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联邦制是国家结构形式之一,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形式之一。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都是联邦制国家。马克思主义关于联邦制的理论,同自治制(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决权的理论一样,都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过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的设想,后来根据我国的国情采取了在统一的国家中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我国虽然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1988年,达赖喇嘛在巴黎发表讲话,要求中国对西藏实行联邦制。我们在增加政治透明度、将此消息公诸于众的同时,也对民族自决权、分离权与区域自治的理论来源进行阐述,并对苏联的联邦制与中国单一制下的区域自治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二者同为社会主义国体,而政体各异的缘由,且以实践检验二者利弊得失。本文拟就此略抒己见。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民族方面的基本思想,主张统一而反对分离,主张中央集权而反对联邦制。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告诫在他们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际共产  相似文献   

3.
余建华  罗爱玲 《世界民族》2006,105(3):18-27
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新宪法草案所确立的国家联邦制结构,对国内库尔德人问题的解决乃至西亚地区库尔德人问题的走向无疑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认为,联邦制虽然能够满足少数民族的自治要求,但也容易刺激少数民族的分离欲望,而且少数民族与居人口多数的主体民族对联邦制的理解和要求存在差异,因而联邦制并非从根本上解决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和冲突的灵丹妙药;伊拉克的民族、教派冲突根深蒂固,国家构建任重道远,联邦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库尔德人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联邦制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选择联邦制,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上述国家各民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不具备建立单一制国家的条件;民族共和国联邦制作为缓和民族矛盾的产物,本身存在制度缺陷,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又直接促成了上述国家的解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科学依据,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政治制度,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必须坚持,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5.
列宁关于多民族国家规模建制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评述了列宁在十月革命前主张建立统一的民主集中制共和国,原则上反对联邦制,同时提出民族自决权原则并考虑了联邦制在某些条件下的可行性的思路发展过程;分析了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面对强大的民族分离运动,作为一种让步而不得不选择联邦制作为各民族走向完全统一的“过渡形式”的利弊得失;探讨了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提出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出发点以及这一思想与鲍威尔的“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5月 12— 13日 ,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副院长、考古与历史研究所所长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应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邀请 ,在河南大学作了题为《苏联解体的原因》的演讲报告。在这一报告中 ,阿列克谢耶夫院士不仅就苏联解体的具体原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而且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阐述。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在报告中提出的一些观点 ,对于我们研究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颇有启发。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在报告中首先简要阐述了苏联解体的原因 ,这就是历史的原因、苏联时代国家内部的腐化以及外部和平演变攻势。然后 ,他重点从“…  相似文献   

7.
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最大军事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中的8个成员国,公然对一个弱小的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点燃了当今世界最大的一团战乱之火,强行使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国际化,震惊世界,世人注目。科索沃危机的缘由众所周知,南斯拉夫原是巴尔干半岛上最强大的一个多民族结构的联邦制统一国家,即“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90年代初,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性民族主义浪潮涌动的背景下,南联邦解体,一分为五:原南联邦中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  相似文献   

8.
潘广辉  吴婧 《世界民族》2006,14(1):1-15
本文将欧、美学界从民族问题的视角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归纳为八个方面,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更加全面地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当代国际社会及多民族国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1982年田野调查的明确方向是深入研究“苏联各民族的起源和民族历史”、“现代民族过程”、“与民族历史有关的人种遗传学”、“现代各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诸问题。象过去几年一样,1982年民族学田野工作的主导力向之一是研究我国居民中的民族过程。一般说  相似文献   

10.
苏联斯大林时期强制迁移少数民族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解体同它的建立一样,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民族政策的失误是促使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民族问题历来是困扰苏联当局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而某一时期苏联民族政策的失误则直接导致民族问题的尖锐化。...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地域特征,撒拉语既有古突厥语的特点,同时又因与周边语言的联系而有自己新的发展。它的突厥语特点代表了几种历史层面,这种层面反映出与不同突厥语群的联系。由于复杂的共时特征和与历史记载的差距,对于撒拉语进行分类是很困难的。根据如下两方面的论述:1和乌古斯语的发生学关系;2和南西伯利亚语和克普恰克语长久的联系,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意撒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有发生学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从公元七世纪初以降,吐蕃先后兼并了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羊同、苏毗、吐谷浑等族,与这些民族发生了密切的政治和文化交流.本文引用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文献,结合汉文文献,深入地讨论了吐蕃治下的吐谷浑小王和吐谷浑臣僚、民众的情况,力图揭示出吐谷浑被吐蕃征服以及逐步融合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3.
14.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的背景错综复杂,包括民族怨仇、殖民统治及大国强权政治等历史根源;东、西方冷战终结和雅尔塔体制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某些国家政府民族政策的严重失误、西方世界有目的的推波助澜等内外缘由;以及世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大潮所激发的各民族经济、文化权益之争等深层因素。民族自决权原则的真谛是遭受外国异族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各民族的非殖民地化,它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紧密相联,不能不顾相应的历史条件,无限扩大民族自决权适用范围。倡导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的纯粹性和单一性的“一国一族论”,以及主张每个民族都必须组成一个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在理论上是极端偏狭和荒谬的,在实践中也势必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建国后中央政府支持的边远地区经济项目的得与失出发,阐述了这些项目设计立项时应当考虑的各种因素及效益评估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民族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其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兴旺的时期,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多民族的存在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