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该文以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受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课程质量、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优化实践平台,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课程能有效地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且较为精准地体现“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高速发展的创新创业课程亟须匹配科学客观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该文结合“金课”要求和“双创”课程特性,通过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需求评价、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这3项一级指标,共制定7项二级指标和18项三级指标,构建了“金课”视域下创新创业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路和具体评价指标,并指出后续研究应结合创业数据,强化创业全过程可持续量化跟踪评价、建立实施效果定期评估机制,以期构建适合不同创业背景、不同类型院校、不同创业方向的创新创业“金课”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我国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提高大学生"双创"教育水平是推动我国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该文总结了在创新创业背景下,笔者任教《冷热电三联供》以来在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尝试.提出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强化理论体系建设,提高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结合课程案例,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在课程和考核方法中,融入创业理论与方法教育等方法、以上改进方法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学质量考核方法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该文依托天津大学教改项目和天津大学-欧盟Erasmus+国际教改项目,针对创新理论方法应用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项目式案例模式,开展“全过程”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从线上授课和线下翻转课堂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教学考核中的视频、图文、讨论、作业、考试和案例式分析六部分,探索致力于提升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混合式授课方式和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重要课程,由于该课程涉及创新创业理念、精神和能力等多方面内容,迫切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体系和搭建基于现实场景的实践项目.将项目化合作式教学方式应用于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改革,通过对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模块和内容的整合设计,运用项目化合作性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兼顾过程和结果的课程考核模式,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接触真实创新创业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以项目为依托,通过学生自主参与项目的设计、执行并顺利完成结项答辩,锻炼并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该文通过分析上海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开展情况,总结项目实施中的问题,探索应对策略,为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项目式(PBL)教学模式在高校“双创”教育体系中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详细介绍了PBL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效,并提出高校在“双创”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成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的趋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机器人工程学综合课程设计课程为例,该文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创项目和竞赛为牵引的项目式混合教学方法,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实行以成果为导向的过程化、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考核方法,构建“课程+项目+竞赛”三位一体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科创成果,并助力教师的科学研究,实现教与学的共同获益。  相似文献   

9.
采购管理课程传统教学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师生互动少;教学内容落后于实践,与现实需求脱节;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枯燥乏味;考核方式单一,过程性考核被忽视;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讲授“两张皮”等问题。该文针对课程存在的问题,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价值引领、能力导向、知行同构·“三理”育人理念,通过重构课程内容、深度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实施“N+1+1”的考核模式,注重过程性考核、构建课程思政“一体两翼三环节五联动”实施路径的创新与实践,实现了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强化了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提升了课程的高阶性,改善了学生学习的时空环境,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实现多主体多样化的考核,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了价值塑造与知识能力提升有机统一,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高校正处于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之际,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不能照搬以往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也应该从课堂扩展到课外。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双螺旋培育模型。内螺旋融合“学、练、践、创”等关键要素,用以培养创新创业团队的基础能力;外螺旋融合“项目、成果、竞赛”等关键要素,用以培养创新创业团队的综合能力。内外螺旋结合,在不断提升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步夯实团队的核心竞争力。课题以工科类的本科生、研究生组成的大学生团队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工科类背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培育模型,并逐步向其他专业门类推广,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SPOC既融合了MOOC的优点,又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该文通过教学理念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途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总结与反思对"SPOC+团队"模式下《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提升创业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综合性、发展性的概念,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中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创新创业教育在此过程中尤为关键.该文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课程设置、师资打造、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类赛事为重点,协同联动,全面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同时对今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能提升路径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教师即时评价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行为的性质、结果以及明确未来学习中需要改进的方向。该文以学生的学习产出为关注点,对结构动力学课程中即时评价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实践,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整合与建构结构动力学课程知识体系,采用“课堂讲授+大作业”的教学方式,考查了学生运用该课程知识独立提炼问题和计算问题的能力。将即时评价教学模式应用于结构动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实施方案、考核方式、学科融合和课程思政等方面,可培养具有创新和跨学科融合能力的高素质、交叉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创业类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为解决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不紧密、学生创业能力提升效果不显著三大难题,东北石油大学基于“四个课堂”,创建了“意识+专业+能力”三维一体的创业课程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措施包括:构建“四个课堂”体系下的大学生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创业教育课堂培养学生的“意识维”,在竞赛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维”,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实现创业教育的“能力维”。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由意识形成、能力培养、实践锻炼与成果落地所组成的各阶段衔接密切、不断推进的过程.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全过程分阶段实践方法,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按照创新意识形成阶段、创新能力培养阶段、创新实践能力打造阶段和创新成果落地转化阶段四个进程分别予以实施.该文介绍了各阶段的实践内容和实践方法,并且分析了全过程分阶段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要求各高校开设相关课程,至此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课.该类课程的开设,为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该文以南京体育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为例,重点阐述课程改革的理念、过程、成果及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要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基础,创新创业能力是影响创新创业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该文从理论和实践双重逻辑出发,以企业家精神理论、创业过程理论、职业胜任力理论为基础,以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为原则,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作为高校进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依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多层次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内实践基地的设立是为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为学生搭建校内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平台,拓展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该文通过对四川旅游学院焙烤食品开发与应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设立的意义、定位、建设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为高校校内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和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医药类高职和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八个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8种方式和路径.以医学创新思维与TRIZ创新方法统领,对两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系统集成并进行应用和实践.经过三年的研究和实践,两校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师资的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产教融合和服务大湾区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和实践表明,以医学创新思维与TRIZ创新方法引领和指导医药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走专创融合、产教融合、本职协同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是"双创"教育的一条有效的方式和路径,彰显了广州特色.  相似文献   

20.
“能力导向、问题导向、行动导向、结果导向”是创新创业教育倡导的四个重要教学理念,以《能源与环境材料创新设计》课程为例,按照这四个教学理念,实施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按照“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课程建设标准,通过“专业+创新创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完成对《能源与环境材料创新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升级、课程结构的改造、课程内容的扩展、教学方法的完善,从而提升本课程对大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效果及质量,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