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辩证的总体性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重建马克思的革命的辩证法一个重要武器.选取其中的代表人物早期卢卡奇,本雅明和阿多诺为典型,探讨他们之间的总体性思想的继承关系:早年卢卡奇接受了齐美尔为代表的物化思想,却保持了一种乐观主义的革命总体性思想.而本雅明则是认同他的观点,认为艺术能够发现真理,承担了总体性革命的角色.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不仅继承了对总体性真理的信仰,又无奈的将总体性的拯救力量摆在艺术身上.  相似文献   

2.
总体性思想是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在对伯恩施坦、考茨基为主要代表的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以及重新解读罗莎·卢森堡的总体性方法的基础上,卢卡奇提出了自己的总体性思想。总体性思想的内在逻辑包括: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及总体性与物化、阶级意识的逻辑关联性。虽然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具有不可避免的内在困境,但它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第二国际的庸俗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卢卡奇提出了把总体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核心的新思想.其总体性范畴主要有三个层次,即总体是一种整体统率局部的原则,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统一,体现为一种历史过程.对卢卡奇总体性思想作以探讨,对纠正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违反辩证法的现象和倾向有重要意义,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会产生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总体性概念在柯尔施的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柯尔施思想的基础。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进行深入的解读,论述柯尔的总体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描述总体性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总体性思想的理论实质和思想渊源,最后概括出总体性思想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奠基人。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首次提出"总体性"基本范畴,总体性思想在卢卡奇哲学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全面准确理解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对于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一部重要的著作,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该书涉及内容较多,其中,总体性思想是其核心与实质;只有正确理解了他的总体性思想,才能准确理解其阶级意识与异化理论.<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总体性把握历史发展"的一次尝试,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当今国内存在着明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人本化倾向以及国际上十分流行后现代主义解构宏大叙事观点的背景下,认真反思这一理论,对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奠基人。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首次提出“总体性”基本范畴,总体性思想在卢卡奇哲学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全面准确理解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对于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等从总体性的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理解为一种总体性思想,这一阐释视角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流变。然而,从利奥塔、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解构主义视角看来,总体性思想作为一种"宏大叙事",其合法性在当代已部分消解,当下更应该从批判性精神的角度继承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总体性思想何以具有当下性,关键在于如何辩证地发展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9.
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的继承、捍卫和阐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后现代主义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家,其后现代文化批评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原则的捍卫,以及这一原则在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中的具体运用.詹姆逊以一种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的方式,面对后现代和后结构主义的进攻,有力地捍卫了总体性的概念,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关于现今时代的总体性理论,詹姆逊对总体性的坚守其积极意义是不可否认的.客观说,詹姆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范畴对后现代理论的文化分析,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话语.这种话语在后现代时代,在力图提出和解决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问题、重新激活马克思主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思想和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学术》2007,(4)
在《政治无意识》中,詹姆逊完整的呈现了自己的文化阐释理论,而总体性思想则是他的文化阐释理论的核心与主题。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对詹姆逊的总体性思想进行分析,即社会的总体性,文本的总体性与主体的总体性。澄清詹姆逊的总体性思想的内容与脉络,将会对于文化阐释理论研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理论的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研究提供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蒋梦麟是西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倡导者。在此基础上,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教育思想:反对顽固守旧和全盘西化,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追求个性自由,倡导发展通俗科学和研究高深学术并存,讲求科学的教育方法。蒋梦麟的科学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华爱华 《社会科学》2007,(10):87-95
教育改革在取得一定成绩的背后还存在某种隐忧,那就是在依据西方现代教育理念解决中国传统教育问题的时候,在依据被抽象了的先进教育理念解决现实中特殊问题的时候所产生的困境,即理念与行动之间的距离。借鉴西方的教育理论与观点变革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并非是从中国教育走向西方教育,而是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阐释西方教育理论与观点的时候,不能忘记我国传统中有许多教师所熟悉的教育原则,可以通过时代意义的解释赋予其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领域里最具生命力的教育思潮,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了解该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有助于其理论内涵的深入剖析。在理顺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关系的基础上也明晰了该思想的核心内容,从而评析了它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内涵丰富深刻。他认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关键是教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胡锦涛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回答了教育工作中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大问题,回归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这一思想继承了我们党对教育事业的一贯主张,具有一脉相承的传承性;这一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阐述这一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它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并联系现实,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梁漱溟教育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科学教育思潮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铁华 《齐鲁学刊》2005,1(6):49-55
科学教育思潮是盛行于“五四”时期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孕育、萌芽、形成、高涨和践行的过程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必然结果。它的基本主张是:抨击传统教育弊端,大力倡导科学教育;阐明科学的内涵、功能与价值,确立了近代意义的科学观;传授科学内容,弘扬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方法。它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和科学化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对当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是高素质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保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出发,从对国家、对民族的未来负责的高度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办学观、教育质量观、素质教育观,从思想中排除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同时要改善教育环境、建立评估机制、推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学记》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部较系统严谨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理论著作。它论述了教育的实施、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其中“喻”的教育艺术为最。不仅继承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指导思想 ,更进一步论证了启发诱导的目的与方法 ,隐含着目的论与方法论统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终身教育体系与社区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是信息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中外有识之士的共同看法。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强烈的现代性特质 ,即开放性、超前性、包容性。社区教育顺天时、合地利、迎人和 ,是未来人类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形式 ,是各种教育形式相互联系的纽带 ,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教育必然在未来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师专以社会力量办学的方式举办基础教育实体,形成以师范教育为核心包括多个教育实体的现代教育集团的发展思路,阐述了建立教育集团的多方面意义以及具体的运作方式、步骤和可能存在的困难与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