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第一次披露了章太炎讲解《说文》的完整内容,是语言学、近现代史、章太炎研究宝贵的新资料。这些资料从思想、知识和语言等方面散发出章太炎所处时代特有的气息,透过这些气息不难看出,章太炎从未停止过推动时代进步。  相似文献   

2.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一位“有学问的革命家”,从辛亥前夕起,他与中国近代史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几乎都有密切关系。他一度是革命的领袖,与孙、黄并称;晚年则落在时代潮流后面,成为拉历史倒车的人物。一九一四年以后,章太炎渐渐脫离政治,但其间也有变化,袁世凯死后,章捐弃前嫌再度与孙中山合作护法,反对北洋军阀,因而与西南军阀发生了关系。第一次护法失败,在五四运动革命潮流滚滚向前之际,章的政治态度从反对军阀割据转向拥护军阀割据,鼓吹“联省自治”,进而反对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显而易见,一九一四年后章太炎的这一思想变化和  相似文献   

3.
许广平《民元前的鲁迅先生》谈到章太炎绝食后鲁迅劝其复食事,为数种研究著作所引用。经考证,许广平所说有误,章太炎复食,与鲁迅并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章太炎当年提出“革命军起,革命党消”,其主导思想是积极进取的。但他的善良愿望受到革命党人的误解,也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所利用。同盟会的瓦解不能归咎于章太炎的口号,而应该从社会环境与革命党自身寻求蜕变原因。孙中山多次总结革命党政治幼稚的历史教训,逐渐认识到并非口号倡导者的责任。重新研究章太炎的口号产生的原因,张謇与口号的关系,正确评价口号的社会影响,有助于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继承传统与走向近代:章太炎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史学从传统向近代的演变 ,经历了大约一个世纪。在这个演变过程中 ,史学家们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各自的努力和贡献。其中 ,章太炎是从理论上比较合乎理性地阐明上述问题的第一人。尽管章太炎并非主攻史学 ,但他于 2 0世纪初在这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却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 ,章太炎对传统史学不作全面的否定 ,而采取分析的态度。第二 ,章太炎探讨史学起源 ,认为各国有其共性 ,所谓“古史多出神官 ,中外一也” ,而中国自亦有其个性。第三 ,章太炎认为新的历史撰述应把中西作史的优点结合起来 ,如“义法”与“事迹”相结合、“分时”与“分类”相结合、“新思想”与“古经说”相结合等。章太炎的史学思想不仅有时代意义 ,而且有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在学术上又是卓有成就的学者,鲁迅称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他晚年从一个革命前驱倒退成为“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这是什么原因呢?鲁迅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是有所论述的。但是,我们看到一些论者却根据鲁迅的论述,把章太炎颓唐倒退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脱离人民群众和时代的革命斗争。例如有一篇文章说:章太炎在“辛亥革命以后,时代前进了,革命深入了,他不仅没有继续前进,反而后退了,教训何等深刻。”又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这是鲁迅总结章太炎后期之所以落伍的一个深刻教训。”(见周建人:《回忆鲁迅》第40、44页)还有一篇文章也说鲁迅认为章太炎倒退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既离民众,渐入颓唐”。这些都是很有影响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是不是符合鲁迅的论述和看法呢?我们认为是值得商榷的。鲁迅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对章太炎的倒退是有过两种论述的意见的。不过他的论述不是从正面而是从侧面来论述的。他把章太炎和高尔基作了对比来进行分析论  相似文献   

7.
黄春华 《江汉论坛》2003,(10):61-63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学问家,他与民国时期两任大总统、三任副总统的黎元洪过从甚密。章太炎对黎元洪的青睐,半出于民初政治斗争的需要,半出于他对黎元洪个人品德的钦慕和对黎元洪所予帮助的感激,而民初政治斗争的需要是章太炎看重黎元洪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章太炎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反满革命的宣传家;一个成就卓越的学者;同时还是一个政治活动家。这些评价在史学界没有异议,二十多年来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是章太炎属于那个阶级?是地主阶级反满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是农民阶级利益的代言人?近几年来主张章太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文章不少,读后获益匪浅。然而似乎还未能成定论,笔者愿意在过去粗浅的认识基础上,再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章太炎实在是个伟大的复杂人物: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宣传家和思想家,又是片面强调“种族革命”的狭隘民族主义者;他曾是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和无神论者,但后来变成了崇奉佛教唯识宗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曾经拥护和传播西方自然科学和达尔文进化论,但到头来只不过是“粹然成为儒宗”的“国粹”主义者;他是一代学术大师,又是个“脱离民众”、“和时代隔绝”的人。章太炎的一生是复杂的,其思想也是复杂的。本文主要想从哲学思想上探讨一下章太炎思想变化的情况,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章太炎与孙中山为何由合作走向分裂宾长初孙中山和章太炎都是辛亥革命时期有影响的人物。在辛亥革命前期,两人的关系经历厂从合作到分裂这样一个特殊的过程。原因何在?从中说明什么问题?对此史学界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待澄清。章太炎认识孙中山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  相似文献   

