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先霈的《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以下简称"王著")是一部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中国艺术心理思想的著作.说王著全面、系统,是因为其涉及到了中国古代的主要历史时期及中国古代所有重要的艺术心理思想;说王著深入,是因为其是将中国艺术心理思想放置于中国文化(乃至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心理这样广阔的宏观背景上来展开研究的,在研究方法上是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作参照和导引的,是与古代及现代的艺术活动实际有机结合的.  相似文献   

2.
试论广告艺术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作为商业艺术,它的艺术价值是依附于它的经济价值而存在的,其艺术性道德表现在对信息的艺术化包装与处理。广告反映现实的基本方式是塑造符号化和个性化的商品品格形象,既承载其诉求意愿,又以其直观的美的形式激发起受众的心理认同与共鸣。广告是兼容性很强的综合艺术,能够多方面地化合各种艺术形式的因子,使其成为广告艺术生命肌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建筑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具有特球的审美特证,主要表现在实用性和艺术性,身份性和交际性,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统一。为使建筑艺术产生其审美效应,就应该注意建筑形象要与观赏人视觉心理契合,建筑需有与心理动型适应的和谐构图,以及需与人的观赏次序相适应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天才研究从主体性基础和目的论原则出发,"天才"服务于其艺术哲学观,他将自然与艺术结合起来,认为自然赋予天才规则创造美的艺术,在康德看来,天才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独创性,二是典范性。天才有其独特的心理运行机制,主要由知性、想象力、审美理念构成。美的艺术的作品是在看似矛盾的天才与鉴赏力两者的合规律统一协作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论心理协调在现代组织运行中的特点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现代组织的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必须依据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与被领导者达成和实现最佳的组织心理协调关系,并形成一种精诚团结、真诚合作、融洽共事的良好的心理气氛,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保证组织心理稳定、健康、和谐的发展,是当代管理者提高领导工作实绩与组织行为效率的一种重要的心理领导艺术。掌握这一艺术在组织运行中,领导者还应把握其所涵摄的整体性、趋同性、互动性的特点,发挥其促进组织整合与提高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以便实现整个领导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相似文献   

6.
艺术教育与审美经验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感觉和审美经验的培养与传递是艺术教育的核心问题。通过艺术活动培养起来的审美经验具有客体指向性、感受自由性、情感超脱性、主动发现性和综合完整性等特点,其总体效果是提供一种高度的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使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得到更好发挥,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洞见。艺术教育的目标体现在培养文明感、孕育创造力、传授交流能力和提高整体素质等多个方面。在由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组成的整体艺术活动中,审美个体的审美艺术经验得以全面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主观性:艺术本质观何谓艺术的本质?现实主义美学的回答是客观,艺术是对客观感性世界的观照与描摹;浪漫主义美学的回答则是主观,艺术是对主观心理世界的开掘和探求。因此,立足于主观,把艺术视为作家内心世界的产物,认为审美主体的主观心理要素构成了艺术最重要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8.
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 ,有着丰富的审美心理蕴含。艺术意境中审美情感意绪是与心理化了的物景及物境相互交融 ,共同存在的 ;意境创造中艺术想象则是与心理物象相伴相随的。意境的创生中依赖审美活动两主体 (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 )一定的心理基础 ,高妙的艺术意境的产生有赖于创作主体的人格境界 ,不同的文化人格会创构出不同的艺术意境。而审美接受主体重体道的心理特征 ,往往使得欣赏者从具体的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去寻求对整个的人生、历史、宇宙的形而上的感悟 ,因而艺术意境的创生联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苏轼文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诗学本体意义上的艺术心理研究,他从创作的全过程探究诗学创作的艺术心理结构,诸如诗人与表现对象之间的空静、物化、神游的相契相融的特征,并且把自己的创作心理体验融会其中,因而使他的诗学本体艺术心理理论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创作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篇小说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坛最重要、更是发育得较为充分的文体之一.长篇小说最核心的艺术参数--文本结构的艺术节奏,无疑是它的艺术生长点.长篇小说的艺术规定性--"长度"和"跨度",要求其形成独特的结构艺术形态.由于长篇小说在物理长度和心理广度上的要求,同时也势必与结构艺术上的节奏追求形成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1.
韩清玉 《兰州学刊》2010,(8):164-166,172
王国维美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艺术自律思想,其形成一方面借鉴了道家的美学精神,建基于对中国古典艺术观念的反思;一方面受益于西方美学资源,特别是康德的审美自律思想。王国维的艺术自律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艺术形式本体论、美学价值论三个维度,其思想用审美性架起了从中国古典美学到现代美学的桥梁。王国维并没有走向"为艺术而艺术"的极端,而是从美育的视角把艺术自律与人的精神自由联系在一起,其理论充满了辩证色彩。  相似文献   

