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明,形成并发展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同于“一党制”,也不同于“两党制”和“多党制”,它是对人类政党制度文明成果的“扬弃”,彰显出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显著优势。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可以从结构、机制和效能三个方面把握。从结构层面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构了新型政党与政权、政党与政党、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构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新型结构关系;从机制层面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内在地包含了利益表达机制、政党协商机制、决策施策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从效能层面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内在地包含了共识达成效能、优化决策效能、高效执行效能、维护稳定效能。结构、机制和效能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彰显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所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这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既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有区别,更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有根本的原则区别,它充分体现和反映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首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政治制度的基本方面,一个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个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有人民政协作为它们的重要组织形式,从而体  相似文献   

3.
科学意义上的政党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当今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或是在民族独立国家中,政党已经成为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社会政治现象。通常人们根据在一个国家里实际参与掌握政权的政党的多少,把政党制度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英国和美国是比较典型的资产阶级两党制国家;欧洲一些国家大多实行多党制,其中以法国、意大利为典型;至于一党制,世界上有民族主义国家的一  相似文献   

4.
政党制度是指某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党政治体系。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这种反映政党直接或间接参政的合法方式,通常表现为一党制、两党制或多党制等不同形式,并在历史转折时期伴随社会潮流涌动发生变异。世纪之交的日本政党制度正处在体系转换时期,其起因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论述,主要说明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反对西方的多党制,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新时期统一战线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新时期多党合作制度及其特点,把握新时期多党合作的基本规律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对于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是和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是有本质区别的,同时,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它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也不尽相同。新时期的多党合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日本现行众议院议员选举制度是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的混合制.一方面,多数代表制具有两党化倾向;另一方面,比例代表制又助长多党制.因此,产生了多党制与两党制的"分裂性政治效果".在迪韦尔热法则的"机械效应"与"心理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日本政党体制呈现为"准两党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内容十分丰富,它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多党合作范式和民主党派内部的良性竞争范式。其中,多党合作是主范式,民主党派内部的良性竞争是次范式,次范式服务于主范式。与西方政党政治相比,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在“合作”与“竞争”两个范式上都具有优越性。在合作层面,长期稳定的多党合作超越了西方政党政治中常见的短期有限合作,它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主线,而非为了一己之私、一党之利;在竞争层面,民主党派内部的良性竞争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它超越了西方政党之间由竞选体制催生的恶性党争与否决体制。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对世界的制度贡献,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党政治都是其本国政治、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而日本是在二战以后,在美国占领时期短时间内完成的民主政治体制,因而它与西方政党政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日本的政党制度不同于两党制和多党制,政府由不同的政党或政党联盟轮流执政,日本能够在完全竞争的多党制条件下,自民党以优势地位执政长达38年之久;其次,日本的政党组织结构与西方国家不同,日本政党内部派阀林立且活动持久;第三,日本政党与政府的关系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党政分开,自民党直接参与政府运作,成为政府运作的中枢神经;第四,日本的在野党没有起到西方发达国家在野党监督、制约执政党的功能,各政党没有明确的政策主张,具有明显的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社会状况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毛泽东深刻分析中国的阶级状况和社会特质,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多党合作制既不同于一党制也不同于多党制,多党合作制总结了二者的特点,是民主与集中相统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政治协商和统一战线是我国政治体制的根本特点和优点之一。它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实行的一党制,更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两党制和多党制。它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富有生命力的政治体制。正确地坚持这个制度对于促进四化建设,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治多元化”实即西方的三权鼎立和多党制,这种资产阶级政治和政党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也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是一个可怕的政治陷阱,其实质是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建立反对党、从根本上动摇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康民 《社科纵横》2003,18(2):6-7
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的大变动之中 ,中国也处在历史的伟大变革之中。能否自觉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 ,把中国政党制度建设这一关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问题置于国际背景和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 ,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多党合作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在新世纪不断增强我国政党制度的活力,继续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政党及其构成的政党结构关系联结着国家与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既植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又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而创造出的新的政党政治模式,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通过对中西方政党制度中的政党与政党、政党与社会、政党与政权(国家)三重关系的比较分析,可以深入挖掘两者的同质性构成和异质性基础,从而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实践模式作出学理阐释,更好地将其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创造性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晓宇 《创新》2012,6(4):29-32,1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创立的这一政党制度的创造性价值在于,它开创了中国式协商民主的新局面,开创了新型政党关系学说,具有西方政党制度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是牵引与维系各种规则、关系或场域的一种纽带,并以一种独特的结构被安置在特定的时空中.作为西方政治民主重要构件的欧美政党制度,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各种因素互动与作用的结果,在特征上颇具时代性与特殊性.欧美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偶合性警示我们要审慎对待制度的建构与移植,某些看上去精妙的东西可能并不是现实中最适宜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需要积极促进各党派的精诚团结与合作,需要坚持和体现依法治国的原则,需要不断加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规范化与经常化。需要进一步提高多党合作的兼容性,需要善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经历了三个极其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十年浩劫中受到的严重破坏,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提出了一整套有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与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多党合作制度。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着眼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继续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