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南朝时期由于统治者以及上流社会文人的倡导,文风以绮丽浮艳为盛,流传至今的作品多以歌咏风花雪月为主,大多数作品的内容空洞无物,但也有一些作品因为灌注了创作者的真情实感而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在这些作品中徐悱、刘令娴夫妇的赠答诗值得注意.这二人的作品语言清新,情感深沉,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小说续集为续写作品的代表 ,分析了续写作品的特性 :1.对原作的依附性 (包括对原作内容和篇名上的依附性、名气上的依赖性 ) ;2 .反作用性 (对原作内容和传播的反作用性 ) ;3 .自身的独创性。在此基础上 ,文章指出 ,续写作品并没有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 ,而是对原作品的合法利用 ;同一部作品可以有不同的续写作品 ,续写作品可以再被续写  相似文献   

3.
从档案文献汇编作品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档案文献汇编作品具有独创性,档案文献汇编作品能够以有形形式复制三个方面阐述档案文献汇编作品具有著作权.分析了档案文献汇编作品的双重著作权特点,说明了档案文献汇编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围,得出档案文献汇编作品应受双法制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闽南民间舞蹈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以传统的中原文化为基石,融合了古闽越族文化和海外文化为一体的民间艺术.闽南民间舞蹈作品创作是建立在闽南传统的区域文化特征和民间舞蹈艺术的基础上,以舞蹈编创的学科理念寻找作品的创作动机,构思主题,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等.本文从区域文化下的传统民间舞蹈与作品创作的冲突;作品创作的社会性因素;舞蹈文化领域里的创作困境等三方面进行阐述当今闽南民间舞蹈作品创作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充满了矛盾的作品,小说寄托了一个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知识分子对历史和人生的痛苦沉思.作品出现在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当时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就像是一部乐章中冒出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犀利而尖啸.但是,作品却以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对未来充满着理想.作家通过作品,看到了革命过程中别人没能看到或者看到了却没有能够说出来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的特征.《玻璃山》是最突出的例证.该作品中巴塞尔姆运用了大量反传统的写作手段,在语言和技巧上进行了颠覆和创新,在看似荒诞、杂乱的内容下赋予了作品以深刻的内涵,从而反映出无序、冷酷、日益恶化、矛盾和荒诞的典型的后现代主题.  相似文献   

7.
余华作为当代作家,其创作不论是80年代的先锋小说,还是后来转为民间语境的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前期作品以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内容,后期作品以充满温情的叙写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本文试从人物、叙事等角度来探讨余华小说的悲剧特征.  相似文献   

8.
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很多都以儿童为主人公.由于童年经历的影响,这些儿童形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狄更斯自己的童年生活或者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也成功地塑造了很多儿童形象,或者成功地以儿童为主人公展开创作.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比较狄更斯和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对二者进行归类.  相似文献   

9.
著名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前作曲系主任黄虎威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风格钢琴音乐创作的研究和实践,成功地写出了以<巴蜀之画>为代表的一系列钢琴作品.以黄虎威先生的部分作品为例,分析中国民族风格钢琴作品在演奏上的一些特点即突出旋律的民族性;重视和声的色彩感;把握作品的结构布局;融合中西方的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10.
论孤儿作品的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儿作品是指在以下情形中的作品,即对于尚在版权保护期内的作品,使用者打算以依法需要征得版权人的许可方可使用的方式使用该作品,虽然经过勤勉的努力寻找,但是仍然无法找到该版权人.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对此问题未作明确规定,或者规定欠完善.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对此问题予以了极大关注.绝大多数研究者主张允许使用者在特定条件下使用孤儿作品,以充分发挥作品的社会效用.但是.有关解决此问题的具体做法尚存在很大的争议.此问题在我国尚未引起关注.本文认为,我国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立法例或研究者的主张.可以适用法定许可制度解决该问题,同时明确规定使用条件、使用费的支付等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流浪作家,艾芜以自己的流浪经历为题材,创作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南行记>.本文以作家创作为基点,围绕作品的分析解读,探讨作家流浪作品的主题旨趣与审美追求,在一个较为宏观的视野中解读艾芜的流浪作品.  相似文献   

