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必须加快组建一支符合新工科教学要求的专业化、高水平教学团队,这是实现高质量教学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现状来看,新工科建设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该文阐述了新工科应用型教学团队的含义及特征,分析了当前应用型地方高校建设新工科教学团队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策略,希望能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打造优质新工科教学团队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新工科背景下,需要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并具备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以武汉轻工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建设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校企合作育人基地的建设及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以期为其他高校开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得以迅速推广,对实践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该文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针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发展现状,深入开展问题梳理和理论分析,探讨并提出了适用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路径,对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应用型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具有一定指导与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阐述目前智慧工地课程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薄弱、考核机制落后等问题,结合新工科理念,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要求为标准,探索并提出强化实践教学质量、打造“工程师+教师”的教学团队、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机制等具体改革措施,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探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数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科专业重要的基础核心课,其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针对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开展基于BOPPPS的多元混合式教学、优化考核评价的创新举措,旨在持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课程教学质量。创新举措能够为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保定学院工科专业办学为例,探究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现状,总结出地方高校工科类人才培养存在的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适应的若干问题。根据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理念及思路,以保定学院一流工科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对课程思政建设、学科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和校企合作等实践创新方面的成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教育工程,需要根据当下社会就业结构,制定严格的人才培养制度,围绕标准化人才建设需求,打造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发挥好自身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特色,加强传统工科与新工科的转换结合,制定更加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得到全面发展。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进而推动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工科类高校提升教师工程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旨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该文为了进一步理清应用型高校工科类教师工程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的内涵,首先通过网上问卷星平台、座谈会、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调研。然后,根据调研分析结果,从工程应用研究能力、工程实践指导能力、课程建设创新能力和教研团队建设能力等方面建立了应用型高校工科类教师工程教育教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基于指标体系建立,从实施创新服务计划、实施教师内塑计划和加强组织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有效转变了教师的工程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教学研究能力,加强了教科研团队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更加注重技术的应用性、实践性以及理论知识的前沿性,这对专业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该文对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围绕课程思政、工程教育认证、融合企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对教师培训体系进行探索与实践,师资队伍的师风师德、教育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推动了该专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新工科专业发展迅速,对传统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挑战。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该文探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重构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以期深化地方高校新工科教育教学实践,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陕西省属高校宝鸡文理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当前工业设计专业师资及人才培养现状,基于西部地区工业设计行业需求,服务陕西辐射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在新工科背景下,从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群建设、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新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该文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以及“北京指南”等新工科建设“三部曲”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下,结合新工科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律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工程伦理意识,具有解决涉及多学科交叉和多技术融合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探讨了新工科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同时,结合大学物理及相关课程,从教育教学方法、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的探索。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以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下实施教育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基础引领、项目驱动、专创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该如何提高质量,如何将新文科优势与产业发展充分结合,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是目前应该思考的问题。该文阐述了新文科建设给应用型高校带来的新机遇,对高校实践教学深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并就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任务。一方面高校逐年扩招,毕业生人数激增,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可促进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理念的变革创新。该文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方面入手,为当前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高校培养人才和教师讲授知识的重要教学工具,教材建设的好坏显著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工科建设、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等复杂形势对国内高校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分析上述新形势对教材建设的具体需求,总结出国内高校教材建设方向.结果表明,高校应构建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且教材要能够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实践、学科交叉等特征,并能够采用多种方式如传统纸质教学、电子化教学、立体化教材等呈现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6.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适应国家战略发展和人才培养新需求,对具有鲜明医工融合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该文通过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实施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善于思考和敢于创新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医学成像原理为例介绍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教学与科研脱节、创新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五维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三元协同"教育机制与平台,提升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高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顺应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电子类工程实践教学要求,在电子类工程实践教学中引入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将设计思维方法、创新创意工具、创新考评体系、实践成果多元转化等融入电子类工程实践教学,在专业动手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与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优化高校电子类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强化工程教育理念,将新工科理念融入专业教育,构建五位一体的新工科协同创新育人平台,优化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众创空间,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多层级多平台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适应国家创新战略驱动发展的新工科人才,为工业强国建设、大众创新创业做好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20.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未来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基于新工科理念的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模式教学,以学习产出为驱动力,以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该文基于新工科理念,在剖析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短板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理工学院OBE模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对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双院制"建设、资源整合、奖励机制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