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女性要解放、自由、独立、平等,必须在男女两性都有这种思想意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而娜拉、子君和莎菲所在的社会,男性却恰恰缺少这种思想,女性在争取自由平等的道路上就显得格外艰辛,付出的代价也格外大。  相似文献   

2.
张颖  胡珊珊  刘妍 《新天地》2011,(8):11-11
《简爱》的情节看上去属于常见的“灰姑娘”模式,受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具有神秘的气氛。但女主人公简爱的形象却非常独特。她身材瘦小,相貌平常,无金钱,无地住,但却有不平凡的气质和丰富的感情世界。简爱始终在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坚持着个人的独立,纵使在爱情与此发生冲突的时候也是如此。她强烈的独立意识使她坚守一个信念:要追求平等基础上的爱情与婚姻。但她对爱情的追求又始终不偏离传统道德的规范。她在个人情意与世俗观念的冲突中寻求看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对作品《简·爱》的剖析 ,尤其是对简·爱的爱情观、婚姻观的剖析 ,充分展示了简·爱——这位维多利亚时期的妇女解放的代表走向自由、平等发出的呐喊。  相似文献   

5.
《弗兰肯斯坦》中女性形象丰富、寓意深刻,折射出这部作品所蕴藏的玛丽.雪莱极具洞察力的、极具远见性的女性观,其中包括对十九世纪初西方女性的生存状况、女性的奴化与反抗意识以及对女性出路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6.
《一小时的故事》的符号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者对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的解读主要有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都认为小说主人公马拉德夫人与传统社会力量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如果我们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借用德里达所提出的"替补"概念来重新审视马拉德夫人与传统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会发现双方其实代表了在替补这个大的机制下两种相通的符号指涉模式,因而双方是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世纪末期美国社会背景、女性地位的阐释,分析了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中的主人公路易丝女性意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反映了美国社会对于女性自由精神的束缚,揭示了女性渴望自由的美好愿望的主题及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对烘托主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篇小说<紫颜色>通过一位叫西丽的黑人姑娘受压迫遭苦难、挣扎求生存而终究找到自我和尊严、获得独立和自由的故事,探讨了黑人和白人之间、黑人男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黑人女性的出路、前途.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美国作家凯特·肖邦所创作的微型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为例,分析和探讨微型小说独特的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对浓缩于其中的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历史理性批判,康德确立了人类社会弃恶扬善的进步信念,使其道德哲学、社会历史观与自然的目的论实现了内在的统一,同时他的关于自由、平等以及独立等人类基本的法权政治思想之探讨也展示了其在一些对于人类来说具有普遍意义问题上的深切关怀.这些思想不仅演化为此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精神,而且也对现当代西方法权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凯特·肖邦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深度阅读,发现蕴含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从叙事层面探讨了作品中女性视角的使用及场景的快速移植变幻,从文体层面探讨了对照、反讽、象征手法的运用,揭示了女主人公玛拉德夫人对自由的追求及其女性意识的觉醒。《一小时的故事》为现代女性主义思想及写作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一小时的故事》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经典之作。小说篇幅短小,却戏剧性地展现了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自由意识的觉醒以及短暂亢奋之后生命消亡的过程。微观文本叙事框架下无不流露出作者反讽的写作技巧,使得该小说在刻画人物、凸显主题等方面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简·爱的爱情有着浪漫气息,是超越了现实的“灰姑娘”式的爱情,简·爱所期望的自始至终是平等的爱情---物质上的独立地位,精神上的真挚感情。桑菲尔德庄园被烧,简·爱意外继承了大笔遗产,获得了与罗切斯特物质上的平等;罗切斯特的妻子被烧死,罗切斯特回归单身,简·爱收获了一份真挚毫无负担的感情,也终于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门当户对的婚姻。  相似文献   

14.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19世纪女作家凯特.肖班的短篇小说经典。《穿夏装的姑娘们》是美国20世纪男作家欧文?萧短篇小说代表作。两篇小说虽然创作的时代不同,但都以精简有力的文字,讲述了一个深刻的故事。前者质疑了传统的婚姻,使原来处于男性中心社会视角盲区的现实得以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挑战了男性至上主义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后者则聚焦于男性对女性身体美的欣赏,折射出男性对肉体的专注和对女性精神需求的漠视。两部作品都反映了传统婚姻对女性的压抑,表达了对女性作为传统的“家庭天使”的角色的怀疑和否定。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叙事学理论和女权主义批评结合的角度入手,通过对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短篇力作<一小时的故事>的多视角叙述手法的分析,来表明小说叙述视点的不断转换,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叙事技巧,还整合出不同的内容,而这不同的侧面展开组合在一起,向人们展示了一曲女性寻求自由的悲歌.这不仅是马拉德夫人个人的悲剧,更是再现19世纪末在男性中心权力话语给定的美固社会中追求自我的女性们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界因为受到伯林的影响而把贡斯当视为消极自由的提倡者,对贡斯当的自由思想产生了重大误解.贡斯当固然论证了个体独立的权利是现代自由的主要特征,但同时对现代个体自由的弊病如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予以了深刻剖析.他认为在面对现代自由的问题时,首先要从现代平等和自由的道德正当性对其进行审慎的辩护,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开掘现代自由如思想自由、宗教自由,特别是政治自由的积极意义,为个体权利提供有效保障的同时努力克服现代个体自由的弊病和现代性的危机,进而实现个体的完善.对贡斯当自由思想的思想史研究有助于澄清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界在自由问题上的理论和历史误读.  相似文献   

17.
卢梭《社会契约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在法国启蒙思想中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书中提出民主、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等理论,对社会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唯心的论证方法使得其契约论思想的正确性与其论证存在着许多困难,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文学中的主人公简·爱与莎菲,是两个富于新质特征的女性典型形象,她们争取人格独立平等、向往灵肉一致之爱、要求理智控制情欲等思想性格特色,超越了传统女性的精神内涵,标示了现代女性的情爱理想和价值取向。虽然她们所昭示的妇女解放的出路还比较朦胧、迷茫,但其作为先躯者筚路蓝缕的开辟之功,是不能抹杀的。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简·爱》和《莎菲女士日记》成为中西方文学中女性争取人格独立、呼唤平等之爱的最早的“独立宣言”。  相似文献   

19.
随着《婚姻保卫战》的热播,女权意识与男权传统这一经典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该剧对传统的女性和男性形象进行了时代新演绎,弘扬了女性追求自由、反叛夫权的独立意识。表面上看是女权突围男权的成功典范,实则在故事讲述中流露出对男权话语的心悦诚服,男女平等的虚浮美丽背后却只是错觉。  相似文献   

20.
巴金不曾声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但是他在《爱情三部曲》中塑造的他心中的“近乎健全的女性”形象, 贯穿的女比男强、性爱权平等应以人格平等为基础的观念以及对新女性在社会进步中所充当的角色和应具备的思想品格的理解,有较浓厚的女权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