12.
爱伦·坡和艾米莉·狄金森在他们的作品中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死亡主题进行了独特的诠释.爱伦·坡以梦幻式的浪漫情怀将死亡的恐怖、凄冷、孤独和痛苦融为一体.艾米莉·狄金森的作品虽然也大量涉及死亡主题,但她的表现方式却显得更为理性,在她的诗作中没有阴冷恐怖的感受,只有平静和理性的沉思.  相似文献   

13.
<冬日>是梶井基次郎在伊豆汤岛完成的第一篇作品.它和以错觉和幻觉为特征的第一期作品相比,增添了浓重的绝望色彩.同以<冬蝇>为中心的第二期作品相比亦有显著差异,即未完全达到以<冬蝇>为中心的第二期作品中以"暗"为象征的观念上的绝望.<冬日>是梶井文学从第一期向第二期转化的分水岭,是第一期向第二期过渡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狂人日记》的时空结构,特别是与文学时空有关的因素,探讨它们所生成的意义.其次考察时空结构怎样与作品所生成的意义结构联系在一起,以阐明它们在生成意义上怎样参与和介入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历来都以博大精深的内涵,兼容并蓄的谦逊形象示人.五千年的历史打造了中华民族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勤劳的中华儿女在劳动中创立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大浪淘沙,这些流传下来的民族声乐作品在中华文化长河中熠熠闪光.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的原始思维情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从文的作品以民俗民风诱人,以人性取胜,以语言见长.他凭借"乡下人"独有的特质,精心构筑了寄寓其生活理想的"湘西世界".本文从原始思维的角度,结合民俗学等学科知识揭示蕴涵在沈从文作品中的原始思维情怀.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在论及“著作权客体”这一题目时,几乎所有的学者和教科书都明确地使用了“作品”这一词汇.比如复旦大学研究著作权法的梅慎实先生把“著作权客体”定义为:“由作者创作的,以某种客观形式表现思想和情感、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依法允许传播、出版的作品”.和学者提出的学理上的定义一样,《著作权法》也把“作品”视为著作权客体.所以,对于“著作权客体”这一问题普遍达到了共识.但是,进一步分析“作品”这一工作引起了人们的兴致:因为从《著作权法》和教科书中看,几乎没有对“作品”作一解剖,只是《著作权法》第三条中把作品分为文学作品,口述作品等九类,而未能对“作品”进行分解.  相似文献   

18.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女作家.凯瑟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内布拉斯加小说.<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就是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的两部以女性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也是凯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凯瑟所塑造的亚历山德拉、安东尼亚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摆脱了伊甸园中那个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她们富有激情、敢于创造,凭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坚韧的内在力量,艰苦奋斗,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获得了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9.
<读株洲>是曹先生上个世纪最后十几年间发表的有关株洲的人和事的一系列报告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发表时间不同,题材内容各异.曹先生以作品内容为经,以发表时间为纬,将这些作品归纳为一辑,使这部集子自成体系.书中20余篇文章,以不同角度报告了株洲工业的崛起,株洲新人的精神生活面貌,株洲的文物考古以及伟人当年在株洲的足迹.作品多为当代题材,紧扣时代脉博,篇幅虽然不长,但由于选材典型、立意深远,是我们了解株洲的一个极佳的窗口.作为一部报告文学集,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性的信息,同时还为我们刻划了文学性的典型形象,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哲理性的思索.我想通过品读这些作品来谈一谈它们共同的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20.
表演者是著作权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使用者和传播者,表演者的表演与他人的作品不可分离,并须以尊重作品创作者的著作权为前提.同时,表演者又是一类创作者,在以表演方式使用作品过程中,将声音、动作、表情、姿势等方面的创作寓表演之中.对表演者这种创造性劳动需要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应当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对表演者的权利以及与表演者有关的法律关系作了决定.笔者在本文中将根据这些规定,结合国外立法实践及我国实际,对表演者在著作权法中的法律地位,表演者权利的主体和客体,表演者与作者、录音录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