式,在强化基础课程的同时,赋与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和更大范畴的选课空间,特别是将全球化实践经历以及同学网络、校友资源充实到"整合性实践课程"的做法亦为MBA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近期资讯     
《21世纪》2005,(12)
全球每年有270万留学生中国是最大输出国日前召开的高等学校学生事务国际学术会透露,全球目前有270万学生在国外学习,外国学生的主要输出国是中国、印度和韩国。据德国学生事务协会主席汉斯介绍,高等教育国际化最新的调查表明,截至到2004年年底,第一大留学生输入国是美国,其次是英国和德国。其中,中国留学生占了在德国就读的外国学生的8.9%,是1990年的两倍。据悉,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已居全世界首位,仅2004年度就多达11.47万人。2006年美国硕士国际奖学金开始申请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等国际机构负责实施的国际奖学金项目2…  相似文献   

10.
山东籍人士周自齐是齐鲁大地较早远赴西方、接受西学教化的成员,在中西文化交流和近代新式教育的创建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清华学堂作为由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兴办的留美预备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而周自齐则是清华学堂的奠基者、开创者,可以说是创办清华大学第一人,在争取美方退款、考选三批直接赴美留学生、筹建游美肄业馆、负责清华学堂的筹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说起加拿大,不少人都知道滑铁卢、多伦多等名牌大学。但是中国学生要进入这些名校难度很高。这就像中国学生要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样。因此,期望赴加拿大的留学生都会考虑选  相似文献   

12.
新西兰的教育水准在国际上一向享有盛誉,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其教学设施优良,教学方法优异,外国学生可以在安全的、优美的环境下专心学习,留学生可以选择大学、技术学院、教育学院、中学和私立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各种学术、专业和职业方面的学习与培训课程。因此,留学新西兰受到了国际留学生的欢迎。目前在新西兰的外国学生已超过5万人,其中大部分在学校补习英语。这些自费学生中有84%来自亚洲,尤以中国大陆、韩国和日本学生为最多。  相似文献   

13.
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代表人物之一.他向清政府提出的派遣留学生的”教育计划”,首开以派留学生的形式把西方文化输入中国,从而开中国学子出洋留学的先河.容闳的派遣留学生“教育计划”虽因历史原因而流产,但首批出国学习的学生大多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卓越人才,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向外国学习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是向封建旧传统教育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读书得“绿卡”此路难行 在新加坡,中国留学生几乎都没有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因为新加坡仅有的两所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都是以招收本地学生为主。对于外国学生是采用配额的制度,而且还只是针对英联邦国家和东盟成员国。中国大陆的留学生除政府派遣的外没有配额,自费留学生只能就读于当地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学校。  相似文献   

15.
1950年秋,我从广州岭南大学政治历史学系转学到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后来留校任教,到今天,在清华已经55年了。今年是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80周年纪念。国学研究院与历史系有渊源关系,饮水思源,我这个老学生对养育自己多年的学术“母体”应有所忆念与反思。我最先想到的是陈寅恪先生。先生是国学研究院的四位(或五位,加李济)导师之一,我有幸在岭南大学受教于先生,转学到清华后,又受教于先生的学生(或“私淑弟子”)邵循正、周一良、丁则良等几位教授。我先做先生的“入室弟子”,再做“再传弟子”。今天的回忆就从先生与岭南说起。1949年春,陈寅恪…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概况,通过对全球“汉语热”、外国留学生来华情况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趋势的阐述,说明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普遍性及重要性,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体验,指出了我国目前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天地》2007,(2)
退休后,我应云南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之邀,给留学生们上汉语课。这些年,昆明的外国留学生多了起来,不但有年轻学生,也有中年甚至老年学生。年轻学生大多是为就业做准备,他们对考试非常重视,初级、中级、高级,一级级考下来,慎之又慎,十分努力。但是中老年外国学生,却根本不管考试那一套,他们学汉语大多是为了来中国旅游,便于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18.
一.蒋方舟:“90后美少女作家”,已出版9部作品 7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9部作品的“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今年也参加了高考,并在1月通过了清华自主招生的考试,清华同意将降60分调档。近日,她接到清华大学的电话,通知她于7月15日到搜狐网站参加关于自主招生的访谈。蒋方舟表示,这意味着清华已经基本录取了自己。为此蒋方舟凭借自己少女作家的优势被清华破格录取。  相似文献   

19.
清华的人文传统--纪念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80周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人文基础清华大学的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创立于1911年,名清华学堂。1925年成立大学部,随之改名清华大学,其中有三部: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研究院。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被聘为研究院讲师(即导师)。研究院存在的时间不长,1929年停办,但其影响深远,探讨清华的人文传统,不能不从国学研究院开始。梁启超与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结不解之缘,是清华人文传统的奠基者之一。他于1911年到清华讲演,用《周易》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清华学子,后来成为清华的校训。他最早在清华提出将传统与当代、中学与西学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今日南国》2008,(5):67-68
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外籍主播埃德温·马尔是中国国家级电视台的第一位“洋主播”,在埃德温看来,自己就是“用外国瓶装中国酒”,他惊讶中国30年来的发展,他说:“我很骄傲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别人看法可能和我不同,但我不在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