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美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8-3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习作要“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习作是学生对生活个性化的体验、思考与积累,是个体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因而,教师要在习作教学中大胆创新,引导学生的习作走向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伴随着他们成长的足迹,使每个学生在充分展示自由心灵的习作过程中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何晓红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留心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叶圣陶先生曾经打了个比方:“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只要用心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想象生活,便会发掘出这一永不枯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许雅斌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9-40
生活就像一潭涓涓细流的清泉,这是一句流入心坎里的甘露。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引人入胜的文学创作往往来源于平凡而又精彩的生活。大凡文坛巨匠都是观察生活的高手,善于将生活演绎成一篇篇一段段令人印象深刻、大为赞叹的文 相似文献
4.
费翠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0-51
作文教学应从内容入手,解决“米”的问题.这一观点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素材仓库中的“米”十分匮乏.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如.写“一件难忘的事”.不是老师周末给“我”补课,就是妈妈雨夜送“我”上医院。写“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不是捡钱包,就是让座位。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课堂生活、课间游戏、同学间的趣事、街头见闻、邻里情、父母爱……为什么五彩的生活难以进驻学生的习作?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常常把身边发生的事一带而过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近几年来,我指导学生写生活随记,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习作中“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郑毓玲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2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理念体现了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要求我们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个活生生的体验环境,让他们有内容写,并把这些内容写丰富,使习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相似文献
6.
王雪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7-2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透视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习作教学.发现两者有许多共同点:首先,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实践性;语文新课标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途径就是实践,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边天,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生活实践与情感体验,使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痛。如何从这种常规作文教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随笔对于学生作文生活化,让学生抒写真情实感,提高作文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让学生的作文有内容、有个性、有灵性,充满真情实感,必须根植生活。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要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使之变“无意”为“有意”,养成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何捷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5):11-12
生命化教育课题组于2006年3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市仓山小学举办了全省首届新作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8节作文指导课及福建师大4位教授的现场评点,引发了与会教师深思与感慨,紧接着“生命化教育研究网”又进行了题为“横看成岭侧成峰:亮出你的观点来讨论作文教学”的博客大讨论,教师们响应积极, 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思考、疑问、立场,可谓直抒胸臆、一吐为快。现将这次活动的相关成果辑成“作文教育闪耀生命之不”专题,或许你也能从中获得自己的认识与感悟。 相似文献
10.
孙丽萍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作文是学生生活实践,情感体验,思维和语言的统一。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生活、情感体验、语言、作文经验等多方面的积累。作文是展现学生生命历程、张扬个性价值的精神旅程。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激活丰富的写作材料,引发积极的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相似文献
11.
蔡志坚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4-25
小学生习作就是其心灵的自由舞蹈。它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倾诉与表达,更是一种生命的灵动写意,也是一种凭借文字的儿童个性化张扬与展示。要让小学习作教学回归到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中来,就需要用 相似文献
12.
包久霞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9):43-44
因地制宜,挖掘、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体验,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不失为让学生有话可说的途径。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根据自身实际、 相似文献
13.
本次习作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写作文,一时动笔确有难度。我们首先可以翻翻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再回忆一下,前段时间的课余生活是否丰富、有趣。让大家相互交流,在课余生活中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然后把自己想好的内容写下来。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路子。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深有体会,学生往往最怕写作文。作文时,常常瞪着题目,咬着笔头,有的执笔沉思、有的准备抄书……。 相似文献
15.
我爱好集外币,是受爸爸的影响。在我朦朦胧胧的记忆中,爸爸总是拿着几本沉甸甸的大本子翻看,还经常给我讲着这些是哪国的货币,我糊里糊涂地听着。不过那钢蹦儿和票面上奇异的图案倒是深深地吸引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懂得了这叫集外币。我便时常拿出爸爸的集币册翻翻看看。不知不觉地,我也迷上了集外币。(点明了小作者对外币的认识循序渐进,十分自然,用词恰当。) 相似文献
16.
马妙燕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观察对于写作是相当重要的。鲁迅先生曾对文学青年说:“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小学生写作文,也应当以观察生活为基础。生活中真实的、鲜活的人和事就是作文的源泉。若学生学会观察,具有寻找水源的能力,学生的作文之水便会活活泼泼地流淌起来。小学生往往不会自主观察,更谈不上自能观察,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培养。小学生习作观察一般可以分为静态观察与动态观察,本文试就动态观察做初步的研究,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同行与专家的点拨与指导。 相似文献
17.
郦旭琴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1-52
当前小学生作文虚假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作文教学过程的形式化、空洞性.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8.
王雨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2-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提起写作文,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显然是学生在脑海中缺乏可供习作的素材,也就是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须有一个寻“源”取“材”的过程,这个“材源”应来自于生活。所以说,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去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这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新鲜而有趣的作文训练形式,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发挥,弥补课堂习作训练的不足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习作情境中,让学生在体验、迁移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观察是作文的前提。通过组织秋游活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产生兴趣,引发想象,自主表达,启迪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