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发秩序与建构秩序是理解民族乡村治理的核心维度。民族乡村的秩序均衡是乡村内生的自发秩序与国家正式的建构秩序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自发秩序与建构秩序作用强度的差异,而在民族乡村呈现出不同的主导秩序。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引发乡村自发秩序与国家建构秩序在一定程度上的双重失灵,造成了民族乡村的秩序危机。重构现代民族乡村秩序,其关键是实现乡村自发秩序、国家建构秩序与市场扩展秩序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2.
对秩序的一贯追求是人类的目标,秩序是法的价值的基础,我们要建立以自由最大化为前提条件的法律秩序,建立以规则为引导的法律秩序,这种秩序是一种真正的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3.
自发秩序理论将社会秩序分为计划秩序和自发秩序两种,自生自发的秩序是最有价值的秩序。我国高等教育秩序以计划秩序为主,但也有一定成分的自发秩序。要培育和规范高等教育的自发秩序以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4.
媒介秩序与法律秩序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社会,法律秩序与道德秩序是约束、规范人们日常言行举止的两大秩序范畴,而道德秩序最有力的武器便是通过社会舆论建构起来的媒介秩序。媒介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法律秩序,但它更主要地是体现道德秩序。分析媒介秩序与法律秩序的冲突和协调,可以充分体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社会发展思路,也可以充分促进人们的道德水准提升及法律意识增强,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秩序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鉴于建立秩序的视角、目标不同,秩序观也不尽相同。新中国发展的历程有两种不同的秩序观:一是以牺牲公民权利为代价的、追求超稳定的秩序观;二是以人为本的、追求社会和谐的、科学的稳定秩序观,即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秩序观。第二种秩序观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提出的以发展为核心的稳定秩序观,江泽民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稳定秩序观,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的稳定秩序观三个历史阶段。以人为本、和谐的稳定秩序观现已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秩序观臻于成熟。  相似文献   

6.
国际秩序构建是国际政治中最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议题。其中,国际秩序是以制度、规则与组织为基础的秩序,通过制度协调可以推动和规范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互动。因此,通过国际制度的视角能够分析自由国际秩序的危机和未来国际秩序的走向。现有国际制度秩序正处于混合制度并存的复合国际秩序阶段,既有西方主导的自由制度秩序,也有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国际制度秩序,还有正在形成中的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制度实践的国际秩序。中国与国际制度秩序正处于深刻的转型过渡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勾勒出的未来国际秩序的蓝图与愿景,是中国推动国际秩序转型的远景指南。当前,国际制度秩序已经开始从基于西式规则的自由制度秩序向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多边制度秩序转变。国际社会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共同构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隐秩序与显秩序--兼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显秩序是指用权力与法规命令推行的秩序,隐秩序是指由自发的适应性交往构成的秩序,它使人们理性决断成为可能。正像在资源配置上,单纯的计划经济企图用显秩序取代隐秩序招致失败一样,在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的控制上,单纯依靠显秩序也必将导致“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政府失灵现象。应当通过法制来加强德治,改造社会隐秩序以创造依法治国的道德环境,建设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8.
悲剧与秩序     
悲剧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认知形式。所有的认知必然都要遵循一定的秩序,悲剧需要按照一定的秩序来展开叙述,并形成一定的叙述秩序。悲剧在遵循叙述秩序的基础上,既顺从一定的道德秩序,也遵循一定的情感秩序。但悲剧在塑造秩序的同时,也塑造了秩序的对立面,即对秩序本身的反叛,由此引发人们对悲剧的反思,而这恰恰是悲剧在当今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正义与秩序是一对辨证统一的范畴 ,秩序相对正义而言更为根本 ,正义是秩序的内在体现 ,对秩序具有很大的反作用。从本质上讲 ,人们对二者的认识是一致的 ,但由于文化价值观念、外交政策取向不同而引发认识上的分歧 ,特别是存在为所谓“正义”而破坏“秩序”的事实 ,克林顿主义即是其典型体现。其逻辑设计可以简化为以“正义”求“秩序” ,即美国主导的单极秩序。理解正义与秩序关系的现实落脚点是干预问题 ,干预在现实国际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但必须受到一系列严格限制 ,以寻求正义与秩序关系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0.
变革国际秩序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新兴国家是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国际秩序变革有重要的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作为国际秩序的塑造者和特权拥有者,对国际秩序的变革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更多的选择权,对国际秩序变革的影响也最大.在考察奥巴马政府变革国际秩序背景及动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美国的国际秩序变革政策及对国际秩序变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政治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政治生态下的一种自觉选择,是对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一次深化。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关键取决于执政党。其原因首先在于作为政治主体的执政党和作为政治资源的党的执政能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其次是由执政党的地位和角色决定的。执政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注意处理好几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于交易领域的智能合约融入区块链技术,以代码形式表现,可实现合同履行的自动化和不可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合同模式.自助行为说、代理说将智能合约视为对合同过程的外部增强,是侧面功能的法律阐释,并未完全捕捉到实质.智能合约并不一定跨越整个合同过程,也可仅是合同过程某个方面或某个阶段.法律意义上的智能合约不是合同新类型,而是合同关系形式的新发展,即当事人缔结和履行合同的新形式,合同性质未发生实质变化.智能合约满足特定要件构成特殊的书面形式,具有"书面形式+自动履行"功能的特质.民事主体通过智能合约形式订立合同应遵守《民法典》等现行法律的具体规则,以保证合同依法成立与生效.智能合约不等同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认定其效力应结合智能合约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从立法上确认智能合约,在符合国家现有法律、政策基础上编写和应用,实现形式的合法化、内容的规范化是该技术谋求长远发展的保障.技术起步的现阶段,纸质合同、一般电子合同与智能合约在不同方面发挥协作作用,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民事交往、商业交易的主要状态.  相似文献   

