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BIM技术在高校土建类专业教学中具有突出的应用优势,可以有效提升土建类专业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在BIM技术的推动下,高校土建类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果。针对BIM技术的内涵进行概述,探讨了BIM技术在国内外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结合BIM技术在土建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高校在BIM技术的帮助下推动土建类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改革成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项新兴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主体的高职院校,对BIM人才培养应探索出一条适合并行之有效的路径。该文从BIM人才培养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展开阐述,提出了建立校内BIM工作室、校企联合、教学与实践联动的BIM人才培养路径,以期达到提升BIM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BIM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该文探索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组织多专业学生开展BIM技术混合教学与工程实践,将BIM人才培养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学生竞赛等活动相结合,打破BIM人才培养专业壁垒,突破BIM人才培养在课本、课时、课堂方面的限制,探索解决BIM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难的问题,尝试多专业混合教学培养BIM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从国家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开始,如何把"1+X"证书融入专业教学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基于"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了专业BIM方向的升级改造,把"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的职业技能要求融入专业建设,并实现与专业核心课程对接.从课证融合角度叙述教学总体设计,以课程案例详细介绍教学具体实施过程,通过"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教学实证的研究,形成较完备的"1+X"证书教学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针对BIM技术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开课时间短、授课经验缺乏,技术更新快、脱离工程实际等难题,上海理工大学BIM技术基础课程团队通过优化课程目标设置,调整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创新考核方式,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措施对BIM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探索,以增强该课程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力度,为该课程的进一步开展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现代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的建设急需掌握BIM技能的应用性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需立足建筑产业未来发展和需求,以现代学徒制为平台,将"1+X"BIM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现代学徒制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能够满足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及现代学徒制要求的建设工程管理类人才.  相似文献   

7.
传统建筑随着新时代事物的更替变化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也间接说明原本采用实体保护的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传统建筑的传承与保护需求。如何使传统建筑得到完整的保护与传承是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BIM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阐述了BIM技术的功能及应用于传统建筑领域保护的优势,通过分析BIM技术的虚拟搭建方案和具体过程,为我国传统建筑领域的发展奠定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BIM与工程项目管理双语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基于OBE理念确立教学目标,包含课程思政目标.通过中英双语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工程实践、BIM5D软件应用技能、Project软件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等教学环节,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内容、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教学参考资料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与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结合Blackboard平台进行课程开发建设,使用创新的多维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利用雨课堂与腾讯会议等软件,以双语微课视频与课程直播辅助进行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翻转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将BIM技术打造为项目精益化管控平台"是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两个平台"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高度重视BIM技术的研发应用,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飞跃后,始终在BIM技术应用领域中走在前列,在行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所谓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社会持续分化和阶层、利益群体界限逐渐清晰的背景下,中国农村阶层关系出现了利益关系、合作关系、政治心理、有序流动等方面的失衡,这些问题增加了农村阶层关系紧张与冲突的风险,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农村阶层关系进行政治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周兰荣 《社会福利》2012,(10):57-57
进村屯,以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帮扶为目标,解民困 之一:积极争取危泥草房改造项目,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难"问题.加快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人居环境条件,尤其让农村绝对贫困户迅速改变现有生活状况,民政局积极谋划,抓住机遇,争取到199户、总投资1040万元的农村危泥草房改造项目,成为全州仅有的2个农村危泥草房改造项目试点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问题需从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传统农业的改造三个方面探索制度困境与出路,制度变迁和政府扶植是关键所在,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要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13.
论改造城中村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郭艳华 《探求》2002,(4):39-42
城中村作为一个规模较大、结构比较复杂、运行比较特殊的社区,在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型过程中,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论述了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分析了城中村形成和产生的原因,城中村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城中村改造应坚持的原则及对策措施。并指出城中村得以存在的最主要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存在,因此,在管理体制上寻求突破,是城中村改造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智能引领发展、绿色创建未来”的新时代,绿色建筑、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BIM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迫切需要培养土木工程创新型人才,作为行业支撑。建立智能建造产业学院,进一步推动土木专业智造化升级改造,面向智能建造技术发展需求,开发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课程和育人平台;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思政元素相结合,融入育人元素,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推进智能化技术、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工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重构课程体系;探索混合式、项目式教学方法及线上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探索“金课”建设新路径,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我国农业的现状和问题入手,阐述了农业的重要性,指出了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即农业的发展要与先进的生物技术相结合,要依靠科技来建设先进农业,从而促进农村的发展,引导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9,(3):123-127
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英国少年犯激增,监狱对少年犯改造效果不佳,感化学校成为改造少年犯的重要机构。19世纪中期,慈善会感化学校实现了生源从"问题孩子"到少年犯,从城市学校到农村学校,从纯粹志愿机构到政府资助志愿机构的转变。慈善会感化学校释放学生就业令人满意,工作表现良好,改造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7.
自3所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划归吉林省图们市民政部门管理以来,在地方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图们市民政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确定了“一年改造一个农村福利中心基础设施”的发展思路。整合现有资源,先后投入资金750万元,完成3所中心改建、扩建及供暖、厨房、洗浴改造等工程,2013年又投入11万元为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全部安装了烟感报警器和网络监控设备。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8,(9):69-7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倒计时"。经济欠发达省区贫困人口中包含大量的"三留守"人口,面临"未富先老"、经济社会落后、性别比失衡、贫困代际传递等现实问题。本文以宁夏农村"三留守"问题为例,分析农村"三留守"问题的特点,并提出对策建议。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建立留守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全方位实施精准扶贫,充分开发利用农村留守妇女人力资源,重视教育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性,深入创新探索农村养老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全球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因特网的空前发展,改造了现代科学的基础设施。科学通信技术的根本变化,对学者的职业活动有很大影响,使科学劳动集约化,对科学的社会机制和认识机制进行重大改造。文章介绍俄罗斯科学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现状和对学者科学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华楠  何倩 《社科纵横》2007,22(1):33-35
针对我国日益突出的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本文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视角和宗旨,以阐明保障农民宪法权利的重要性和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