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政府间招商引资竞争是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下的典型现象,但近年来我国的恶性招商引资竞争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产生"挤出效应",导致居民整体福利水平下降,因此有必要对招商引资竞争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和规范,并逐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转型。通过1999—2009年间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对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间招商引资竞争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提出针对当前我国政府模式转型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政府竞争的条件下,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行为受到流动性生产要素所有者"用脚投票"和普通公民"用手投票"两种机制的影响和制约.目前,这两种机制对中国地方政府所形成的压力是不均衡的,因而形成的是"亲流动性要素所有者的服务型政府"而非公共服务型政府.这一分析为解释和解决目前许多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等民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意义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若干问题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从国家主导包办向社会、企业、个人多元参与转变;由管办不分、政事不分向管办分离、政事分开转变。为此,政府需要实现从经济目标优先向社会目标优先的转变,建设型财政体制需要向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转变,实现依法行政,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建构适合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与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探求》2016,(2)
当前我国枢纽型社会组织在运转中存在种种偏差,本文在广州市共青团实证调研的基础之上,分析当前枢纽型社会组织存在的行为和目标偏差,包括: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淡化了社会组织的自主色彩,管理边界与权限不明引起社会组织认同不足,管理服务能力不足导致社会组织提升有限,政治引领与服务支持失衡引发社会组织错位发展等等,基于此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刘斌志 《社会工作》2010,(19):10-11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告诉我们,剧烈的社会变革带来了空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对当前政府管理、公共服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特别是发展极不均衡、民生问题突出、以及官僚作风严重。由此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其中,发展社会工作被提高到了一个党的领导的高度。的确,在“国进民退”、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并强化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是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的主要职能,也是政府存在之合理性的重要来源.公共服务的改善是中国目前的重要任务.改善公共服务不能仅靠政府投入的增加和资源向某些领域的倾斜,更重要的是关注微观方面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的提升,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并利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市场机制.鉴于中国当前的现实,一是要科学认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地位和国际经验,二是要正确区分政府责任市场化和服务提供机制市场化,三是在市场化中改善政府管理.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政企关系存在的三种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伟霞 《探求》2013,(6):39-44
对当前我国政企关系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审视,对于正确把握政企改革方向、降低改革成本、实现社会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政企关系互动中存在“政府被俘”、“企业被控”和“政企共谋”三种风险,必须加以防范.政府要从生产发展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重建政策的公共性,保持“中立性”和“泛利性”;企业要树立“创造、分享、责任”的现代财富观,保持发展的理性与自主性,防止企业被控;在各自归位成为自主性的平等主体后,政企之间的关系博弈逐渐转变为以法治为基础的规则博弈.  相似文献   

8.
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工具性效果不足和经济运行失衡是中国经济的两个突出问题,二者都受到同一转轨背景下的体制性约束。本文认为,目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失衡是结构性的,其实质是转轨过程中传统体制性约束导致的市场机制运行障碍,财政政策只能提供一个相对平稳的宏观环境,转轨中的体制性矛盾最终必须通过改革来消除。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仁春 《创新》2009,3(2):30-33
在现代民主社会,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政府的运行需要依靠纳税人缴纳的税收维持,因此政府理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以公民为本位,以满足公共需求为基本取向,以向公民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宗旨,因此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在中国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建构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政府转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县级决策者主要对上级负责,追求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率,而非居民福利最大化,导致其财政决策偏向生产性支出。基于2067个县(市)2001-2005年财政经济数据的实证检验,为县级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生产性支出偏向严重地妨碍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和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逐步增强县级政府满足本地居民需求的激励。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靡全球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在中国遭遇了挫折,正承受着批评、质疑甚至否定,我们面临着因噎废食的危险.通过对中国多个领域民营化改革实践的分析,应该得出的核心命题是:政府责任的充分履行是市场化成功运行的重要保障和必要前提,中国市场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在于转型时期政府责任的严重缺失.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至少应履行四个方面的责任:推行真市场化,摈弃假市场化;提供足额投入以履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责;在市场化中加强监管,做好的监督者和调控者;改善管理,做精明的买主.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区分了社会服务的“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双主体”战略的推广和实施,不仅给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带来新的“利好”消息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调整发展策略,争取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中国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基本特征;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双主体”政策对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双重影响;以及在此政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当前的文化讨论不应回避对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性质的剖析。人类文化的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是反映社会基本利益关系的“六形态”,一是反映社会基本活动方式的“三形态”,即“传统”自然经济文化、“现代”商品经济文化和“后现代”自由经济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并列”地同处“现代”文化这一历史阶段中。建国后的中国当代文化,从基本利益关系上看是社会主义文化,从基本活动方式上看是一种变态的“传统”型文化。当前中国文化的全面转型,就是实现从“传统”型文化向“现代”型文化的根本质变。这必然导致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某种趋同和世界化。当代中国社会学在这一过程中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王雪丽  张光 《社科纵横》2008,23(11):57-59
课题组在提出马克思主义存在决定意识论和公共物品两大理论假设的基础上,以北方某市为例,对体制内外群体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体制内群体对政府施政方式的评价显著高于体制外群体;在必须共同消费的公共物品领域,体制内外群体的评价无显著差异;而在可以隔离开来并由公民独自消费的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领域,体制内群体的评价显著高于体制外群体.进而提出了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要关注的两大问题:其一,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是惠及所有市民的事情;其二,今后政府应该着力向体制外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实行政策倾斜,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5.
张玉梅 《探求》2004,(6):17-18
本文认为,“以人为本”重点应“以农民为本”,当前应从体制、分配格局、农业产业结构和政府职能四方面对政府行为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外包这一创新性改革具有间接生产、多中心治理、政府与市场分工合作的特点.作为一项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制度安排,实施改革的政府及其部门应主要履行规划决策、经费补贴、规则制定、改革组织、秩序监管的角色与职责.但在目前中国的公共服务外包改革中,政府角色转型面临着突出的思想、能力、体制和环境制约与障碍.要加快推进政府转型,深化公共服务外包改革,亟须围绕提高公共服务外包规划决策水平、健全公共服务外包体制机制、提升公共服务外包改革能力、优化公共服务外包发展环境来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转型期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和价值观念体系加速变化,整个社会处于加速转型之中。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城市社区建设在社会体制的加速转型之中兴起,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社会转型期却存在许多问题,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着角色定位不准确,在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本文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过程分析,认为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应该由主导性向公共服务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中国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远远跟不上群众需求或与群众需求产生偏差,在此形势下如何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镇化要求相适应,对于加强对城镇化管理,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品质,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持人语: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政府管理模式变革逐步提上议事日程。2004年,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改革目标。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一个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众客观需求为尺度,努力为全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其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1)它是一个民主和责任的政府;(2)它是一个法治和高效的政府;(3)它是一个实现合理分权的政府;(4)它是一个为全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关于服务型政府的论文数量已呈几何级数增长,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芹  孙艳艳  崔岩 《社会福利》2002,(10):35-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的管理体制受到冲击,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洽体制逐渐建立起来,政企、政社、政事开始分离,“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模式逐渐确立。尤其是近十年来,民政部门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办”的口号,为民间福利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这一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和实质性的进展。众多的民间福利组织和机构开始承接以往政府和单位包揽的社会职责,向社会提供各种福利性的公共服务,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