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剑仙型武侠小说或剑仙神魔型武侠小说中,剑术、仙气、魔气是主要的,“内功”只是造成高明剑术、造就剑仙、魔头的根基;而到了金庸笔下,“内功”本身就变成了剑仙或魔头的直接本领,“内功”成了金庸作为“新到仙派”的最本质特征,也是金庸武侠小说的最大卖点。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在漫长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我国古代传统的体育运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有了健身的“消肿舞”;到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时代,“导引”、“剑术”和“礼射”已经出现;封建社会的春秋战国和汉代,武术、射术...  相似文献   

3.
家有玩主     
钟师傅 《社区》2012,(5):40-40
如果不是自夸,李白应该算是天才少年。十五岁时不但阅尽奇书“作赋凌相如”,而且“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事实上,这位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黄金时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大师,却一生仕途艰难郁郁不得志。而与李白同时代的贾昌.因为有一手驯鸡的技术,在十三岁那年升任“五百小儿长”。尽管是领着一群小孩养鸡以供皇家娱乐.但那会儿端的是政府铁饭碗。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中国妇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亟须得到理论层面的回答和指导。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妇女解放和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妇女解放和发展的制度保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妇女解放和发展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等六个关系,是首先需要关注和厘清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道教文化对明清剑侠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剑侠小说表现出的对神仙的热情向往,对生命形态的"道性"阐释,以及剑侠的隐居山林、修炼剑术、游戏人间、救世济民等内容,甚至某些情节模式的形成都有着浓郁的道教文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30多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和深化的30多年。渤海大学冉清文教授的专著《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集中探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及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既强调了理论的一般性,也突出了理论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人类现代文明发展史上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基本范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它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发生发展实践活动的理论升华,又是中国式现代化发生发展所需要的理论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需要新发展理念,而新发展理念的出场也离不开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特定的时空场域,亦即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既生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场域之中,有其必然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又以其原创性贡献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凝练的最重要、最主要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对西方发展理论的超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得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着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十字军东征时期,西班牙一位非著名剑术大师有句名言:身为骑士不会击剑,和一条咸鱼还有什么分别?从此他的击剑班火爆起来,桃李满天下:那个时代的欧洲,击剑与骑马、吟诗等并列为骑士的七种高尚情操,这跟我国学四书五经习六艺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中国特色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发展理论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发展理论的创新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不断发展创新的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经过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其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民族理论,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使中国各民族获得解放和发展,走上社会主义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其第一要义是民族发展,核心是民族平等,基本要求是民族的全面发展,根本方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专门机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要通过准确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的基本功能、集力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的主攻方向以及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的运行机制等现实路径,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建设。?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不断发展创新的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经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内涵、内容和现实意义进行探讨,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从社会发展的运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从人类发展和世界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性质和发展阶段,强调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重视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理论的实践性和内容的创造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辛亥革命以来在中国国情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并借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验,以追求和实现经济现代化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理论体系。中国人民追求与实现现代化过程的进程性决定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各发展阶段都涉及到的关键性的理论研究,其内在逻辑性则体现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主线。概括并把握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阶段与理论主线,对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学科建设、体例设计、框架结构及内容选择等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代特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核或者说基本原理在当今时代和中国的时空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存在样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崭新理论形态。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地位有助于廓清国内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非马克思主义化、非社会主义化的误解和歪曲。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是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交互作用的科学认识,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开辟了当代跨越式发展研究的新路向。在全球性语境中观照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厘清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的科学内涵;追溯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渊源,爬梳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全面阐释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必将深化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认识,服务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进程中展现出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其本质特征集中表现为具体化结合、时代化发展与主题化集成,对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先后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等具体实践形态的具体化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提供实践内容与历史基础;我们党依次回答时代之问,凸显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挖掘活力动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化发展并彰显出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我们党创新完成理论继承发展的主题转换,集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承一脉的主题化理论成果,不断提升党的理论思维水平,走向理论成熟状态。  相似文献   

19.
从世界大格局的高度来审视和把握中国的发展问题,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重要视域。邓小平把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同世界的进步和发展联系起来,深刻地阐明了世界坐标中的中国首先需要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等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大理论成果。同70年来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史和建设史值得大书特书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也值得大书特书。根据以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书写经验,特别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书写的方法论问题。本文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方法论原则是:把握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总体"、实现理论存在形态的合理转化、重视"理论事件"的理论发展意义、理论创新主体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