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夕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相似文献   

2.
我愿意首先将刘文英先生的论文《庄子蝴蝶梦的新解读》①摆出来进行讨论作为跟踪他的哲学追求的开场白.《庄子·齐物论》云:“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觉然,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相似文献   

3.
《庄子》“物化”说平议张诚“物化”的说法首见于《齐物论》篇尾:“昔者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不知同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个庄蝶互化的小故事,文字并不难通。但其美妙而...  相似文献   

4.
说蝴蝶梦     
庄周的“蝴蝶梦”,见《齐物论》,久矣夫它就是脍炙人口的了: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周梦栩栩然蝶,蝶觉蘧蘧然周。是周与蝶,梦与觉,乃有分而无分,乃有分与无分的统一。说它们有分,不一不齐,一望可见其然,不察可知其尔,这是现象,是相对的;说它们  相似文献   

5.
梦欤觉欤     
梦与觉在《庄子》成为一个问题:“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齐物论》中最后一段著名文字经由讨论梦与党的关系,结穴于“物化”观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6.
“在周梦蝶”是《庄子·齐物论》篇末的一则寓言:“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蓬蓬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以物观物”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关于“境界说”的著名观点。王国维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市我之境,以我现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庄周梦蝶”是由梦觉状态的不分来象征认识主体与客体即‘我’与物…  相似文献   

7.
《庄子》对政治生活的思考以"四问而四不知"为起点,以浑沌之死为终点,"知"作为"人的机制"乃是凿破浑沌的关键。"不知"不是知的"否定",而是意味着更深层的"不知之知",从"知"到"明"到"神"的层层深入、上达的认识运动,内蕴在"不知之知"的深层。也正是"神"、"明"构成了通达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帝王之德的内容,与此相对,"知"则将认识限制在"人的机制"中,阻碍了对未知的天道、地道的开放。就此而言,庄子以"不知之知"为起点的政治思考,通向的则是天地人三才贯通的帝王政治类型。  相似文献   

8.
"成心"是理解庄子<齐物论>乃至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关键术语之一.对"成心"的解释大致有两种:一是本然之心;二是偏执之心."成心"是是非争辩、人之茫昧之所由,是"吾丧我"提出之依据,是"两行"主张之根源,因此"成心"一词涵盖上述两种相反相成的含义,揭示了庄子哲学思想存在的悖论.  相似文献   

9.
庄子立足于道的哲学高度,对日常层面理解的丑的否定性价值进行了消解,而把丑定位为天道自然分化、命定的万物之形的自然状态.从"以庄解庄"观之,庄子哲学中的美和丑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互为关联、相互转化的"对待"性关系.简单的以"庄子对丑的肯定"、"美丑相对性"、"丑中见美"等相关理论来评价庄子的话,就可能与庄子道之视域对丑的定位有隔膜之处.后世对庄子丑论的高扬,并非庄子思想的本意,而只是立足于价值分际立场的一种接受学诠释.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曾经通过庄子与惠施的濠梁之辩来帮助人们理解他的"论真理的本质"这篇讲演的内容.这场著名的论辩是一个关于他人之心是否可知的争论.有论者认为在这场对话中庄子采用了诡辩的方法来回应惠施的诘难,最终陷入一种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更有论者以此为依据来判定"濠梁之辩"并非庄子思想的表达,而是庄子门徒对其思想的一种发挥或者说误解,不能体现道家思想的真精神.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到庄子文本本身中去,我们会发现这段著名的对话即使不是庄子所著,至少也延续了庄子哲学的精神,其中的深意需要经过进一步的辨析才能显现.庄子通过将惠施逼入理解的真空状态,使得理解的可能性自发地显现出来,对以个体主义和主观主义为代表那些独断论和述诸自明性的立场来说是致命的一击,而作为这种独断论主张之基础的表象性思维正是海德格尔关于真理之本质问题的讨论所要向我们揭示的.  相似文献   