12.
人的恋旧情绪是人类惰性的心理根源,中华民族对传统的迷恋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根源。传统是精华与糟粕搅拌在一起,为了发展必须剔除糟粕,吸取精华。纵观古今,从来没有永恒不变的精神价值,传统中有用部分,也会随时间的流逝,不断改变其作用。艺术作为精神活动的产物,其本质是自由的、创造的。逆变心理是劳动创造作用的生成物,是艺术创新的不朽动力。  相似文献   

13.
联想与想象,是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最重要的心理机能,尤其在音乐美的享受中是不可缺少的审美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艺术自律思想,其形成一方面借鉴了道家的美学精神,建基于对中国古典艺术观念的反思;一方面受益于西方美学资源,特别是康德的审美自律思想.王国维的艺术自律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艺术形式本体论、美学价值论三个维度,其思想用审美性架起了从中国古典美学到现代美学的桥梁.王国雏并没有走向"为艺术而艺术"的极端,而是从美育的视角把艺术自律与人的精神自由联系在一起,其理论充满了辩证色彩.  相似文献   

15.
艺术家创作的心理特征,包括直觉、想象、幻想、情感、意志、理性等,都是美学与艺术心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艺术作品正是这些心理过程及其艺术家创造力的物质形态化,无论是研究艺术家还是分析作品都不能置创作心理内容而不顾。本文选择创作心理中的艺术直觉、无意识以及艺术智性进行论述,以期发现其中的某些艺术心理规律。  相似文献   

16.
通感描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 ,在诗歌与散文中运用较多。本文着重对通感描写的性质、心理基础、主要特征与艺术效果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旨在寻求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艺术的命运与现代媒介技术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类情感交流方式的艺术,不仅深受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和人们的心理欲求的影响,同时也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急剧的媒介技术更迭,使得艺术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当代电子媒介格格不入的艺术,其惯常的命运就是越来越处于边缘地位,或者是变成一种精致的符号,在张扬自己的高调雅致品格的同时,削弱了自己介入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庄伟涛 《南方论刊》2006,(10):91-92
本文通过对齐白石“衰年变法”前后作品题材、绘画风格的比较,剖析了其“衰年变法”的社会、心理原因,论证了齐白石“衰年变法”是对传统中国画的解构与重建,是对自我形象、内在思想感情和隐含旧制度的解构与重建。这种艺术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征候和预兆,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有着不谋而合和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李平 《社会科学》2007,3(3):184-192
在古代希腊(特别是雅典),观看悲剧不仅是市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最主要的艺术活动,也是城邦生活的重要内容。悲剧艺术对观众的情感和心理造成的影响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亚里士多德与他的老师柏拉图对此展开了隐性的抗辩。与柏拉图的政治性否定不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客观分析了悲剧接受的后续心理效果。从宏观意义上说,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对艺术本质展开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淮阳的布老虎,从艺术形态上看似乎是颓废的,也似乎是一种保守,因为它过于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真正深入地做一次田野考察,才发现它简单的艺术形态背后蕴涵着极为丰厚的民俗信息。淮阳布老虎艺术形式因信仰而产生,伴随民俗活动而延续,历经世代传袭,外在的艺术形式最终与内涵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从审美角度看,背后观念性的东西决定了艺术存在的形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审美心理。因此,我们不可低估民间信仰对艺术形态与审美心理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