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我曾说过这样的话:假如,只用一个字概括当代人的生活状况,我以为最准确的莫过于“忙”。有人曾经比喻,现代生活就像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条无形的鞭子在驱赶着,让你无时无刻都不能不奔波甚至挣扎在没完没了的匆匆忙忙之中。 相似文献
4.
5.
6.
安详即安静祥和。心地清净、坦然、仁慈、善良。 一个人当他内心安详的时候,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没有恐惧,没有牵挂,这种感觉是最好不过的,所以说安详的心态是至美的,也就是常、乐、我、净。这是人生活的享受,是人生最高的生活艺术,它的境界是“真、善、美”。 祖国医学非常强调“形神合一”。所谓“形”即形体,所谓“神”即精神活动、思维意识。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活动,对于身体健康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要维持“形神合一”,主要脏器是“心”。这个“心”,不仅是指解剖所见的“心”,更是指其功能,即人的一切聪明智慧。精神活动和思维意识都是由它而出,十二脏器的功能也是由它来总指挥的。 相似文献
7.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本文论证了安祥是主体美妙至善的心态,具有统一和谐、宁静安适和明彻透悟三重有机联系的特征;分析了安祥心态对于主体有效获取健康、财物、荣誉等,并从中得到幸福体验的重大积极意义;讨论了适度欲望、大公无私、自我概念、认识方法、自我反省与安祥的关系,指出了主体建设安祥心态的必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智者曰:“书是我们生命的盐。“这个比喻平凡而又发人深省。盐,食之有味,又可洁物、防腐,能给人更新、更健康的生存意味。几乎没有一个识字的人可以说他终生不读一本书,也几乎没有一个读书人可以说他从来未受过某一本书的影响。好书的思想光辉历经千年也照样熠熠生辉,而在文明史的历史长河中,凝聚着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艰难探索深刻思考的好书又何止万千!随便捧起其中一本,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智慧的光芒。有大师曾言:“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因为读书,人生得以扩张与延伸,而与高尚思想为伍,使我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与那个世界相交,现实的世界显得混杂纷乱,书 相似文献
14.
杨广林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要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树立一个好学风很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了弘扬党的优良学风 ,更好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 ,要正确认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 ;其次 ,要正确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再次 ,弘扬党的优良学风 ,还必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只有这样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5.
翁海芳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12):22-23
那日放学,坐在办公室里批改着学生作业,甚觉疲劳,于是戴上耳机,让音乐舒缓昏昏沉沉的大脑……“有太多的事不舍得,所以我们才等等等地逗留,但是时间从不守候,从来不因为躲躲躲而跳格。你看你看那脚前的小河,不快不慢,不缓不急,穿过了多少田野山头的转折,用自己节奏慢慢流,你看你看河里头的小鱼,不快不慢,不缓不急地游,走过多少自己一 相似文献
16.
17.
18.
面对科技,生命何以自处──论北美生命伦理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志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本文主要介绍和评述了北美生命伦理李的概况和当代北美生命伦理关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北美伦理学的若干原则以及对这些原则的批判。最后,文章从各个角度探讨了生命伦理的根本问题——人类的自我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光明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87-91
针对当前语文教育出现的“无人的教育”等现象,从生命视野出发,全新地注解语文教育与生活、智慧、生命的关系。生活、智慧、生命分别是语文教育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邓海建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99,(3)
当心空阴霾蔽日,当眼前狂风肆虐,当梦想如昙花一现,当机遇已擦肩而逝……朋友,你是否会因此而忧郁、伤悲?其实,只要你勇敢地向前迈一步——只要迈一步,所有的“冰雪”就会在你的心头融化,阳光会灿烂在你的心扉——这,便是生命的奥秘:希望,永远绽放在跋涉者的足迹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