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华魂》2010,(3):I0004-I0004
六十二年前,侦察英雄杨子荣“穿林海、跨雪原、擒顽匪”,将满腔热血尽洒“林海雪原”。六十二年后,杨子荣烈士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2009年的全国“双百”人物评选中,刘胡兰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今年是刘胡兰英勇就义63周年,刘胡兰的家乡现况如何?包括刘胡兰亲人在内的家乡人民生活得好吗?为了了解真实状况,记者来到了山西省文水县。  相似文献   

3.
潘雪江 《金陵瞭望》2009,(25):34-36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南京市委宣传部等15个部门,共同组织评选了“3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南京英雄模范人物”。英雄,让历史永远铭记他们,更需要我们走近他们……  相似文献   

4.
建国60周年之际,张华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张华精神作为一面旗帜,引领着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奋发成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与时俱进地弘扬张华精神,是高校创造性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5.
鲁南 《老友》2010,(10):6-8
2009年9月14日,中宣部等部门联合评选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朱瑞榜上有名。朱瑞是人民解放军炮兵的重要奠基人,被尊称为新中国的"炮兵之父",1948年10月1日牺牲于辽沈战役前线。  相似文献   

6.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是20世纪中美文化交流史上一位重要而独特的人物,其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后30余年(1950-1987年)间一度受到“阶级斗争”意识形态的控制,长期被误解、误读,甚至被遗忘和抛弃.改革开放后,赛珍珠作品在中国才逐步“解禁”,对赛珍珠的评价也逐渐趋向客观理性.  相似文献   

7.
一部知人论世的力作──《洋务之梦──李鸿章传》读后黎仁凯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历史人物。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史学界一直把他视为反面人物,概以“干古罪人”定论。近些年来,研究者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对他进行了比...  相似文献   

8.
迪斯尼镜头下的花木兰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花木兰及其他人物在中美两国的文化定位,指出迪斯尼是把“美国木兰”放到中国背景中,有意误读了原来话语,给原作中的精神实质“忠”“孝”赋予现代的意义阐释。同一母题在两个国家的不同解读,揭示了中美的文化差异。迪斯尼公司精良的制作也构成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木兰故事最早见于北朝民歌《木兰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以宣扬忠孝的名义传播的。美国迪斯尼公司根据中国木兰故事改编的动画片《花木兰》,塑造了一位带有女性主义精神的人物形象,在全球取得票房成功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中国学者对“另类”花木兰的质疑和批评。文章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入手,重新审视《木兰诗》及日后的主要文本改编,认为中国的木兰故事存在有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王艳群 《今日南国》2009,(14):38-39
编者按: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四大要素。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服装由颜色单一到五彩缤纷;饮食由解决温饱到营养优先,居住由多代同堂到宽敞私密,出行由“两脚步撵”到“四轮驱动”。盘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点点滴滴,从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而这些发展变化都深深的珍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从本月起,本刊将陆续推出“从衣食住行看巨变”系列报道,与读者共同回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1.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贞操观相较于民国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1949—1966年是新中国成立初的十七年,也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十七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贞操观又显著呈现了不同的特点,故本文以“文革”前后为界,以北京地区为例,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贞操观的变革进行了探讨,总结了这十七年间贞操观变革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12.
2009年5月.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医药人员最高的一次表彰——首届“国医大师”评选正式揭晓。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周仲瑛教授成为南京市惟一一位“国医大师“。这是他继200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疗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13.
论贿赂罪     
在旧社会,基本上是无官不贪,无吏不污,官场上下,贿赂盛行。虽然也有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海瑞、包拯式人物,毕竟是凤毛麟角。新中国成立后,“贿赂”病毒虽未被彻底肃清,但基本上已被无产阶级革命的正气所压倒,仅仅偶尔在阴暗角落里有所存在。在十年浩劫期间,由于林彪“四人邦”作祟,贿赂病毒又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4.
何季民 《百姓生活》2010,(10):56-57
开国代表中的3位特殊人物 新中国开国盛典,一共662名开国代表。会后新华书店出版了一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访问记》,刊出662人中不少是工农兵。开国代表中,年纪最大的当年高寿92岁,其次两位83岁,一起并称为“新政协三老”:  相似文献   

15.
孟昭庚 《中华魂》2014,(3):44-47
一在中共中央军委确定的以毛泽东为首的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有十一位牺牲(或病逝)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被人们称为“中共无衔军事家”。在中共这十一位“无衔军事家”中,有一位贫苦农民出身,从普通士兵成长为统帅千军万马、屡建战功的最具传奇色彩的军事家,他就是罗炳辉将军。有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从奴隶到将军》,就是以他的经历为蓝本拍摄的。  相似文献   

16.
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广为流传,但汤亭亭笔下的“花木兰”虽然借鉴了很多中国传统的东西,却和中国传统的花木兰迥然不同。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通过对《女勇士》中“花木兰”故事文本的解读,进一步分析汤亭亭的故事与传统故事所存在的契合与差异,旨在为当代女性面临多种价值观念冲击时的女性观念重塑和自我人生价值展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迪斯尼版的《花木兰》可谓是以外国人的审美观来诠释中国古代的传说。在主题上,它以“追求个人价值”与“爱”置换了原文化内涵中的核心主题“自我牺牲”与“忠孝”;在人物形象上,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赋予东方传统意义上的花木兰以新的形象和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潘爱民  谈韧 《金陵瞭望》2009,(23):44-44
丹青歌正气.翰墨颂清风。在喜迎中国.南京第九届固城湖螃蟹节盛会以及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华诞之际.“武家嘴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苏湘清风”南京高淳。怀化中方书法作品联展于9月26日在高淳老街隆重开幕。省纪委常委顾星、市纪委副书记侯成新等省市领导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19.
“葡萄常”是一个工艺世家,以制作玻璃工艺葡萄著称。其工艺已有200余年历史,常家的工艺葡萄曾被慈禧误以为真。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葡萄常”就荣获一等奖,蜚声海外。新中国成立后,常家5位女艺人被毛泽东主席称为“葡萄常5处女”。“葡萄常”的第5代传人就是常弘、常燕姐妹。  相似文献   

20.
民族复兴“中国梦”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华民族最大的梦想。二者处在相同的历史坐标位、拥有相似的道路指向和内涵。曾经指引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之梦的西柏坡精神,可助力民族复兴“中国梦”尽快进入普通民众的视域并成为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