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的目的在于回答两个问题:第一,21世纪中国经济周期平稳化的原因何在?第二,21世纪中国经济波动的来源何在?利用统计分析和构造的多方程结构宏观经济模型,我们发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几乎完全在于国内因素,包括国内需求冲击的稳定和信贷市场中的自稳定机制;就第二个问题而言,21世纪中国经济波动的最大来源在于国外需求冲击和国内需求冲击——前者对GDP的波动影响较大,而后者则更多地影响CPI。本文的另一个发现是,传统的盯住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对稳定GDP和CPI几乎没有效果。本文的政策建议之一是,在全球危机的背景下,稳定总需求的国内经济刺激政策依然很重要。本文的另一个建议是,为了摆脱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更加依靠城市化而非工业化,并在国内调整各个区域的经济角色。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HP滤波法、生产函数法和菲利普斯曲线法对1980年-2009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目前的潜在增长率为8%~10%,中值为9%。但是从未来更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成本冲击等诸多阶段性特征的影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会下降,宏观经济调控将更多地注重多维动态平衡: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性关键因素在于货币政策;要注重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要在创新与消费方面找到突破口;要重视增长速度与社会利益协调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王勇 《社科纵横》2009,24(8):77-78
对于新中国犯罪构成理论发展的历史,学界主要有四种观点:两阶段说,三阶段说。四阶段说以及五阶段说。为了反映最近的理论发展,而且从较长时间内反映犯罪构成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笔者主张新的三阶段犯罪构成理论发展史:即第一阶段、奠基阶段(1949--1982);第二阶段、改良阶段(1983--1997);第三阶段、改革阶段(1998-)。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冰岛、巴西、土耳其、墨西哥四个货币危机多发经济体作为经验样本,利用生产函数法对四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对各国1972—2015年货币危机对本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货币危机对潜在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货币危机主要通过影响资本存量来影响潜在产出。面对世界经济频发的货币危机,建议我国政府强化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有效监控,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测与科学管控,保持较为稳定的国际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优化国内经济结构,确保我国经济在转型期保持潜在产出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范彩萍 《社科纵横》2007,22(11):108-109
风采迥异的法律文化系统,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法律文化及其发展有其特定的过程和特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色彩斑斓而又连绵不断、一脉相承,经历了从单一法到混合法的过程,并以其特有的"伦理法"性格而独树一帜。本文试探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演进的几个阶段,并简略分析了其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印经济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1991年印度新的经济政策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两个发展中大国开启了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进程。经济对外开放意味着两国将外部市场作为一个新的自变量置入本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在开放的初始阶段,外部市场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使得两国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进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即中国走的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通过发展制造业渡过工业化的初始阶段,而印度走的是非传统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服务业,来拉动经济增长。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将步入由国内市场来主导经济发展的阶段,将会继续沿着工业化的标准进程前行,而印度仍处于外部市场主导经济发展的阶段,这也就预示着印度的服务业发展仍将持续一定时期,同时印度将推进制造业的发展,以启动传统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叶祥松  胡剑峰 《创新》2010,4(5):61-64
储蓄率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影响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变量,大量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基于中国1978~2008年间的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储蓄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是储蓄率的Granger原因,但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因此,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当放在启动消费上,适度改善投资结构,加强对可贷资金的引导和规范,保证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的畅通。  相似文献   

8.
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应该认真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经济面临的三个方面的重大转型:一是经济发展由出口依赖型转向扩大内需型;二是经济增长由吃两个"红利"为主转向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三是政府宏观调控由打压增速防过热转向保压结合防紧缩,以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温淑春 《社科纵横》2007,22(7):59-61
民意调查的发展,考察其阶段的划分是一个重要角度。在目前可以看到的学术研究资料中,以研究美国的民意调查为主,有两种划分方法,一是以不同年代民意调查的变化特征来划分的不同阶段。二是将民意调查的发展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相似文献   

10.
王凤显 《社科纵横》2002,17(3):16-18
科学地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形式 ,是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有关社会主义全部问题的根本 ,又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之所在。本文阐述了分析这个问题的历史条件、指导原则、矛盾内容、五个发展阶段以及解决该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代立梅 《社科纵横》2015,(1):126-129
阿尔都塞从其"认识论断裂"出发,认为1842-1844年时期的马克思即青年马克思在思想转变上存在着一个费尔巴哈阶段,这不仅表现在青年马克思在思想表达上借用了很多费尔巴哈的概念和语句,而且表现在二者在总问题上都是十分一致的,还表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表达的思想倾向还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然而,深入研究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历史脉络,阿尔都塞的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认为青年马克思在思想转变上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曲解了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的丰富性、立体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刘浦信 《创新》2009,3(4):44-47
根据经济周期性波动理论,分析经济增长与物价上升之间的传导机制,对当前至2010年江苏省经济运行趋势进行预测,对下一轮经济周期江苏省经济基本走势进行判断。政府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速城市化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工业化从19世纪的第一次浪潮到现在大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解放前的中国近代农村工业化,发展较快,且具有爱国主义的特质。2.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阶段,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资金严重短缺及长期的赶超战略,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3.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前,政府决策决定着农村工业化的走向,发展速度快,但效益低下。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确立至今,外商投资促进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基本实现农村工业私有化,乡镇企业的作用增大,地区差距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已由偏冷转为偏热;经济增长仍然依靠投资拉动,但投资效率很低;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居民消费增长乏力;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出口增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面对新的经济形势,短期内宏观调控的重点应该从维持增长转向抑制过热.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应该是逐渐降低投资率,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扩大居民消费;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尽快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而且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探索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一步寻找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途径和措施,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把资本收益率与经济增长率关系引入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框架,并借助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数据检验了这一分析框架的适用性。结果显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与资本收益率超出经济增长率的趋势相吻合。这给我们选择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提供了一个可以遵循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国际上、经济界通用的工业化判断标准,定量分析甘肃省工业发展的阶段,并针对甘肃省工业发展的阶段提出相应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田径运动作为运动之母,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作用可见一斑.然而,当前诸多研究表明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就是因为体育课的内容设计没能真正吸引学生.该文就如何使我国田径课程内容科学化、系统化展开论述,提出以下策略:(1)应着重强调田径课的价值;(2)内容应符合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历史阶段和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总结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划分,揭示了现代化不同历史阶段中政治发展的任务和特点,力求通过对于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分析,论述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 ,对建国以来党政关系的变革过程作了阶段性划分和特征分析。认为中国党政关系的变革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寓党于政”、“以党代政”、“党政分开”、“以党统政”四个不同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变化表明 ,中国党政关系的变革过程 ,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变革过程 ,而这种变革过程从根本上决定中国的人民民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际落实与实际运做的性质。这种变革过程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代表了中国政治体制变革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党政关系的阶段性变革还表明 ,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并不是以某种抽象的价值目标为动因的 ,而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依据党的执政经验或教训和应对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作出的对策性选择。尤其是邓小平力主推行“党政分开”和江泽民 1 989年 6月主持党的工作以来 ,中国的党政关系和政治体制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和具有转型性质的发展 ,中国的党政关系和政治体制进入了一个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新时期。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5,(7):54-59
道琼斯工业指数连创历史新高的原因,需要从美国工业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来观察。在不同的阶段,道琼斯工业指数增长与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