11.
高振岗 《船山学刊》2010,(4):132-135
庄子是他所处那个年代的另类,这种超凡脱俗的另类人生以"心斋"为逻辑出发点,以"道"为心灵的归宿,在"体道"的过程中诠释了其达成"真人"的理想人格追求。庄子的一生是一种超越物我、生死,力求达到与道冥同地步的非凡人生,正因为庄子身上的这种超越情怀,才赋予其人生穿越历史时空而不朽之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庄子>中以形相禅的意象,即通常所说的变形.<庄子>中鲲鹏相变的意象,与<夏小正>的记载可相互印证.<庄子>中人变为鱼,变为鸟,变为蝴蝶的意象皆为虚拟的梦境,与原始宗教的转生神话存在明显差异.而以疾病为题材的变形意象,则在一定程度上向原始转生神话回归.<庄子>变形意象体现了万物相通、生命一体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庄子奥义>令我眼界大开,收获良多.以前只草草读过庄子原文和几种通行注解翻译,从未认真思考过.读张远山的大著,深觉视野之开阔,考辨之精审,立论之鲜明有力,思路之严谨清晰,解读之精微深幽,均为我此前了解之庄子学中所未见.  相似文献   

14.
庄子《齐物论》"吾丧我"是轴心时代典型人格之一,原初状态的人具有赤子心,心接外物耦構形成有局限性的一阶认知我,以道枢中观反思自我以归于虚静极一,以超循环方式生成超稳定二阶情意我。以二阶系统调控论准确理解这一自我观,有助于透视轴心文明之核心思想,破除物质主义、科学主义、虚无主义对庄子的种种误读,将庄子及魏晋以来境界层面之超越精神转化到现实层面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庄子反"礼"是自司马迁以来学者们的共识.礼作为一个深度结构概念,是礼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复合.庄子质疑世俗之礼的合法性,认为礼作为权势者实现自己贪欲的工具,导致了礼乐制度与人性的背离.在礼的深层结构即"礼质"层面上,庄子肯定了礼的秩序意识,认为礼中的尊卑秩序与宇宙秩序是一致的,具有客观性.因而,以"两行"之理,处于因顺与反抗之间,正是庄子对待礼的主要态度.  相似文献   

16.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是有限的生命个体,势必要经历生老病死.但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能从有限的生命中体验无限的意蕴.庄子就试图以"悟道"来实现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他肯定人有绝对自由的存在层面,批判了现实中受物役、功利役和观念役的无超越性的假我的人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使有限固化.因此,庄子指出以"心斋"之"忘"追求"道"为路径,才能实现真正人的复归.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界对<庄子>"无以故灭命"之"故"主要释义为"造作"、"巧故"、"智巧"、"人为"、"分别之心"、"有心而为"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庄子>的主旨,却遮蔽了"故"之深蕴奥义,失去了文本原句应有之义.从训诂方面、篇章结构方面及<庄子>的哲学思想来分析,"故"应当释为"困苦"、"苦难"、"变故"、"意外的事变"、"不幸的灾祸"等,指遭遇的偶然现象,与不可知的、不可抗拒的绝对必然性"命"相对应."无以故灭命"即不要以一切困苦、苦难、意外的事变或不幸的灾祸等纯属偶然的现象,来否认自然之命的必然性,进而丧失了与道或命同体的状态,这种释义既表现了<秋水>篇的相对论观点和<庄子>"齐"原理,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庄子>哲学的顺命观.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梦文化发展史上,梦描写经历了由带神学性质的梦象纪实到主观情感自由创设的梦文学之跨越式飞跃.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庄子对"梦象艺术"的开创是其转变的关键.庄子"以梦为文",拉开了中国梦文学发展的序幕,在梦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庄子是中国"梦象艺术"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9.
李秀华 《殷都学刊》2009,30(3):130-134
传统观点认为,庄子思想以崇尚虚无为标的,庄子其人以逍遥游世为准则.这种看法带有片面性.事实上,庄子对干宇宙、社会、人生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切的关怀和哀怨之情.他不单是思想的巨人,而且还以自己的行为挑战世俗所谓的规范和权威,勇敢地保持和发展自我个性.庄子这种"不经"行为呈现了一种蕴含独特魅力的风度.庄子风度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本质上是对世俗社会的抗议.  相似文献   

20.
天籁与野草     
鲁迅是不大喜欢庄子的,小说<起死>充分表达出了这一点,其中的冷嘲甚至带着些许轻蔑,这当然是那个时代的锥心之痛使然.其实,庄子同样处在一个有着锥心之痛的时代,所以庄子与鲁迅同样是以"冷"的面貌呈现给世人的,与他们的心灵是炽热的一样.庄子与鲁迅同样是不世出的人类精神的独行者,庄子心中的"天籁"与鲁迅心中的"野草"正一脉相承.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一个的独特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