13.
存在构式是语言学中普遍的语言现象,本文选取了构式语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英汉存在句的构式进行对比 分析,以挖掘二者的本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①句首部分方面,英语存在构式由there引导,有固定的形式、意义及位置,且 there?仅作主语,而非主题;汉语存在构式中句首部分则由方位短语或时间短语引导,形式、意义非固定但位置固定,且句首短 语既是主语又是主题。②动词方面,英语存在构式中的动词作为必备要素出现,而汉语中动词存在的必要性则取决于不同的 语境条件,若一旦出现,将直接决定构式的动态或静态属性,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优秀诗歌所传达出的感情,都是典型意义上的感情.真实、独特和普遍概括,是构成诗中典型感情的三要素.优秀诗歌中的"理",除了有时候表现为一种明确的思想外,更多的情况下,则表现为一种深厚微妙的意蕴.意蕴是诗人的人格学问、阅历生平、认识体验水乳交融流动在诗里的一种深厚的理性状态;是诗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在诗中的微妙反映.意象创造是诗歌艺术创造的核心.饱含着诗人情感意蕴的形象即为意象.如何为内心的情意找到与之成准确对应关系的客观形象,是意象创造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5.
白岩傈僳族村的基督教信仰,可看做研究云南边民基督教"地方性"建构历程中的一个实例与缩影。文章从云南基督教的渊源与传播史出发,探讨基督教传入后白岩傈僳族的文字、公共空间、节日与婚丧等文化的"地方性"建构;以人类学为视阈,提出在差异中抉择,可视为"共生"的架构想象,通过对上述"地方性"的逐一分析,试图对"共生"之原因进行二维度的分析。最终认为,在白岩傈僳族与基督教共同作用下的信仰建构历程中,既是双方生存的策略,亦是双方交融的结果。具体说来,抉择是武器,而共生是智慧。  相似文献   

16.
内容产业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形态,在中国刚刚萌芽发育,但作为数字化背景下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方向,其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变革趋势。当前,中国内容市场的巨大需求与内容生产匮乏间存在反差,对外内容产品贸易近年来连续出现严重逆差,因此,文章对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进行了扩展,建立了一个当前背景下中国内容产品对外贸易的理论模型,进而基于此提出我国内容产业对外贸易战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和谐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以"和"安邦、以"和"治国、以"和"齐家、以"和"平天下,乃中国先人从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胡锦涛同志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强调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建设国家,按照和平、和睦、和合、和谐的精神办事,以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创新是一个历史的、经济的概念 ,明确它的涵义有助于澄清模糊认识 ,了解知识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历史必然性 ,理性地规划各个主体的行为。厘清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边界 ,特别是与企业的关系 ,将为正确认识大学在知识创新中的功能以及大学企业化的问题 ,为政府关于大学知识创新的制度安排提供理论参照。出于此意 ,本文从四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 ,知识创新的涵义 ;第二 ,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大学边界 ;第三 ,大学知识创新与企业创新的异同 ;第四 ,知识资本化与大学的企业化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中篇小说《小艾》以女性言说的文学立场叙述了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故事,作家以悲悯的心态描写了不同女性迥异的人生经历,从女性的角度探讨和追求特定时代作为人的女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当下农村法制建设的主要问题主要存在于农业立法、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法律意识、农村行政执法、农村司法和农村法律服务、农村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为此,亟待对农村法制建设进行新的构架:建立良法立法机制,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优良法制环境;建立法制型农村干部机制,适应新农村建设之迫切需要,培养造就法制型农村基层干部;创新农村法治主体再造机制,提高广大农民法律意识,培养具有法律素质的新型农民;创立依法行政机制,加强农村行政执法,实现农村依法行政;完善司法和法律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法制机制,完善农村司法和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农村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完善农村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