11.
化用西方学者的“民族志”的概念,以“民族志书写”来描述章太炎的语言实践,有助于探讨章氏的民族志书写与主体想象之间的紧张关系.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章太炎“文”之雅驯,包括文辞的古雅与文类的纯正.第二部分探讨章太炎民族志书写的特征:通过小学考训以求问题本源;以“学”为质,史理汇通;发现魏晋文,张扬个性.第三部分探讨章太炎的民族志书写以确立国性为鹄的,但因其不断内缩,反而限制主体的开放性生长.  相似文献   

12.
《齐物论释》是章太炎所撰“以佛解庄”之哲学作品,自谓其思想创见为“千载之秘,睹于一曙”。通过章太炎《齐物论释》中对佛教华严宗法界缘起诸教义的阐发与反思的方式,可见章太炎“以己意进退佛说”,其对佛学的态度是试图汲取思想资源来证成自己的哲学体系,同时也可见章太炎的佛学思想濡染了颇深的理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3.
试论章太炎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章太炎的教育思想刘虹,刘在山章太炎(1869—1936)是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也颇为丰富,其中爱国主义主题贯穿始终。《太炎谈教育》、《章太炎的白化文》二书,集中体现了章太炎的教育思想。一、以“自国自心”为出发点的“国粹”教...  相似文献   

14.
严复与章太炎都是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严复以传播西学闻名于世 ,章太炎则是名垂青史的国学大师。最近 ,我们发现俩人之间有许多交接点。倡西学者兼论国学 ,讲国学者也采西学 ,有时不谋而合 ,殊途同归 ;有时水火不容 ,针锋相对。研究严复与章太炎的重合思想 ,有助于深刻认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复杂流程。《天演进化论》与《俱分进化论》近代西方国家的进化论传入中国 ,成为思想界的进步学说。严复与章太炎从不同途径接受了进化论观点 ,而且各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严复的《天演进化论》与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代表了他们的进化观 ,反映…  相似文献   

15.
对鲁迅与章太炎的联系及其“五四”意义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太炎与鲁迅对浙东学术思想的承续性发展,显示着"鲁迅与章太炎之缘"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变革中的文化意义。章太炎与鲁迅所确立的"取今"与"复古"的变革取向及其对"魏晋文学"观的选择,构筑了"五四"新文化、新文学发生的"浙东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6.
章太炎于清末民初时常评论王学。一方面他认为王学缺少近代科学所体现出的逻辑性、严密性与条理性,致使学说内容含混不清、流于空论,体现了先秦诸子之后中国学术的整体缺憾。立宪派受近代日本思潮的影响,多假借王学以立言,章太炎极力揭示、论说"致良知"不足以成为政治判断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章太炎又很重视道德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性,强调除了革命道德和激情,革命活动更需要基于熟识历史与现实基础之上的冷静判断,而这恰恰是王学所不能提供的。因此他在民初重思王学,虽承认其迅捷奋发之绩,但更强调从中国自身传统和现实出发周知民间利病、冷静处理政务的持久之道。  相似文献   

17.
章太炎与同盟会的分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发现,章太炎与同盟会内部争议的许多问题都有密切关系.从同盟会成立到同盟会解体,他几次卷入党内风潮的漩涡,对领导集团之间的矛盾,都有自己鲜明的态度和立场.在已往的研究中,有的论者认为章太炎完全不顾革命全局利益“闹分裂”,处处反对孙中山.这是一种错觉和误解.将内部矛盾的政治责任推到一人身上,是不公正、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此,考察章太炎一生功过,必须全面地、客观地研究他与孙中山的关系,研究同盟会内部矛盾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耀宗 《云梦学刊》2009,30(2):31-34
《国故论衡》是章太炎在东京国学讲学会若干讲义的结集。《国粹学报》与《民报》所提供的舆论空间促使他走向中心,成为一位学术上的公共人物,也是在这一时期章太炎开始较多地谈论自己的治学心得。《国故论衡》中的很多问题都成为新文化运动一代学人的“国学常识”和他们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中留下的三百余万字著作是一座取之不竭的思想宝库。章太炎的政治领导思想也独具特色,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领袖作用思想 章太炎认为,“人之精神,本为白纸,人之始,皆一尺之鳞也。”因此,任何领袖人物的产生与普通人产生一样,“非有上帝之造之,而物则自造之。”他在《菌说》一文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一观点。同时,他还认为,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国家的责任、功业、荣誉等不能归之于少数领袖人物,必须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他在《国家论》一文中指出任何领袖人物都没有理由妄自尊大,居天下之功为己有。  相似文献   

20.
王天根 《学术论坛》2002,(2):102-106
社会转型前的晚清社会并未越出传统民族主义的樊篱 ,以“华夷之辩”的民族理念为核心的传统民族主义思想成为处理民族交往的重要准则与衡量标准。随着中西交往的进一步加深 ,传统的民族主义信念根本抵挡不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所标榜的世界主义的冲击。本文以近代西学、中学代表人物严复、章太炎对宗法社会与近代民族主义之间关系的对话为视角 ,试图揭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念诞生与发展的曲折历程 :就历史表象而言 ,是传统民族主义被迫告别数千年的宗法社会 ,屈辱地向近代转型 ;就历史发展的内在理路而言 ,则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以近代学人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文化品性进行极为广泛而深刻的时代变革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